一、積極發展新型體育組織,保障開放工作順利進行
為深入貫徹《全民健身綱要計劃》,在市區體育局的領導下,由學校和體育彩票公益金出資,2002年8月實驗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掛牌,實現體育館向學校周邊青少年及社區開放。并成立董事會主要負責制定俱樂部的原則、方針及體育活動計劃,對俱樂部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每年召開三至四次俱樂部管理委員會會議。俱樂部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有關俱樂部的工作,制定開展活動的計劃和培訓計劃的實施方案。俱樂部的崗位職責、活動計劃、培訓計劃、宣傳計劃、入會須知及會員管理辦法、財務管理制度等,一律張榜公示,并落實到人,從而保證了俱樂部的工作有序開展。
二、堅持公益,發揮優勢,公眾開放
多年來學校始終利用每一個寒暑假免費開展青少年體育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利用節假日、雙休日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競賽和培訓活動舉辦的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田徑、健身操、跆拳道等體育項目受到廣大青少年的歡迎,各項活動近60萬人次參加,舉辦大型賽事和活動150余場次,受到市體育局等部門的多次表彰。學校先后聘請16名有經驗的教練員和體育指導員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先后組建了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等培訓班120多期,青少年體育夏令營、冬令營9期,吸收青少年會員3000多名,組織會員觀摩了NBA球員來我校的籃球表演賽。
三、以俱樂部為平臺,開展社區共建工作,履行社會職能
為了更好地履行社會職能,我們體育俱樂部還積極開展與社區共建活動,成為馬場地區體育活動基地,多次義務為馬場地區舉辦青少年體育舞蹈比賽、健身操比賽、社區運動會、離退休老干部運動會、軍民聯歡活動等30多場次。有力地支持社區文明建設,受到社區的好評。
為使社區居民和廣大青少年認識和認同體育健身的益處和積極參與俱樂部的活動,我們利用通訊、報刊、電視等媒體對俱樂部的有關活動內容進行大力宣傳報道,利用科普長廊宣傳和介紹體育健身科普知識,將更多的人們引上科學健身的軌道。
我們充分聯合企事業單位和體育指導員,科學指導居民群眾健身活動。俱樂部與社區還共建立了一支2000余人的社區志愿者隊伍,由我們義務管理健身場所、器材,積極維護健身衛生環境、活動秩序。在統一指導下,目前學校開放工作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會員加入到科學健身軌道上來。
為積極響應國家體育總局對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工作的要求,真正實現學校體育運動場館的“親民、便民、利民”的目的。俱樂部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運營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規劃布局上,通過內外體育場地的有機結合,做到體育設施親民、便民,在時間上,方便居民參與運動健身;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俱樂部還采取優惠辦法和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等措施,引導居民正確合理地利用閑暇時間,通過與部分學校、社區、體育俱樂部聯合舉辦培訓班、夏令營、冬令營等體育活動,豐富了青少年學生假期業余生活;開展健美操、羽毛球、跆拳道、乒乓球、網球、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的培訓班及競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