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注重學生“學會學習”觀念的逐漸轉變,人們對學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時對教法與學法關系問題的探討也不斷深入。但由于受教與學關系認識的深刻影響,人們在教法與學法關系問題上,尚未達到像對教與學關系認識的清晰程度。通過對體育常態課的觀察、對專家和一線教師的訪談與調查了解到,目前人們對體育教法與學法的關系問題的認識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種誤區。
誤區一:體育教法與學法是等同的
持有這種觀點的一線教師多于理論專家。他們之所以將二者視為等同,相對集中的說法是:“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哪還有教法與學法之分?學生的學法不就是教師的教法嗎?”同時,還有人認為:“教法和學法應該是一回事,只不過是所站的角度不同,從教師角度來看是教法,從學生角度來看是學法。”其實不然,因為,教法的施教者是老師,也就是說如何選擇和運用教法是老師的工作,由于教師在備課和施教活動中,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教才能完成教學任務,以達到教會學生與讓學生會學的目的,諸如通過講解、示范等活動形式。
針對講解來說,不同的老師可能在講解法的運用上存在較大差別,有的是采取一字不漏的詳細講解的形式,有的是采取口訣式的簡單化講解,有的是介于二者之間的詳略得當的講解。除此之外,在講解過程中,老師還將通過察言觀色及時了解學生的聽講情況,通過減速或加速等方式調整講解的進程;而與之相對應的聽講者是學生,由于學生自身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聽講的效果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當然,這與聽講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有的學生很會聽,且很快就能理解;有的學生是隔三差五地聽,得到的是一知半解,有的僅僅是用耳朵聽,而有的不但聽到了信息,而且還在不停地琢磨,領會其含義。
由于教法與學法的這種不確定性,以及教法與學法的支配者的非等同性,教法與學法怎能等同呢?人們之所以走進“等同”的認識誤區,可能是受教與學的內容的等同性的干擾,體育課堂上,一般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教的目標,也應該是學生學的目標的體現,即教學目標的同一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教與學的方法上完全等同。教師可能是用不同的方法在教,而學生也可能是用不同的方法在學,這兩種不同并非完全重疊。可見,教法與學法不是完全孤立的,二者是有一定邏輯關系的。
誤區二:體育教法與學法是一一對應的
有些人認為體育教法與學法呈現一一對應的關系,這種認識誤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老師講解的時候,學生與之對應的學習活動是聽講解。老師示范的時候,學生與之對應的學習活動是看示范;老師提問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認真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等。因此說講解法與聽講法、示范法與觀察法、提問法與答疑法等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這種認識的錯誤在于:將教與教法、學與學法混淆在了一起,將二者視為等同。事實上,教與教法、學與學法是兩類完全不同質的概念,就拿講解與講解法來說吧,講解是教師的教授活動,是通過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途徑和手段,而講解法則是如何正確運用語言,以及如何進行講解的問題,是語言的運用策略而非具體的講授活動,同理,聽講和聽講法也是如此。由此可見,認為體育教學中的教法與學法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是犯了混淆概念的錯誤。
誤區三:體育教法與學法是各自獨立的
有些人在對體育教法與學法的關系問題的認識上,極力強調教法就是教法,學法就是學法,是截然不同的。這種認識和觀點也是脫離實際的,因為,教與學在教學活動中,是不可割裂的教學活動同一體。雖然教與學的活動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不同的個體,但是,體育課堂上,所從事的教是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教,所進行的學是在教師傳授指導下的學,因此,教與學是同一教學過程中的雙邊活動,教與學的內容是一致的,教與學的時間是同步的,教與學的環節是密切相連的,離開了教師的教或離開了學生的學都無法構成完整的教學活動。由此可以推斷,教師在施教活動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結合學生的學而選擇與運用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基于教師的教法引領的,脫離教法的學法或脫離學法的教法都是很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