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十年來開始從制造型經濟逐漸向知識型經濟過渡,雇傭人員的模式也相應發生了轉變,即對被雇傭的人員的學歷要求不斷提高。因此,高學歷的人更能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而那些沒有學歷或學歷較低的人無法應對時代的轉型,一旦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衰退,就很難再去適應新的工作。
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一個社會問題,受經濟狀況的制約較為顯著。自“9·11”事件發生后到2003年底,美國就業市場走到低谷。全美高校和雇主協會2002年4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0年11月,全美有大學文憑的失業人員比率僅為1.5%;到2001年12月,大學生失業率猛增到3.0%;僅2002年度,美國雇主計劃招聘的新大學生總數就比2000年度減少了逾1/3。
自2005年初以來,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好轉,美國每月都會產生大約17.4萬個工作機會,美國大學生就業市場也在不斷變化。
一、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持續增加
2005年以來,美國大學生就業狀況明顯好轉,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持續增加。以2006年2月為例,建筑行業產生了4.6萬個工作機會,在各行業中排名第一。其次是教育行業和醫療健康行業,分別增加了30.9萬和2.6萬個就業機會。制造業新增7 000個就業機會,石油行業新增6 000個就業機會。調查顯示,由于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煤炭開采業就業前景在25年以來首次被最為看好。
據美國有關媒體近期的報道,工商管理、醫療保健、管理學、電子工程或機械工程等專業需求狀況良好,其中會計專業最受歡迎,年均起薪在4.5萬美元左右。
美國勞工部還公布了最受雇主歡迎的10種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能力、溝通能力、計算機編程能力、培訓能力、科學與數學能力、理財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外語交際能力和商業管理能力。
二、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渠道多樣化
美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完全依照市場規律運行,已經形成了良性的運行機制。美國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很多,由勞工部、學校、中介機構和用人單位協同為畢業生服務。
美國各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并提供就業信息,每年還要向雇主推薦學生就業,舉辦就業洽談會。經學校推薦的就業成功率通常高于其他渠道。美國70%的畢業生是通過教授、導師、就業機構推薦就業的。
政府在就業中起著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導作用。美國勞工部和教育部主要負責開發就業渠道、調查和制定宏觀政策、信息統計分析和發布等。各州政府設有發展局,負責推進就業工作,經費由聯邦政府核撥。
美國大量中介機構在學生和用人單位、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從事與就業相關的業務。政府給予它們與州發展局同等的政策。
三、通過創業教育和大學排名提高學生就業率
目前,美國的創業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貫穿了從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高校的創業活動已成為美國經濟的直接驅動力,當代許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幾乎都是大學生創業者的成果。
每年,美國有關機構都要按國立和私立兩種類型對美國大專院校進行評估,以此得出當年的大學排行榜。排行評比中的主要6種指標之一就是畢業生就業率,包括3個月后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雇主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畢業生的工資收入等?!睹绹侣勁c世界報道周刊》公布的大學排行榜,其評估指標包括總體質量評估、教學和科研評估以及畢業生的成功情況評估。
四、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新特點
1. 在學期間作好充分就業準備
為未來職業早作充分準備,已成為近年來全美畢業生最鮮明的特征。全美高校和雇主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20%以上的畢業生認為,缺乏相關經驗是找工作的最大障礙。
2. 高學歷占有利地位
(1)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就業競爭中越有優勢
以高科技、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的服務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美國服務業領域也需要眾多從事腦力勞動的電子數據處理、金融服務、法律咨詢、醫療保健等專業技術人才,這提高了對從業人員學歷的要求??偟膩砜?,研究生的就業壓力遠小于本科生,失業比率相對較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就業競爭中越有優勢。
?。?)美國大企業喜歡MBA畢業的學生
《華爾街日報》和哈里斯互動調查(Harris Interactive Survey)所做的調查顯示,美國全國性和跨國企業喜歡雇傭MBA畢業生,其中,最喜愛的是密歇根大學管理學院的MBA畢業生,其次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和達特茅斯大學的MBA畢業生。排在前10名的學校依次是: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Ross)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Tepper)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Tuck)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Wharton)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Kellogg)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loan)
3. 美國大學生就業初期愿意尋求一份志愿者工作
調查顯示,美國大學生在找工作初期愿意尋求一份志愿者工作。“和平隊”和“為美國而教”兩個非營利項目2007年首次擠進“美國大學生十大最理想雇主”的排行榜,打破了該排行榜一直為商業公司壟斷的情況。這兩家機構分別在榜上名列第5和第10。“為美國而教”項目是幫助美國學生在大學畢業后志愿花費兩年時間到美國最貧窮的學校里教書?!昂推疥牎表椖孔钤缬擅绹夏岬峡偨y發起,旨在將受過訓練的志愿人士送到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服務。
2007年美國大學生最理想雇主排名前10名依次是:
谷歌(Google)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
蘋果公司(Apple Inc.)
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
和平隊(Peace Corps)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
微軟(Microsoft)
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為美國而教”工程(Teach for America)
4. 追求穩定的“新實用主義”
最近,由大學和企業聯合會所作的調查顯示,工作穩定性已經成為美國高校畢業生選擇雇主的重要原因。由于近年來美國經濟一直搖擺不定,失業率居高不下,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于是,大學生擇業出現了一個新現象——追求職業的穩定性。畢業生最高的職業目標是在畢業后的三年內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他們希望得到穩定的薪水,不希望在周末加班。大學生擇業的新特點是不拘泥于第一份工作,而是將眼光放長遠,往往選擇去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以積累經驗。對這一代美國畢業生來說,工作不僅是拿薪水,還是一個學習的環境,是一個遇到良師益友、施展才華的地方,他們希望在工作中接受更好的教育。
5. 選擇到國外留學和就業
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美國許多高技術產業向國外轉移,許多學生感到在國內就業難度加大,需要到國外就業或留學。
6. 女生就業逐步突破傳統行業
美國女大學生協會最新調查顯示,隨著美國大學女生多于男生的情況日趨普遍,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于以往,一些女生就業逐步突破傳統的行業,但大部分女生就業仍局限在一些傳統行業,如從事教師和護理工作。
美國許多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的方式開始改變,這反映了他們在職業選擇道路上思想的轉變。新一代大學畢業生對職業生涯的展望比以往更加復雜和成熟。?箏
?。ㄗ髡邌挝唬褐袊v紐約總領事館教育組)
責任編輯 謝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