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高校獎學金知多少
美國高校獎學金(校內獎學金)分為非服務性獎學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務性獎學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學校貸款(the School Lend Money)三種。其中非服務性獎學金申請比率最大,金額也最多。它包括學院助學金(Fellowship)、獎學金(Scholarship)、全免學雜費(Tuition & Fee Waiver)以及其它一些依學院本身而定的獎勵(Awards)。這種獎勵不同學院在金額和數量上有很大差別。
服務性獎學金是指助教獎學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和助研獎學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兩種。這種獎學金一般頒發給研究生、博士生,本科學生在少數學院會獲得助研獎學金,但比例相對很小。服務性獎學金給學生一定數額的現金,并在大多數學院同時亦免學雜費,但要求獲得此類資助者每周擔任12小時~20小時的輔助教學或研究工作。
第三類是貸款(the School Lend Money),這種貸款的金額相對較少,且多數美國高校只把貸款頒發給本國學生,而不頒發給國際學生。所以,對于中國大陸申請全獎的留學生而言,申請主要針對的目標是前面兩種資助,即非服務性獎學金和服務性獎學金。
二、不同形式的非服務性獎學金
1. 助學金(Fellowship)
助學金金額最高,但競爭最激烈的非服務性獎學金,一般情況下如果獲得一所學院授予的助學金,便是獲得了全獎,即除了免學費雜費、住宿費、保險費、書本費以外,還給獲獎學生一定資助作為其個人生活費用(Personal Expenses)。助學金的申請一般除了要求較高的托福考試(TOEFL)、研究生成績測試(GRE)或商業管理碩士入學考試(GMAT)成績外,還要有較好的國內學校成績單、年級平均成績(GPA)、推薦信和讀書計劃(Personal Statement),寫這些材料要特別注意技巧,做到與眾不同,才能順利拿到全額獎學金。
2. 獎學金(Scholarship)
獎學金的形式可以是規定一定的金額數量,作為某種獎學金形式發給成績優異的學生,也可以是一種學費或雜費的全免,此種獎學金的具體金額,隨學院規定的學雜費金額高低而不同。獎學金不像助學金一樣只有一種形式,它在同一所大學可能設置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形式的獎學金,一個學生可以有資格同時申請兩種以上的獎學金。通常來說,獲得獎學金的機率比獲得助學金的機率大些,但前者的金額比后者少一些。
3. 全免學費(Tuition Waiver)
在一些美國學院中,設有全免學費的獎學金,有的學院把它作為獎學金的一種,有的學院把它單獨列出。全免學費是在非服務性獎學金中最易申請的一種,但由于學費只是總花費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要獲得足夠的資金,還需同時申請其它形式的獎學金。
三、服務性獎學金
服務性獎學金是指助教獎學金和助研獎學金兩種。對于申請美國研究生以上級別學位的中國學生來說,獲得獎學金的機率會比本科生或本科轉學生大得多,多數都是以拿到這兩種服務性薪金的一種來獲得全獎的。絕大多數的美國高校研究生院都設置這兩種資助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學院的此類資助都足以支付學生一年中的全部費用,多數都在全部金額的2/3以上。
每個學院都在其專業系別介紹中說明這種資助的具體金額,一般通過給系主任直接發出一封索取資料的信函就可獲得這個系的助教獎學金和助研獎學金介紹。介紹會說明這種資助的具體金額,獲獎比例,是否足以支付一年的全部費用,有的還會說明在本系中一般獲資助者的TOEFL、GRE或GMAT的平均分數與最低分數。
多數美國大學對GRE、GMAT的成績不設置最低線,申請人只要TOEFL高于550,GRE高于1 700(GRE前兩項高于1 000),GMAT高于550,若注意申請技巧與方法,是完全可以拿到全獎的。
四、決定獎學金的幾個因素
1. 學習成績(Study Result)
申請人在國內的學習成績,無論是高中成績還是大學成績,采用兩種形式來表現,一種是GPA,另一種是畢業名次(Rank)。這兩種形式是美國大多數學校采用的衡量申請人學業成就的標準,通過了解申請人以前學習成績和學習名次來了解其學業潛力。
美國多數大學對申請人GPA都有最低規定,不夠最低GPA要求的不予考慮。GPA的計算方法是把各科成績按等級乘以學分再以總學分除之。在具體運用中,美國大學經常采用總平均績點與最后兩年平均績點。總平均績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學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最后兩年平均績點(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最后兩年所修各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在美國,90%的學校的GPA計算方法是采取4.00制(4.00 Scale)的,又有1%的學校會采取5.00制,即A等成績為5,B等為4,C等為3,D等為2,F等為1,其最低入學標準也就相應地提高了。
中國學生在申請時,應按照自己原先學校采用的GPA制提供成績,同時注明采用了哪一種的GPA制。對我國學生很不利的是,中國大部分學校的主分都相當嚴,很多實際成績很優秀的學生把分數換算成GPA后卻還不夠3.0,在有些大學里班上前5名學生的總平均成績都可能會在75分以下,這樣在申請美國大學時,GPA都要變成2.0,只能進一些三四流的學校。
為了消除這種不利,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在成績單或是推薦信以及讀書計劃中說明這種GPA實際上是由于評分標準十分嚴格而導致的;二是在提供成績單的時候,列明這樣的成績在全班,或是全系所排的名次以及百分比。
2. 標準考試成績(Standard Tests Scores)
由于中國國內的大學在教學水平上差別很大,不能單一通過在一個大學的成績分數和名次來斷定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此美國大學會同時看重申請人標準考試成績的分數來作為評定獎學金的依據。標準考試目前在大陸舉辦的有TOEFL、GRE、GMAT、法律學校入學考試(LSAT)、英語口語測試(TSE)五種。其中TOEFL考試與TSE考試僅為一種語言能力考試,它們僅作為一個基本要求,只要達到學校在TOEFL或TSE分數上的最低要求,便對申請獎學金資助沒有再多的本質上的影響。但GRE、GMAT或LSAT屬于能力測試,其分數反映的是考生學習能力與思維的高低和健全程度,所以影響獎學金資助的標準考試,也就是這三種能力測試。
3. 工作經驗優勢(Working Experience)
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申請人,比沒有工作經驗的申請人要優先一些。這種優先的程度要根據申請人所學的不同專業而定,例如工商行政管理專業、新聞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法律專業都十分重視工作經驗,有些名牌大學的商學院甚至不接收沒有工作經驗的申請人。對于申請理工類專業,工作經驗的影響程度相對小些,一般涉及一些在設計、研究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如果申請助研金與助教金,具有助教與助研的工作經驗是很必要的。
4. 所受的獎勵與榮譽(Praise with Honor)
特別的榮譽是一名學生杰出表現的證據,除了校內的一些獎勵外,校外的社會榮譽、協會會員資格、市級以上學術競賽或活動的獎勵、學術雜志上論文的發表,這些證明都應與申請材料一同寄去,這樣的學生是各校所歡迎的。
5. 家庭出身(the Family Be from)
如果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或是教育科研人士家庭出身,應給予說明,這樣會對申請人有利。
6. 申請的學歷(Educational Background)
申請美國大學研究生以上級別的獎學金資助,要比申請本科獎學金容易得多,如在國內已經獲得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申請美國的碩士或博士學位,這樣的申請人占有很大的優勢。中國許多申請人往往大學未畢業之前就著手準備出國申請,這樣可以在畢業后立即到美國繼續深造,這種情況需向校方聲明在入學前可以提供學位與畢業證明,美國學校也給予受理。
由于許多專業的博土研究人員在美國越來越少,美國學校采取了許多方法鼓勵申請博士。有許多學校都允許僅獲得學士學位的申請人直接申請博士,而不再一定要求已獲碩士學位。而且申請博士獎學金資助會比申請碩士研究生的還要豐厚。決心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可以在國內獲得學士學位之后直接申請博士,這樣反而更加容易獲得獎學金資助。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