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學者奇缺
俄羅斯將吸引外國教授到高校任教
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4月10日表示,俄將創造有利條件以吸引外國講師和教授入高校任教,并歡迎本國專家回國工作。“應當為吸引其他國家的教授和專家創造條件,首要考慮的是請那些在境外搞科研和教育的專家回國。”他還認為,成功商人也可以到大學講課,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富爾先科強調,目前俄羅斯35歲~55歲的中年學者奇缺,“我們科學界有兩批人,一批是正完成研究生學業的30歲以下的年輕人。與其說他們在傳授知識,不如說是在吸收知識。另一批是60歲以上的學者。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彌補學者的年齡斷層。”
(俄羅斯新聞網2008年4月12日)
日本積極防止青少年吸煙 家長配合戒煙效果好
日本社會正在廣泛開展禁止吸煙活動,但未成年人違法吸煙(日本法律禁止20歲以下未成年人吸煙)問題依然非常嚴重。青少年吸煙容易造成發育不良及尼古丁依賴癥,家庭、學校和社區有組織地開展禁止吸煙活動勢在必行。如何防止青少年吸煙的問題受到社會極大關注。
研究表明,與家長一起戒煙的學生成功率高達100%,而家長未能戒煙的學生成功率僅為5.8%,家長不吸煙的學生的成功率為83.3%。由此可見,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圍社會環境的影響。如果家長積極配合,青少年的戒煙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家里有人吸煙或者朋友進行誘惑,那么就難以成功實現戒煙。
如果十多歲的兒童不吸煙,今后成為煙鬼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不讓少年兒童吸煙是禁止吸煙對策的關鍵所在。基于這種認識,全國開展少年戒煙治療工作的兒童醫院在增多。
厚生勞動省2004年對高中男生的一項調查表明,未成年人獲得香煙的渠道有自動售煙機、便利店等商店、向別人索要、香煙專賣店等,其中自動售煙機是主要途徑。
日本財務省規定,從7月1日起,全國大約52萬臺自動售煙機必須安裝可以識別是不是成人的IC卡裝置,以切斷未成年人獲得香煙的渠道。這樣一來,未成年人沒有IC卡就無法從自動售煙機上購買香煙。
(《日本經濟新聞》200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