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國的研究型大學是高質量師資的集散地,它的師資隊伍管理模式的首要特點是實行完全意義上的聘任制,在崗位設置、聘用程序、評價考核以及工資福利等方面無不體現出這一特點。
[關鍵詞] 研究型大學 教師 聘任制
美國著名的研究型大學之所以成為高質量師資的集散地,一方面在于大學自身擁有充足的科研經費,是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實現自身價值、服務社會的平臺,另一方面在于教師管理和分配制度對優秀人才能產生極大的吸引力。美國著名研究型大學師資隊伍管理模式的首要特點是實行完全意義上的聘任制。
一、崗位設置情況
美國大學教師主要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幾種。大學教師的聘用終身制、試用制和聘任制同時并行,講師和助理教授是有任期的,而副教授、教授的身份得到保障,可以在大學任教到退休,也就是所謂的終身制。為了確保大學的學問自由和教師經濟生活安定,美國大學普遍實施教授終身制,它是大學為了保障教師質量以及進行有效的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
美國大學教師崗位完全是根據學校發展要求來設置的,每個學校沒有固定的指標。如賓夕法尼亞大學教師職位設置主要有以下三點依據:一是社會需要和學科發展需要。社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學生選課的情況反映出來的,勞動力就業市場信息影響學生的選課情況,而學生的選課情況又影響教師職位的設置。二是可以獲得的經費。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員拿不到研究課題,爭取不到研究經費,就得不到聘任。三是歷史的因素。美國大學一般都有悠久的歷史,在職位設置方面都有自己的傳統,這些傳統很多都得以保存下來。
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大學都將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的教師聘用完全分離。進入教學系列的教師通過奮斗可以爭取到終身教授職位,學校明確要求教學系列的教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要進行科學研究。而進入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員,不可能奮斗到終身職位,只簽定聘任合同。
二、聘用政策及程序
美國高校均采用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式招攬人才,尤其是對教授的聘任極具公開性。高校通常利用專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刊登招聘廣告,面向美國社會甚至全世界招聘人才。招聘廣告對各種崗位都明確描述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以及選擇標準,有的還明確了職務工資和相應的待遇,盡可能向應聘者公開各崗位任職應享受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學校通過對應聘者進行廣泛的評估和選拔,在競爭中選賢任能。
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對教師的聘任權分為兩個層次,其程序也相應不同。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常任教師的聘任,各學院在批準的崗位設置內提出具體人選方案,報校長和教務長。校長和教務長認可后作為他們的意見,報校理事會統一批準。對助理教授以下教師的聘任,一般由校長和教務長授權各學院院長自行開展。各學院由教師組成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