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它在迄今為止13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文章對其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期為我國大學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教育質量 質量保障
加州大學建立于1868年,其前身是1853年建立的私立加州學院和1866年建立的農業、礦業和機械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學系統中設立最早的學校,也是目前加州大學系統中實力最強的學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本文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內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以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一、科學、民主的管理和決策機制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管理機制,需要結合加州大學系統的管理機制進行分析。加州大學遵循了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通行的管理機制,由大學董事會、校長為首的行政系統和教授會三部分組成。加州大學實行的是分層管理體制,大學系統為第一級管理層次,分校的管理為第二級管理層次。
1. 加州大學董事會
董事會是加州大學的最高決策機構,處于整個大學系統之上,是大學的法人代表,并且獨立于政府機構。董事會由26個人組成,其中18人由州長指定。具體成員由州長、副州長、議會發言人、教育廳長、加州大學校友會會長和副會長、加州大學校長以及企業界的知名人士組成。從以上可以看出,董事會的成員多元化,有政府官員、高校管理人員以及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重要人物。人員構成的多元化有助于民主決策,同時也可以使學校更加廣泛地聽取來自各行各業的意見,了解社會的需求,能夠從許多角度看待學校發展的問題,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
在董事會的具體職責方面,一般情況下,董事會負責大學的重大決策,如決定加州大學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開支,提高學費,校長的聘用、解聘及其薪資提升等;監督大學的運作;制訂有關入學、實驗室監督等方面的政策和整體建設發展規劃;審核批準經費預算和投資項目;規劃衛生醫療中心建設和發展;在大學與政府、社會之間起到橋梁作用,建立大學與政府、社會的良好關系。為此,加州大學董事會26名成員分成7個委員會分管各方面的事務。這7個委員會分別為經費委員會、教育政策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土地和建筑委員會、健康服務委員會、實驗室管理委員會、大學投資委員會。
2. 以校長為首的行政管理
加州大學的行政職權屬于大學校長,大學的管理分別由總校長和分校長負責完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下設6個副校長,其中一名是行政副校長兼教務長,地位僅次于校長,主要職責為:管理大學的日常事務;所有學院計劃、政策的制訂、發展、執行、評價和改進;支持包括信息科技在內的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一系列措施確保學院的卓越性,如為教師的聘用、留用、發展制訂計劃,決定伯克利分校1 700多名教師的任命、任期、晉升;對2萬多名本科生和近萬名研究生的教育進行計劃,并確保其質量,這些工作在伯克利分校教授會的協作下完成。其他5名副校長也是分工明確,分別負責另外五個行政職能領域,即商業與行政部、設備服務部、科學研究部、學生事務部、大學關系部。6位副校長直接向校長匯報工作,并由他們組成學校的“內閣”來協調大學中重要的行政管理職能,學校“內閣”定期舉行會議,并及時向校長匯報大學的運行情況。
3. 加州大學教授會
美國高等院校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設有教授會,教授會又可稱為學術評議會,在大學發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授會管理學校的學術事務,不受其他部門的干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會是加州大學教授會的分會,受大學系統教授會的領導。其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決定高等教育基本學術政策問題,如學生的錄取、保留政策和畢業要求;(2)決定課程設置、課程要求、教學策略、教學評估;(3)決定學術人員的聘用、長期雇傭關系、教授晉升,確保人員聘用和晉升中的平等;(4)大學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5)對大學的科研進程和學術項目的建立等與大學長遠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論證。
4.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管理體制的特點
宏觀調控,分權管理。宏觀調控體現在加州大學系統層面上,加州大學的董事會、總校長、教授會三大權力執掌者管理大學的發展。董事會是大學系統的最高權力機構,管理監督大學系統及分校兩個層次上的校長和教授會。分權管理是指加州大學各個分校的相互獨立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內部校長和教授會分別管理著行政事務和學術事務。兩大權力系統內部組織完善、分工明確,分別設有行政管理部門和委員會,各個職能部門相互獨立。清晰明確的組織體系提高了辦事效率,確保了大學的有效運轉。
內部協商,共同決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長和教授會雖然是相互獨立的,但也是相互依存和緊密聯系的。因為作為一所大學內部的兩大權力系統,在處理關系大學發展的大小事務時總會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面對這樣的問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長和教授會是通過內部協商的辦法來解決的。協商的辦法和渠道多種多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通過這些方式建立起校長和教授會之間的良好關系。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教授俱樂部,教授俱樂部是校長及其他領導與教授進行各種活動的場所,可以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就大學發展的某些問題交換看法、共同磋商。
二、別具特色的人才戰略
高質量的教育是以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為依托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現有124位國家科學院院士,86位國家工程院院士,216位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在學校130多年的歷史中,共有18位諾貝爾獎得主。雄厚的師資力量成就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成功。
1. 重視人才、注重科研
重視人才和注重科研可以說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辦學理念所在。學校始終把引進人才、科學研究作為辦學的目標。在科學研究方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型國家實驗室的建立,全美最大的8個國家實驗室中就有3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實驗室,研究者進行多學科的研究,內容涉及從能源有效利用到森林火災的防范及地震的預測等方面。2007年4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訪問清華大學時還提到學校要致力于多學科的研究以解決困擾世界的全球性難題,如威脅地球的氣候問題、生物能源問題、信息技術研究、健康科學方面的干細胞研究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為此建立了相應的研究所,如能源生物科技研究所,州政府撥給研究所7 000萬美元作為研究經費,還有干細胞研究中心,州政府負責了3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至今學校里像這樣的研究中心和單位已近200所,為教師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平臺。
2. 激勵教師、留住人才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引進優秀杰出人才的同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留住人才并進一步為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除了上面提到的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之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采取了許多措施為教師創造優質的學術氛圍。
建立競爭性工資機制。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不同級別教授之間的工資大致要與美國其他同類大學如哈佛、耶魯和哥倫比亞等頂尖的大學保持一致或高于它們的工資。這些頂尖的大學每年都會出版教授工資的基本數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以這些基本資料為依據,評價本校大學教授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其思路是,如果大學要在科學研究、教學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有競爭力,它的教授工資也同樣應該有競爭力,這樣才能得到和留住頂尖的科學家和最有發展潛力的學者。
多樣化的教師獎勵項目以及對教師的評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教師提供了多種教學和科研的獎勵項目,如突出教學獎,它是學校在教師教學方面最有聲望的獎項,此獎項旨在鼓勵和承認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卓越成績。自1959年獎項設立以來,共有223名教師獲此殊榮。此外還有教育創新獎,此獎項是針對學校的系和一些教學單位而設立的,是對系、教學單位或教師團體對本科生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一種承認。這兩個獎項是眾多校級獎項中最突出的。除了校級獎項外,院系也設立了許多針對教師的獎勵項目。
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教師教學評價根據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評價內容,這里僅介紹涉及教師發展和晉升的教師教學評價。在教學評價方面,關鍵的問題是教師是否以一種有效的、具有創造性的、適當的方式完成教學;同時,在教師晉升評價中必須要考慮教師的各種教學能力,評價的內容涉及教師對學科的掌握程度、對課程的設計和改進、對學生在科研方面給予的指導和建議等等。評價的方式因每個系或教學單位的獨特文化而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教師評價具體有同行評價、學生的課后評價、教師的自我評價等。各院系可以根據這幾方面評價制訂出符合院系特點的具體評價方式。
三、高質量大學生的培養
目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校生3萬多人,其中本科生2.4萬人,研究生9 000多人;留學生1萬多人并且每年從世界各國接收2 500多名博士后及訪問學者。大學有14個學院,130余個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90%的學生來自加州,錄取的是加州高中畢業生中成績排在前12.5%的優秀生。在錄取標準方面,大學不是僅僅考察學生的成績分數,而是以學生的優點特長為基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科生中有1/3來自貧困家庭,這遠遠超過了美國其他著名私立大學貧困生的比例。高比例的貧困生并沒有影響到大學生的培養質量,相反,學校的學生所獲得的博士學位數量在美國居于前列。促成培養高質量的學生的因素有許多,這里主要就本科生教育的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
2000年,為了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該校本科生教育委員會發表了本科生教育最終報告,提出了新的培養目標,要求本科畢業生具有以下素質:(1)熟悉藝術、文學、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2)能夠收集、篩選、綜合、評價來自不同領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現的信息;(3)理解研究過程和如何創造新的知識;(4)能夠與人合作共事,并能創造性地轉換環境;(5)具有解決問題和作出決定所必需的技能,并能考慮決定所帶來的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其倫理意義;(6)能夠處理模糊性,能夠靈活思考并具有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發展智力和知識的技能。各個院系又根據上述培養目標制定適合院系自身特點的具體培養目標。
2. 課程設置與本科生科研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科設置比較齊全,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學科,在課程設置方面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大學按照寬口徑的原則設置課程,把本科生課程分為低年級課程和高年級課程,實行分階段培養模式。在低年級階段的兩年中,同一個科系的學生所學課程基本相同,以基礎課教學為主,后兩年的高年級階段課程開始分化,增加了專業課程,同時仍然安排一定的基礎課。
本科生科研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又一個有力措施。為了加強本科生科研工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于1997 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辦公室,負責本科生科研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工作,如提供各種研究機會和項目申請的信息,組織項目申報、審核以及驗收工作。現在,該校設立20 多種本科生科研計劃,如本科生科研學徒計劃、本科生研究獎學金計劃、本科生研究經驗計劃、赫斯學者計劃等。事實也證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這些做法是成功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加利福尼亞中部海灣地區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學校畢業生成為該地區的就業主力軍。1999-2000學年,海灣地區共向該校就業中心招聘12 209個工作崗位,實際面試9 000 人。該校的畢業生成為海灣地區各個領域的領袖。如舊金山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大都是該校法學院的畢業生,加利福尼亞立法機關有不少活躍的議員為該校畢業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培養的大學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為大學自身贏得了榮譽。
四、有效的自我評估機制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立了自我監督機制以保障大學的教育質量。其中自我評估是自我監督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形式:不定期課程評估、教授加薪評估、學術項目評估、定期院系評估。
1. 不定期課程評估
不定期的課程評估主要針對本科生的課程質量進行,由系或教授會中的相關委員會組織實施。其中包括兩方面內容:對現存的本科生課程進行評估,主要針對那些內容陳舊、選課率極低或學生不滿意的課程;對準備新開的課程進行評估。
2. 教授加薪評估
對教授的評估一般每2~3年進行一次,由院系組織進行,根據評估的結果決定教授工資。一般通過同行評議的方法對教授進行評估,同行評議的標準由大學系統決定并且在大學系統內部保持平衡。評估的內容包括教授的學術能力,對教學、科研和院系工作的貢獻,教授在大學不同校園之間與同行教授的合作等。
3. 學術項目評估
學術項目評估由分校的教授會組織進行,教授會中的學術計劃和項目委員會為評估的主要負責人。評估的目的是幫助院系教授增加發展新項目的可能性,提高現存項目的質量,使之達到學術高標準。
4. 院系評估
院系評估每五年進行一次,是一種綜合實力評估,對大學學術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評估由院長發起,分校教授會參與,并由校內其他相關院系教授參加該院的學術質量評估。評估是診斷性的,目的是通過評估,發現存在的問題、成功的因素和整個院系的辦學質量,并找出與其他同類大學院系之間的差距。
五、結語
促成大學發展的因素很多,有國家政策的指導,有大學所處的外部環境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緣于大學自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成功的,它通過遵循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及實施質量保障的種種措施,成就了其世界一流大學的地位。不同國家的大學有著各自不同的辦學制度環境和文化特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成功模式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國大學,但同樣作為大學,有其發展的共通之處,其成功經驗也可以為我國大學的發展提供某些方面的借鑒。如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政府可以賦予大學更多的自主權,實行國家政策宏觀調控,讓大學能夠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規劃大學的發展,在大學內部盡可能實行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大學也可以制訂有助于自身發展的內部評估體系,定期進行自我評估,以確保大學的質量等。
參考資料
1 馬萬華.從伯克利到北大清華——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學建設與運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87,161-163
2 劉寶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59-60
3 劉寶存.大學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個案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6):62
4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http://www.berkeley.edu/administration/
5 Position Responsibilities.http://evcp.chance.berkeley.edu/Responsibilities/index.htm,2006-02-7
6 Chancellor Birgeneau receives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Doctorate Address:The Public Un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http://cio.chance.berk-eley.edu/chancellor/Birgeneau/home.htm
7 http://teaching.berkeley.edu/awards.html
8 Poli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http://apo.chance.berkeley.edu/evaluation.html
(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責任編輯 鄧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