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接受外國留學生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2003年以來,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國學生的政策支持力度,改善了留學生接待條件,提高了服務質量,接納了更多國家的學生,優化了高等教育資源,從而擴大國際影響,以此應對世界范圍內的高等教育競爭。
2005-2006學年,法國的留學生人數達到了26.5萬人,占大學生總人數的11.6%。根據2006年9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年度教育狀況報告中公布的統計數據,在該組織的30個成員國中,在法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占9%,為第四大留學生接收國,僅次于美國(22%)、英國(11%)和德國(10%)。留學生人數的增長具有以下特點:碩士和博士階段(占留學總人數的52%)及大學留學生人數增長幅度大,反映出留學生的質量變化;經濟、管理和理科專業倍受青睞;亞洲學生明顯增加。
法國高校之所以能在爭取留學生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主要歸功于法國政府在吸引留學生方面采取的優惠政策與措施。有些改革措施值得我們借鑒。法國政府這些新的政策措施可歸納為以下八項。
一、增加獎學金投入與實施優秀獎學金計劃
近年來,法國外交部不斷增加獎學金投入,每年向外國留學生提供約2萬個獎學金名額,總額達1億歐元。從生源地區分布看,44%為非洲學生,20%為歐洲學生(其中2/3為非歐盟國家學生),15%為亞洲或太平洋地區學生,13%來自中東,8%來自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優秀獎學金項目(Programmes d’excellence)發展迅速。該項目主要包括四類獎學金:埃菲爾獎學金,自該獎學金設立以來,截至2005-2006學年,已有3 000多人受益,每年有近400名碩士生榮獲該獎學金,其中工程師類學生、政法學與經濟管理類學生優先;埃菲爾博士獎學金,每年約資助80名聯合培養或合作指導論文項目的博士生,資助期限10個月;優勝者獎學金(Major)每年向成績優異的100名海外法國學校高中生提供資助;夏爾科(Charcot)獎學金,資助在法國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接受培訓和進行臨床醫學研究的學者。
與此同時,法國還與中國、日本、巴西和智利合作,共建博士生學院。
二、以組成“競爭力極點”來提高高校知名度
為提升法國高校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的名次,以規模優勢爭奪國際高等教育市場,法國高等教育機構間加強橫向合作。2007年1月,49所高等教育機構聯合組成了9個“競爭力極點”(pole de compétitivité),即高等教育與科研中心(類似我國有高等學校參與的科技園區),充分凝聚現有學校的創造力和知名度等無形資產參與國際高等教育競爭,吸引留學生。
三、與他國地方政府和企業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2005年,法國推出了“地區高校與科研單位合作行動”計劃(Action enRégion de Coopération Universitaire et Scientifique,ARCUS)。該計劃旨在與一些新興國家合作,開展科研與博士生培養的項目。由外交部和地方政府提供經費,吸引博士生和科研人員到當地學習或進行科研工作。截至2006學年,全法已有11個項目正式立項,其中包括上海與朗戈多克·魯西永合作項目。該計劃還與企業建立伙伴關系,由企業提供部分獎學金。2005-2006學年,泰雷茲(THALES)集團為中國、印度和俄羅斯赴法攻讀工程師學或經濟管理學的學生提供了資助,24名中國和印度學生受益。2007-2008學年,7名中國學生獲得該獎學金。2006年,阿爾斯通(ALSTON)公司設立了鐵路交通留學項目,向有意赴法接受電子或機械工程工程師教育的保加利亞大學生提供資助。
四、設立赴法學習中心作為海外留學咨詢窗口
留學生從準備來法留學到抵達法國,在教學與行政手續方面要經過若干個步驟。2003年以來,法國陸續在幾個國家設立赴法學習中心(Centres pour les études en France,CEF),專門負責接待、引導和協助留學人員準備行政材料,包括法國大學錄取通知書、簽證申請、住房等。鑒于中國等國家來法留學生的數量大,法國率先在中國設立了赴法學習中心,之后又在馬格里布、塞內加爾和越南設立了赴法學習中心。2006-2007學年,又先后在韓國、印度、加拿大、美國等另外一些國家設立了中心。
赴法學習中心為信息機構,也是與留學候選人的對話場所。中心在對候選人的材料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面試,然后向其提出最合適的留學建議。
隨著中心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在法國高校注冊的留學預備人員受益于此項特殊措施。與此同時,中心的功能也在朝著多樣化發展。
五、簡化入境與居留手續
2006年7月24日,法國頒布了關于移民與融入的第2006-911號法令(Loi du 24 juillet 2006 relative à l’immigration et l’intégration)。該法令旨在使涉及外國學生入境法國、在法居留的行政手續更具合理性及適應性。之后,將由法國內政部、外交部和國民教育部就發放長期簽證的標準制定相關政令。
根據該法的規定,凡經過赴法學習中心的途徑,且取得在赴法學習中心系統內法國高校學習簽證的留學生,均有權獲得居留證。
該法不僅簡化了留學生取得居留證的程序,而且簡化了續居留與延長居留的手續。
六、制定質量憲章
2006年10月,法國外國學生及國際交流接待管理中心出臺了《法國政府獎學金生接待質量憲章》(Charte de qualité pour l’accueil des boursiers du gouvernement francais)。該憲章不僅適用于獎學金生,亦適用于赴法長期學習的所有外國學生。對外國學生在法成功留學的過程進行跟蹤,包括各個接待環節,從外國學生開始留學準備,一直到學成歸國。該憲章從2006-2007學年開始實施,是對《歐盟人員流動質量憲章》的回應。
《法國政府獎學金生接待質量憲章》由法國國民教育、高等教育與科研部的代表,法國大學與大學校委員會的代表,國家人員流動委員會,法國教育國際協作署,法國教育服務中心及法國大學與學校事務中心聯合制定。憲章按照最嚴格的國際標準,針對獎學金涉及的各個主體(使館、有關工作人員、教育機構、獎學金生)及對獎學金生的服務期限,規定了74項指標。
法國政府獎學金按照評審委員會的明確標準發放,評審委員會主要由兩國大學中的人士組成。
七、向國外開設法國優質高等教育技術“櫥窗”
在不斷完善外國留學生接待政策的同時,法國也在向世界輸出其教育技術經驗。具體做法是,鼓勵高等教育機構在國外開辦分校,以此作為法國教育技術經驗櫥窗,達到增強法國對國外研究人員與學生吸引力的目的。在中國開辦的類似學校有,法國中央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北京合作建立的北京中央學校,法國巴黎高科大學集團與同濟大學在上海共建的上海國際工商學院。除中國外,法國還與很多其他發展中國家聯合創辦大學,如土耳其加拉塔薩萊(Galatasaray)大學、埃及和亞美尼亞法國大學等10余所大學。此外,法國還支持在國外開辦攻讀法語國家文憑的專業課程班。2006年,127個此類專科班共招收學生近1.8萬名。
八、成立法國教育服務中心
為完善留學生接待工作,進一步簡化留學程序,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法國外交部和法國國民教育、高等教育與科研部聯合創建了法國教育服務中心(Campusfrance)。這是為大學及科研機構人員的國際流動提供方便的服務機構,其性質為公益團體(groupemen d’inérét public,GIP)。其使命是,在法國外交部和法國國民教育、高等教育與科研部的雙重領導下,與高等教育機構協作,集法國外國學生及國際交流接待管理中心的留學管理職能、法國教育國際協作署(EduFrance)的教育推廣與信息職能,以及法國大學與學校事務中心的獎學金生接待服務職能于一身,為外國學生或其他學生提供一條龍的接待服務。
中心建成后,成為外國學生面對的唯一留學法國服務窗口,負責赴法留學的整個過程。中心通過設在國外法國文化機構內的部門,直接向外國學生提供信息,從留學指導、協助注冊、協辦行政手續,到抵法的安置、學業。
中心還與其他有關機構配合,參與法國政府獎學金及外國政府獎學金的管理工作,為法國政府獎學金生的接待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資料
1 一個對外國大學生和科研人員更具吸引力的法國(Une France plus attractive pour les étudiantset les chercheurs étrangers)[DB/OL].http://www.edufrance.net.html
2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0個成員國教育狀況年度報告(Le rapport annuel sur 1’état de l’éducation dans les trente pays membres de l’organisation)[DB/OL].http://www.agoravox.fr.html,2006-09-13
3 (法) 杜斯特·布拉茲(Phillipe DOUSTE-BLAZY).世界上的法國:文化、法語、教育與發展(La France dans le monde:Culture,Langue francaise,Education et Développement).法國外交部長記者招待會,2006-05-15
4 法國政府獎學金生接待質量憲章(Charte de qualité pour l’accueil des boursiers du gouvernement francais)[DB/OL].http://www.egide.asso.fr.html,2006
(作者單位:中國駐法國使館教育處)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