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現有169所大學和學院。大學是根據《皇家憲章》、《議會法》或由樞密院授權創建,開展課程并授予學位的獨立自治性機構。大學和學院實行自我管理,但受政府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教育技能部提供教學需求和政策指導,如為全體公民提供公平上大學的機會;二是大學撥款委員會對大學的經費和招生人數、開辦的專業產生影響,即通過政策和經費杠桿來影響學校。校董事會是各大學的最高管理機構,負責大學校長的選拔和聘用、決定學校辦學方向以及重大發展;校務委員會負責學校具體的辦學事務和日常管理運作。
一、大學校董事會的構成與權力
校董事會是英國大學的最高決策和權力機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一般視學校的規模大小而不同,一般在17人到20多人不等。董事會的一半成員,包括校董事會主席都來自校外,其他成員從校內產生。校外成員一般是地方政府機構、企業界、金融界等方面的代表,他們一般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些人進入校董事會可以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幫助。校內成員一般為學校校務委員會推薦的代表、教師代表、教師工會和學生會的代表等。
校董事會的職責和權力包括:對校長、副校長的任命,對教授的任命,雖然現在有些流于形式;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如是建設研究型大學還是教學型大學,是否增設新的學科或學院,是否需要建設新的校舍,是否進行新的投資等。校董事會一般一年舉行2~4次。
二、校長的選拔
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大學,學校的最高管理機構都是董事會,各校董事會負責選聘大學校長。校董事會任命校長一般采取公開招聘的形式,由校董會組成一個5~7人的校長選拔委員會,負責具體的招聘工作,委員會的主席由校董會主席兼任。該委員會負責確定備選對象應具備的條件,在有關報刊上登載招聘廣告,對候選人進行篩選、任命并公布結果。英國大學通常由董事會和校務委員會組成的聯合招聘委員會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的候選人進行面談,從中篩選2~3人作為校長最后候選人,然后對最后候選人作進一步考察,再確定校長當選人。聯合招聘委員會征求校務委員會意見后向董事會推薦,然后由董事會批準并任命。校長任職期限1~10年,校長可以從校內產生,也可以從校外產生。
招聘委員會通過招聘廣告發布校長聘任條件,各大學提出的聘任條件略有不同。如奇切斯特(Chichester)大學在校長招聘廣告中對應聘校長的要求包括:(1)有活力和創新精神;(2)高學歷,有擔任高職位領導的經歷,對高等教育有良好的把握;(3)是一位具有親和力的領導和團隊建設者,有一流的交際能力、商業才能和良好的判斷力,熱心,有號召力和鼓動性;(4)是戰略伙伴關系的高水平建設者,具有實現大學所有潛力所需的技能。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則對大學校長應聘人提出了下列條件:(1)作為大學負責人,校長要向校董事會負責,為大學未來的發展建設堅實的基礎并能提出令人鼓舞的發展戰略;(2)發展與地方、國家以及國際同行現有的合作關系;(3)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經歷、多種學習途徑和廣泛的參與機會;(4)有活力,有創新精神,有在學術、商業界或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大型機構良好的管理工作記錄;(5)對高等教育有熱情,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發展合作關系的技能;(6)是戰略發展的思想家、團隊的建設者,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良好的判斷力,有政治敏感性以及在困境中做出抉擇的能力。
從上述招聘條件可以看到,各大學都要求大學校長必須有良好的品格和政治素質,能準確地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有較強的經濟、外交、宣傳和公關能力,以協調大學與外部的關系,對內創造良好的物質和人文環境;有較強的管理能力,主要表現為決策能力和說服能力;有一定的學術素質,表現為對教學與科研有深刻的理解,以利于更好地按照教育教學規律管理學校;有很強的工作責任感和極強的事業心,把校長的工作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三、校長的職權
英國大學中普遍存在四種管理文件:特許狀(Charter),章程(Statute),條例(Ordinance)和規定(Regulation)。前兩種文件說明董事會的職責和權利,后兩種文件說明校務委員會等機構的職責和權利。根據章程,校長對董事會負責,旨在“保證和提高辦學效益,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校長一般是校董事會成員和校務委員會負責人,可以對政策制定產生影響。校長對各種會議過程有高度的洞察力,引導會議進行,進行必要的總結,達成會議共識。
校長和常務副校長是校董事會的成員,其他副校長則不是,但必須列席每次校董會會議。校長對校董事會負責,校長任職期限一般為3~5年,不是終身制,但可以連選連任,平均任期在10年左右。校長選定以后,有比較大的權力,由他提名副校長并任用大學內部相應機構的部門領導,雖然提名名單要經校董事會批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校董事會一般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校長主管學校的發展方向和對外事務,直接管理人事和財務部門,其他的事務由副校長管理,一般設一個常務副校長主管教學。校長不能直接介入副校長管理的事務,只能通過主管副校長來具體執行,所以副校長在其分管范圍內的人事任命不需要征求校長的意見,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校長每年要向校董事會述職,學校排名情況、財務狀況等都是校董會考核校長的具體指標。
在英國,校長是一個職業管理人員,不能再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也不能帶研究生,如果是教授,則仍然保留教授的名份。副校長和院長則不同,任職合同中會明確規定,副校長80%的時間從事學?;驅W院的行政管理,20%的時間從事科研或教學;院長60%的時間從事學?;驅W院的行政管理,40%的時間從事科研或教學。他們在任期的考核也是按照這個原則進行的。
英國的大學校長有比較大的權力,他們與社會各界的關系比較密切,但校長不可以對親屬或其他人員在入學等問題上進行額外照顧,學校有規章制度,工作人員照章辦事。學校相關的規章制度非常多也非常細,一件事領導不一定清楚如何處理,但是職工非常清楚,這就是英國學校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幾年換一次,而學校的正常運作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能夠保持基本連續性的原因之一。這些規章制度中,有些是長期辦學過程中學校自己形成的,不會經常發生變化;也有一些文件或政策會根據國家法律、政策或形勢的變化而改變,并且會由律師把關。
四、校長的解聘
根據章程,各大學的校董事會每年召開一次專門會議,校長在董事會上進行述職,報告大學年度發展情況以及校長個人的工作情況。董事會成員將對校長的工作情況做出評價,如果董事會認為校長未能較好地執行校長的職責,將做出解除校長聘任的決定。
根據管理章程,大學對解聘制定了原則,解聘校長以及學校其他工作人員的主要依據包括:(1)學校審查委員會認定其有錯而不再適合所擔任的工作或職務;(2)發生不道德、可恥的或不名譽的行為,與所擔任的工作或職務不相符;(3)工作失誤、疏忽,長久不工作或沒有能力執行職責;(4)因健康原因不能行使職責。如果校董事會有三名及以上董事對校長提出投訴,經學校仲裁委員會審查并確認屬實,校董事會主席有權決定解聘校長。?箏
?。ㄗ髡邌挝唬褐袊v英國使館教育處)
責任編輯 鄧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