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學生流動日益升溫,一種新的趨勢正在出現:傳統的留學三巨頭——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正面臨來自東方經濟大國的挑戰。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的數字,2006年在英國留學的國際學生總數達到344 335人。
倫敦大學學院招收了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其中中國學生數量最多。十年前,倫敦大學學院只有50名中國學生,目前激增至850名。數量第二多的是美國學生,590名,隨后是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和俄羅斯,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數量都在穩步增長。
全球化發展帶來競爭,這種競爭不僅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等高等教育水平已經比較發達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地來自東南亞經濟大國和地區,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
澳大利亞與中國、印度等國家發展了許多傳統學位課程以外的教學合作,如英語教學和職業教育。2005年,在澳大利亞就讀的留學生總數達163 905人,比前一年增長了8.4%。澳大利亞的教育收入已達98億澳元,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出口產業。
美國對留學生的競爭已經開始警覺。2005年在美留學生總數達564 766人,幾乎是到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人數總和。但受到“9·11”恐怖襲擊影響,美國的簽證政策一度影響了海外學生的進入。美國學生赴海外留學數量僅為20萬人。
英國與美國一樣,面臨學生出國留學難的問題。但隨著一些歐盟項目的資助、合作辦學項目的建立以及海外英語為媒體的學位課程的提供,越來越多的英國學生選擇到海外就讀。
我國在大量派出留學生的同時,也在鼓勵吸引留學生赴我國學習。2005年我國接收的海外學生有14萬人。
另外高等教育機構的增長也影響著學生的流動。國際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協會指出:中國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在本國接受高質量的高等教育。與此同時,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歐盟國家都積極在海外建立分校或設立項目。
英國文化委員會英國教育市場部主任表示,保證英國接收海外學生的數量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與其它國家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
(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處/毛冬敏)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