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財務管理教學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尤為重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案例教學方法的含義及案例教學的核心要素,并對財務管理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教學
案例教學一詞來源于英語“caseteaching”,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開始使用。案例教學法就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剖析具體的案例,使學生迅速適應具體的理財環(huán)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相關的“實踐活動”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積極的思維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財務管理是一門研究財務活動中如何處理各集團利益財務關系的學科。由于財務目標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分析方法和分析結論的多樣化。教師的課堂傳授,使學生很難把復雜的理論、公式以及決策方法和企業(yè)集團的具體情況聯(lián)系起來,而案例教學的引進則解決了這一難題。
一、財務管理案例教學的核心元素
(一)學生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角色由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為課堂教學積極的參與者。學生參與的程度可以作為案例教學成敗的重要標志,也是案例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主要特征。案例教學要求學生置身于具體理財環(huán)境,站在決策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并進行決策。學生要對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整理、計算,結合具體環(huán)境、相關政策進行比較、分析,形成自己的意見、觀點,開展課堂討論。通過討論不斷創(chuàng)新、修正和完善。最終形成學生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結論的案例分析報告。這一過程,是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
(二)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書本知識完整地傳授給學生,這對于知識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的傳授必不可少。同時,也給學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地進行交流和互動。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將案例選好,并提出一系列能與案例相關,甚至拓展的引導議題,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從中集思廣益,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教師應注意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保證討論范圍不偏離主題。最后,進行評價和總結。主要是針對學生在討論中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解決問題的途徑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而不是簡單的“對”與“錯”。
(三)案例的選取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取至關重要,高質量的案例是進行案例教學的先決條件。選取案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應選取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如,投資于基金或證券等方面的案例,不僅使時間價值與投資決策緊密相聯(lián),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其次,應選取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更能反映相關財務管理知識,更便于說明問題,如青鳥天橋財務管理目標案例,把枯燥而抽象的財務管理目標與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相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最后,應選取真實的中國上市公司案例。因為有些經典的國外財務案例的確給人以啟迪,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背景、環(huán)境、政策的不同,學生不容易理解。而選擇符合中國國情的上市公司案例,不僅與我們的生活貼近,而且有助于學生對國家財經政策、法規(guī)的理解。同時,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他們的科學管理經驗和對財務管理知識的良好運用也會更加啟發(fā)學生。
二、財務管理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式教學的實施是保證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案例提出、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和總結評價四個階段。
(一)案例提出
除了遵循選取案例的基本原則外,教學案例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疑難性,給學生留下更大的思維空間。首先傳授相應章節(jié)的理論知識,根據相關內容給出案例。介紹案例所處的宏觀環(huán)境和具體背景,對于相關的政治、經濟和法律環(huán)境,包括政府財稅政策、經濟發(fā)展與產業(yè)政策、貨幣政策以及資本市場和各種法律條款也要逐一了解。如,對企業(yè)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通過計算,根據財務比率就可以知道企業(yè)的基本財務狀況,但如果企業(yè)存在稅收政策的變化或者或有負債,則要結合實際情況予以分析。
(二)教師引導
除了給出指定的引導議題外,還要指明分析問題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角度。教師的引導主要是使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引導中,注意不要讓學生偏離主議題,但應克服用具體案例去套用基本理論,形成千篇一律的案例分析報告的做法。如,對企業(yè)資產負債率的分析,債權人、經營者和股東就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也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一個案例可能會有多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學生討論
討論是案例教學的難點,也是案例教學的重點。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激烈辯論,在說與聽的過程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成為主要角色,而教師應做適時的記錄,不要糾正錯誤的觀點,也不要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學生的自主討論和思考為主,教師的引導為輔。討論可以分組進行,在組與組之間展開討論,形成初步的意見與觀點。
(四)總結評價
在分析討論案例后,教師應作簡短的總結。首先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結論進行講評,并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公正的評價,作為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然后,強調案例中重要的理論及方法,給出案例分析的正確思路,組織學生完成案例分析報告。總結時要避免給出絕對性觀點或答案,因為財務管理案例與現(xiàn)實經濟活動一樣,很少有絕對正確的所謂“標a31dae7eba90476c389758b7d47dcc7d準答案”。
三、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案例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要兼顧
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是顯著的,但案例教學作為一種工具和方法,同樣也不能替代其他教學方法。事實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案例分析與傳統(tǒng)講授進行有機的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授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論,使理論知識有系統(tǒng)、有重點。而案例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適用于實踐性強的知識點。例如,對于財務管理中時間價值這部分內容,可以先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及其計算方法,而后再通過投資于基金的案例教學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緊密聯(lián)系生活,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案例教學中,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xiàn)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使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增加,而且教學效率大大提高。這不僅要求學校更多的投入以建設計算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ERP實戰(zhàn)演練盤,同時也對財務管理教師提出新要求,要求教師掌握多媒體教學的基本操作、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計算機知識以適應教學的要求。
(三)建立新型的成績考核機制
改革傳統(tǒng)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加大案例分析的權重。考試成績是對學生課程學習情況的量化評價,必須突出案例教學的重點,將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過程的學習情況分項記分。財務管理考核成績應由平時成績、案例教學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幾部分組成,并且期末考核應加大案例分析的內容。這種考核機制使學生高度重視每次的課堂討論及案例分析報告,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書面表達能力,以適應本科教學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化成.財務管理教學案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 陳四清.論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法[J].會計之友,2005,(6).
[3] 蔡艷萍.大學會計類課程多媒體教學改革的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6,(2).
[4] 張海蘭.網絡信息時代的高校財務管理[J].教育財會研究,2006,(2).
[5]馬治國,孔彥.教育學課程案例教學的基本理論問題[J].教育科學,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