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資產證券化是通過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發行證券籌資的一種直接融資方式,近年來作為金融創新的重要工具,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本文以上海浦東新區政府與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外環二期回購協議為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為例,闡述有關資產證券化的會計核算及涉及的稅務問題。
【關鍵詞】 基礎資產;回購;內部收益率;債權轉讓收益
資產證券化就是將原始權益人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可預見的未來收入(即基礎資產)通過專項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構造和轉換為資本市場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即證券的過程。這種由一組不連續的應收賬款或其他資產組合產生的現金流量支持的證券,被稱之為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即ABS),是通過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發行證券籌資的一種直接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作為近年來金融創新的重要工具,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資產證券化融資的特點
(一)資產證券化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
原始權益人對證券化資產采取真實銷售的方式出讓給專項機構,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中關于終止確認金融資產的規定,原始權益人應當終止確認已經轉讓的債權,并將該項債權從其賬戶和資產負債表內予以轉銷。這種融資方式有利于保持原有負債比率,為企業再融資提供了便利。
(二)資產證券化是一種低成本的融資方式
由于信用增級技術的應用,使ABS具有較高的信用等級,因此,票面利率一般較低。
(三)資產證券化有利于提高存量資產的質量
可加速資產周轉和資金循環,提高資產收益率和資金使用效率。
二、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一)政府可以利用市場資金進行公共項目建設
政府可以通過BT、BOT等方式,將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委托給企業進行籌資、建設,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回購已建成的項目。企業利用BT、BOT項目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政府利用市場資金進行公共項目建設的目的。
(二)減少對政府財政預算的影響
政府可以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利用社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可以集中資源,對那些不被投資者看好但又對國家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項目進行投資。
(三)部分降低政府的風險
政府與項目公司共同分擔項目風險,而且風險將通過項目評估時的定價而變得清晰,這樣降低了政府的風險。
(四)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政府將涉及公共項目中一些具體的事務如具體項目的設計、融資、施工、維護等委托給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去處理,政府可以集中對公共項目進行整體的規劃與設計,并對公共項目實施有效的監管。
(五)有利于提高公共項目建設效率和公共產品的質量
把企業運營效率引入到基礎設施項目,可以極大地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企業作為盈利性組織,只有提高產品及服務的質量才能夠贏得市場。
(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資產證券化可以在短期內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大量的資金,為快速建設基礎設施提供了資金支持。
三、資產證券化操作流程
外環二期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