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應收賬款管理審計屬于管理審計的范疇,有其自身的特點,是內部審計的一種新趨勢。本文闡述了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內涵及其意義;審計的內容以及審計面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 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管理;管理審計
據統計,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以上。應收賬款是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環節,應收賬款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營運資金的周轉和經濟效益。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很多企業本來處于良好的盈利狀態,但是經常出現有利潤無資金、或者賬面盈利狀況不錯卻出現資金短缺甚至出現財務危機。這些大多都是由于應收賬款管理不當所致。要使應收賬款管理不斷完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需要一種外部力量監督,而應收賬款管理審計正好是這種外部力量的承擔者。因此開展應收賬款管理審計是管理層的需要,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內涵及其意義
(一)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內涵
應收賬款管理審計與應收賬款審計有著顯著區別。應收賬款審計屬于財務收支審計的范疇,起著檢查和監督作用。而應收賬款管理審計屬于管理審計的范疇,是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效益、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發揮程度以及應收賬款管理人員素質的審計,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審計,也是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重點和方向。
(二)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意義
應收賬款管理審計可以通過評價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改善管理。同時應收賬款管理審計可以及時發現企業在應收賬款的產生、評價、回收、處置以及風險預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化措施和建議,以充分利用應收賬款的杠桿作用增加企業價值。
二、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內容
(一)信用政策效果好壞的審計
應收賬款可以看作是企業的一項資金投放,是為了擴大銷售和盈利進行的投資。而投資本身要發生成本,這就需要在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這種政策的成本之間做出權衡。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間、信用標準和現金折扣。一個企業信用政策選擇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應收賬款管理效果的好壞。
1. 信用期間的審核
可以通過計算當前信用期間下企業凈收益的增加額來評價信用期間的確定是否合理。延長信用期間會增加銷售額,增加收入,與此同時應收賬款費用和壞賬損失也會增加,會抵減收入。當收入項大于其抵減項時,有利潤產生,說明信用期間選擇合理,有利于增加企業收入,否則信用期間確定不合理。
2. 信用標準的審核
企業設定某一顧客的信用標準時,往往要先評價他賴賬的可能性,這通常是經過5C系統來進行的。那么可以通過檢查公司客戶資信檔案以了解公司對客戶的調查了解是否充分全面;觀察公司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流程以了解他們是否嚴格按公司章程制度辦事;可以檢查公司人力資源的檔案以明確公司的人員配備是否合理。
3. 現金折扣政策的審核
現金折扣政策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價格上所做的扣減。企業采用什么程度的折扣要與企業的信用期間結合考慮。那么如何評價現金折扣政策的優劣呢?同樣的可以通過計算凈收益的方法來比較確定現金折扣率以檢查該公司當前的折扣政策是否合理。
(二)應收賬款監控體系的審查
企業應收賬款監控體系一般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預期風險預警等環節。
通過檢查和觀察,確定企業管理層是否為企業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業務流程,企業員工是否按流程履行工作。工商企業的一般銷售業務要經過接受顧客訂單、批準賒銷信用、按銷售單供貨按銷售單裝運貨物、向顧客開具賬單、記錄銷售、收回資金這樣的業務流程。那么針對這個流程,應收賬款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審查銷售管理部門是否嚴格按照信用部門的客戶信用資料來決定是否批準銷售;信用部門接到銷售單后是否經過認真審核該客戶的資信情況來決定是否批準賒銷;財務部門是否將銷售數據和資金回收情況反饋給銷售部門和信用部門以讓他們及時更新資料做出新的對策。通過對應收賬款發生到收回各環節管理狀況的審計擬讓企業達到這樣一種滿意狀態:即信用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及相關管理部門形成一種相互牽制相互促進的嚴密體系,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銷售,增加企業價值。
三、 應收賬款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人員素質相對低下
我國的內部審計起步較晚,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不完善,對內部審計從業人員沒有嚴格規定其準入標準,甚至很大部分內部審計人員沒有受過正式的審計業務培訓,不具有相關的專業理論體系。在某些單位內審人員甚至是精簡機構的淘汰“產品”,內審隊伍專業人員比重比較低。
1. 審計人員對企業管理知識了解甚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內部審計不僅僅局限于對記載財務收支情況的資料進行簡單的檢查和核對,而是對會計資料的形成過程中牽涉的管理過程、法律制度環境等進行判斷,進而對經濟活動的效益進行評價。而我們現有的審計人員很多是從財務部門精簡過來的,對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了解很少,這必定不符合現代內部審計的需要。比如現有的審計人員在對應收賬款管理活動進行審計的時候他可能只會簡單的憑應收賬款平均回收天數衡量應收賬款管理效果的好壞,而忽視了分析應收賬款的組成中有未過期和已過期之分。
2. 審計人員缺少對法律適用能力、宏觀經濟政策的分析能力
應收賬款管理審計主要是審計企業的應收賬款的管理活動使其能充分發揮潛力為企業謀求最大利益,是一種績效審計。那么我們的人員應該是不僅具備會計資料的分析和判定能力而且具備一定的分析和判定的敏感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3. 審計人員的道德素質不高
審計是一項得罪人的事業,審計過程中必然要揭露查處一些違紀問題,遇到各種阻力和壓力。審計人員必須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感,敢于執法,做國家資產和人民利益的忠誠衛士。而介于現在審計隊伍的組成情況,既然是精簡機構的“產品”,那么他們必定有些特定的關系群不利于開展工作,并且他們自己本身的素質不是很高沒有過強的免疫力。這些對開展內部審計也是很不利的一個方面。
(二)缺乏獨立性
企業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作用和認識不夠全面導致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不合理。現在有很多企業設立了獨立專職的內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