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討了中國A股上市公司在單項長期資產(長期投資)上的減值會計行為,通過對2001-2005五年總共2 324個長期投資減值觀測值進行分年和混合截面線性回歸,本文發現,上市公司長期投資減值計提一定程度上確實考慮了以資產獲利能力表征的質量因素。本文的研究補充了減值受資產質量因素影響的證據,同時,也驗證了減值受盈余管理因素影響的主流文獻結論,相對而言,盈余管理因素比資產質量因素對長期投資減值的影響更為顯著。
【關鍵詞】 長期投資減值;資產質量;盈余管理
一、引言
資產減值的各項經驗研究表明:影響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政策的主要因素分為經濟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其中,經濟因素主要是指由于行業和企業自身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而導致企業資產的價值損毀;盈余管理因素主要包括經理人變更、利潤平滑、大清洗等(戴德明等,2005)。由于減值計提的原因與資產類型存在密切聯系,上市公司會利用不同的資產進行盈余管理(蔡祥,2004),而且長期資產減值缺乏確認的標準,更接近國外文獻中關于“操控性減值”的概念。因此,本文通過考察上市公司長期投資減值計提的會計行為,試圖回答如下的問題:長期投資減值信息是經理人向市場傳遞資產質量降低的公允披露,還是盈余管理的機會主義行為?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一)文獻回顧
由于本文的樣本期間與國外研究中缺乏具體準則規范階段的自愿減值研究具有類似制度背景,因此,重點關注該階段自愿減值研究中關于會計選擇行為特點和動機的文獻。該方面大部分研究在肯定資產質量毀損對企業計提減值的時機與金額具有顯著影響的同時,都發現資產減值被用于盈余管理的明顯證據。其中,達成共識的結論是管理者變更(Strong and Meyer,1987 ),其他盈余管理動機包括大清洗或利潤平滑(Zucca and Cam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