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高校收費管理工作繁雜無序,多種不完善因素導致了學生欠費比例逐年上升。本文通過分析高校收費管理機制的缺陷、學生欠費的原因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為了扭轉學生欠費的局面提出了完善高校收費管理機制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 高校; 收費管理機制; 學生欠費
一、高校收費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高等學校根據國家政策向學生收取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是學校教育事業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高校體制改革和辦學規模的擴大,收費在高校財務工作中越來越重要。但是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種類越來越多,收費標準各異,再加上學生的特殊情況如學費減免、復學、轉專業、部分繳款、欠款等情況,導致了高校收費管理工作繁雜無序。可以從三個角度總結高校收費管理工作現狀及引發的一系列后果:其一,收費任務繁重、工作量大、容易出錯。由于收款人與收費管理人員不是同一人,可能會因疏忽造成欠費名單核對不準。其二,收費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溝通不暢,催繳工作不力。收費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需要學校各部門如招生辦、教務處、學生處、各院系等的協作與配合。但因催繳工作的好壞與相關部門無直接利益關系更無配套制度,致使其對催繳學生欠費的積極性不高。其三,學生欠費情況嚴重,欠費原因多樣,收費難度加大,而且欠費生比例逐年增加。
二、高校收費管理機制的缺陷
(一)高校收費管理機制的不系統性
學校對收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收費管理體系。
1.收費工作管理部門的協調性弱
為了分散職能及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學生收費工作不是也不能僅由財務部門單獨完成,必須由學校內部多個部門,如教務處、學生處以及各學院(系)等共同協作來完成。各職能部門雖然各司其職,但是有時配合不夠密切,使得信息流通不順暢,容易導致某一事物交叉管理,而又管理不到位。例如廣州美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財務部門沒有設置專門的收費科室,集中收費時全員出動,平時學費管理又是兼顧工作,這樣也導致了學生拖欠學費。
2.收費管理制度執行力差
各高校為了加強對學生收費的管理,普遍制定了從新生入學到畢業離校等環節的收費管理制度,但由于學校對于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比如休學、轉學等)沒有做明確規定,助學措施方面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和組織宣傳力度,導致了收費管理制度執行乏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高校收費管理機制的低效率性
收費管理工作的低效率性表現為收費管理的手段和方式的滯后。有相當大一部分高校的收費仍然是采取新學年開始時現場收費的方式。以前我校采用這種收費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出現學生排長隊、秩序混亂的現象;現在我校采用的農行收費管理信息系統,由于手段和數據庫的不完善,在實際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如學生交費不方便,對賬任務加重等,直接影響收費管理和財務核算工作。此兩者都不是便捷、高效率的收費管理機制。
三、某藝術學院學生欠費情況及原因
(一)高校大學生欠費的情況
據某藝術學院財務處統計,在2005年到2007年間,欠繳學費的學生人數隨著招生人數逐年上升,欠費學生人數所占應繳費人數的比例呈直線上升。具體的繳費情況如表1:
可見,高校學生欠費情況日趨普遍,日趨嚴重化,因學費收入的不及時到位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正常運作。
(二)學生欠費的原因
1.家庭經濟因素
毋庸置疑,家庭經濟困難是學生欠費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實行并軌制后,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數相對增加,有的高校達20%左右,主要原因是收費標準大幅度提高。有資料顯示,1997年我國高校學費上漲了10%,1999年上漲了20%,而藝術類院校是小班教學,生均成本更高,相應的學費增幅遠不如支出的增幅。即使這樣,家住偏遠山區的學子們翻山越嶺來到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高校就讀,本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就不大,面對著高昂的學費及相對高消費水平,對于農村這些低收入家庭而言,學費占用了家庭一年收入的70%,再加上數目不小的學習、生活費用,家庭的經濟負擔可想而知。從各高校欠費學生的統計情況看,這部分經濟困難學生的欠費占整個欠費比例的90%以上。對于真正貧困的學生,國家助學貸款及國家助學金、生活補貼之類的輔助措施可以幫助他們暫時解決問題。
2.大學生素質因素
誠信缺失是重要因素。誠信是每一位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但部分學生的欠費卻是因為誠信缺乏引起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將父母寄來的學費用于自己的高消費,或買手機,或買電腦,或是請客吃飯,追逐潮流,過著富足的生活,在學校追繳學費時卻說家庭困難需要申請緩交學費,或者想方設法將自己“編入”家庭經濟困難者的隊伍,他們借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認定難的機會,行剝奪真正經濟困難者權益之實。還有少數學生惡意欠費,他們有的將學費存放銀行賺取利息,有的把學費用于投資。這種隱瞞父母,欺騙學校的行徑使欠費現象嚴重,這是高等教育體制要慎重關注的問題。
3.收費管理機制因素
學校管理上的漏洞,校內繳費氛圍嚴重不足。如上所述,高校學生欠費當中那些惡意欠費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鉆了收費管理不嚴的空子。由于有相關規定——遲交學費不收滯納金,為“造假貧困生”敞開了方便之門。一般高校的《學生手則》都規定,每學年開學,學生須繳納學費才能取得新學年的學籍,即“先繳費,后注冊”,只有注冊后才是學校的正式學生。但事實并非如此,不繳學費的學生照樣能注冊、報到,讀書聽課、照常考試,未繳學費者可照常享受“獎、貸、勤、補、免”等待遇。于是學生就缺少了交納學費的積極性。
高校收費管理機制與學生的欠費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學校收費管理機制在操作上的漏洞,比如收費情況在信息傳輸中的失真或斷節,沒有準確及時地反映學生的欠費情況等,給學生鉆空子欠費提供了機會。學校學費催繳機制的不完善,使得學生在拖欠學費上不以為然,沒有及時地警醒欠費學生的愧疚心理,沒有及時的鞭策措施,學生可能會遲延繳費,產生能拖便拖的想法。
四、完善收費管理機制的措施
(一)引進網絡化的收費管理信息系統及安裝POS終端機
采用現代化的收費方式和手段,也就是利用網絡系統,開發“銀行代收學雜費”系統。采用網絡化手段進行收費管理是提高收費工作效率,減輕收費人員工作負擔的正確途徑。實現網絡化管理后,所有收費數據直接輸入電腦,統計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欠費名單等大量工作都由微機完成,避免了重復勞動,降低了差錯率。按照網絡管理權限和各部門對學生收費管理的職責,對學生收費進行管理,既方便又快捷。我校與中國銀行合作,采用“銀行代收學雜費”系統。銀行收費操作平臺與學校的收費管理平臺聯結,財務處收費人員建立學生交費數據庫,根據數據庫打印帶有交費號的學生交費通知單,隨錄取通知書寄給新生;老生在每學年結束前,了解下一年度交費情況,在規定的時間內憑學生證上的號碼作為交費號,可在全省任何中國銀行網點交費。銀行于次日歸集匯總收費情況,打印收費流水賬。銀行收費操作平臺提供學生交費信息的數據庫,學校可隨時了解學生的交費情況。電腦管理人員將學生交費信息掛到財務網上,各學院負責催費的老師利用授權的密碼查詢所管理的學生交費情況,學生個人也可登陸財務網站查詢歷年交費信息,這樣就實現了信息的公開透明,便于用戶查詢。由于近年來銀行業務擴增,基金、外幣、證券等金融業務火爆,到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川流不息,銀行各網點總是圍得水泄不通,有些學生到銀行取號交費時,前面已有上百號人在等候,致使有些學生寧愿不交學費,也不想繼續等候。因此,我校為方便學生盡快交費,安裝了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的POS終端系統,讓那些未及時到銀行交費的學生可拿著銀聯通用的各銀行卡到財務處刷卡交費。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學費催繳管理體制
催繳欠費工作是各學生管理部門及各院系所做的工作,而這項工作一定要財務科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例如,學校招生管理部門需在開學前向財務處報送學生入學基本情況及按專業分類花名冊,學生入學后的變動情況也應及時通知財務科,如轉專業、休學、復學、退學、留級等,以便財務科能將學費與學生對號入座,及時調整更新,保證收費的正確性。與此同時,財務處也應定期向學生管理部門和各院系反饋學生欠費信息,與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催繳欠費工作。催繳學費不僅要有硬件措施,也要實行軟件措施。硬件措施是對欠費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將繳費的義務上升到法定義務,強調其不履行義務的后果,即懲罰性后果,打消欠費學生的僥幸和攀比心理。不少高校認定無正當理由欠費學生的考試成績無效,不予記載他們所學課程學分,并按學生管理規定對未注冊學生進行學籍處理。其次是鼓勵性措施,對于按時交納學費者,學校記錄其繳費優良情況,在評優方面會有優先權,或者說是評優分數中的一個加分點。對于經濟確實困難者,有優先得到各種補貼的權利,這也突出了國家的“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具體實踐。
(三)完善助學制度
勤工助學活動是高校收費制度改革的一項配套措施,學校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通過勤工助學活動改善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條件,發揮勤工助學的助學和育人的作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其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是完善國家助學貸款,簡化貸款環節和手續,配合銀行直接面對學生貸款。
二是加強獎學金、助學金的管理,確保落實國家政策,獎學金、助學金提取足額到位。規范學校的獎、助學金公正公平地發放,應該嚴格按照評選標準確定貧困生,不容許個人徇私舞弊。
三是完善勤工助學制度。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學生勤工助學領導機構,負責為貧困生安排勤工助學的崗位。學校也盡量在圖書管理、行政管理、綠化衛生、安全保衛等部門安排勤工助學崗位。●
【參考文獻】
[1] 曾向紅,汪雙喜,陳志紅.大學生欠費問題原因及其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 年第1 期.
[2] 明文聿.高等學校收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教育財會研究,2007年第4 期.
[3] 李玲.高等學校收費管理的內部控制初探[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3卷第2期.
[4] 姚仲強,韓東玲,劉紀良.高校學生欠費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河西學院學報,2006年第22卷第4期.
[5] 王守軍.我國高等學校收費問題的成因與對策探討[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年2月第2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