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建項目的審計要求具有連續性。傳統的基建工程審計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是滯后性的靜態審計方式。要想全方位、高水平地為國家建設投資把好關,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還應從傳統工作模式中,拓展出新的審計思路,加大推廣實行全過程審計的環節管理力度。
【關鍵詞】 基建項目; 審計特征; 環節管理
一、基建項目審計的特征
(一)審計環節多,流程長,內容較復雜
基建項目的審計要從項目的決策、選址、設計、招投標到施工管理、完工驗收、財務決算和交付使用全過程進行全面審計。涉及內容多且復雜,審計的專業性、技術性強,要求審計人員具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協調能力,要把傳統的審計方法和現代的審計、宏觀的和微觀的審計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二)審計監督具有連續性的特點
一般項目建設期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施工建設階段和竣工決算階段。這就決定了基建項目的審計必須具有連續性。項目前期審計開展可行性研究和評估,可減少投資決策失誤;在建期審計可以對設計概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把握,防止一些不合理費用支出和概算外工程支出的發生,避免審計滯后,保持審計的連續性。通過開工前審計、在建期審計和竣工決算期審計的前后呼應來實現項目審計的連續性,以便全面地對整個基建項目的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三)審計評價政策性強,涉及面廣
基建項目審計作為一項綜合性經濟監督活動,不僅要從經濟方面審查基建項目,而且要從技術、投資管理等方面審計、評價基建項目本身的合理性、方向性和科學性及交付使用后的效益性;還要審查與建設項目有關的設計、投資、技術、監理等各方面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涉及面廣,審計評價要求所依據的國家政策、法規也嚴。
二、基建工程項目審計中的重要環節
(一)基建工程的前期項目及費用
按照規定,工程前期費用包括規劃費、勘察費、設計費、招標費、監理費、配套工程費等多項,所占比重較大。對于這些費用人們大多重視不夠,監督往往難以深入,難以真正置之于審計的監督范圍之內。
(二)合同的訂立
合同內容的完整性、真實性,要約表述的準確性和規范的適用性都對以后的審計工作影響很大。
(三)設計變更、材料差價和隱蔽工程的驗收
這幾項非常關鍵,變更項目發生與否,表述是否清楚,甲乙雙方和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有無簽字,材料價格如何認定,隱蔽工程有無驗收及簽證記錄等多方面都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造價。
(四)工程量計算和定額基價子目套用
工程量不按規定計算,高估冒算,導致虛增工程量;工程項目基價子目虛套或高套,子目換算魚目混珠,導致工程項目內容與實際不符,價格虛高。
(五)委托的審計項目
目前社會上的中介機構,管理和監督機制不健全,業務運作尚欠規范。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技術因素或人為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工程的造價。
以上幾個方面貫穿了工程前期運作、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項目資料整理、送審程序、工程決算等全過程,涵蓋了全部審計要素,這既是內審部門必須掌握的重要環節,又是最不好把握的難點和薄弱環節。
三、基建工程項目審計的環節管理策略
(一)設計階段的審計
1.實行工程設計公開招投標制度
《招標投標法》中規定符合條件的項目的勘察設計必須招標。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項目的勘探設計很少進行招投標,即使采用招標的項目,也因其招標體系不完善,評標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競爭性。為促進設計市場的公平競爭,項目設計應采用公開招標投標,建立必要的設計競爭機制,因此必須完善設計招投標的各種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規定符合條件的項目必須招標,對擬建項目應有明確的功能及投資要求,編制完整的招標文件;委托合法的設計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時應對投標單位的資質信譽等進行必要的資格審查。應設立健全的評標機構,合理的工程設計評標方法,對設計方的投標方案嚴格審核與評價,通過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評價、比較,特別是經濟性審核,以確定設計中標單位。審計部門應對此過程進行審計監督。
2.嚴格審查設計合同
主要審查合同是否對設計雙方的責權利做出嚴格的、合理的要求,避免合同糾紛。特別要對由于設計方的失誤給建設方造成損失時,設計方應承擔的責任進行明確,以避免由于設計方責任心不強,給建設方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如某高校家屬樓建設工程,由于設計失誤,造成整個采暖系統的返工;由于在設計合同中明確了設計單位的責任,這部分費用由設計院承擔,避免了損失。
在項目的功能要求一定的前提下,正確處理技術與經濟的對立統一,達到設計的最優化,是控制項目造價與投資的關鍵。因此,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應參與監督,發現設計管理控制方面的一些薄弱環節,及時提出合理可行的審計建議,促進基建管理部門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學校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二)招標及合同階段的審計
1.切實抓好開標前的審計
工程建設招標開標前的審計是確保招標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對招標準備情況進行審計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圖紙資料的完整性。圖紙不齊、資料不全的工程,特別是三邊(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工程、三超(超計劃、超面積、超標準)工程,不得招標。
(2)投標單位基本情況。既要對投標單位的書面資料進行審計,又要重在實地考查,對其在建工程的真實實力、能力和信譽進行審計。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投標單位的資質等級、信譽程度、技術力量、資金情況、設備完善程度、管理水平等;對其完成的工程項目,尤其是與招標項目同類型工程的質量及使用單位對其評價要心中有數,防止技術水平低、設備差、管理亂的施工單位參與投標。
(3)招標文件的主要內容。審查文件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法規,是否經過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審查投標、開標的時間和地點是否明確,套用何地定額、執行文件是否統一,對圖紙資料的說明是否清楚,定標依據是否公正合理。一些事先需要明確的事項是否寫入。
(4)標底的可靠性。首先,對編制標底人的資格要進行調查了解。標底編制人的資格是關系到標底質量,合理確定中標造價的重要因素。其次,審計標底是否按圖紙資料、招標文件以及有關標準定額和規范進行編制,是否控制在概算及投資包干的限額內,工資、材料、機械使用費的價格變動因素是否與市場實際變化相吻合,是否考慮施工不可預見費、投資包干費和措施費。
2.做好開標、評標、定標審計
審查評標小組對標書的評定是否正確公正,審查時要注意是否是有效標書,是否按“標價合理、工期適當、保證質量、企業信譽好、條件優惠”等標準來綜合評定,審查定標后是否有借故改變中標單位等情況。
3.重點搞好施工合同審計
建設工程全過程審計中,合同審計是重中之重。在合同審計時應注意:
(1)在合同簽訂前,審查合同的合法、合規、公平、完整性。重點要審查施工內容、工程總造價、施工期限和工程質量等是否與中標的標書一致,投標單位的承諾在合同中體現得是否充分,如質量保證、工期保證、違約責任等。防止定標時嚴格要求,訂合同時遷就照顧的情況出現。
(2)全程跟蹤審查合同執行情況。第一,談判和簽訂合同時審計要參與。第二,注意審查合同執行的嚴肅性,對不按合同執行的行為要及時查處,包括不執行合同的內容和規定要求,不按合同規定的時限、質量要求辦理,任意不負責任的變更合同等。第三,對合同執行中因工程的需要確需增加新合同的,審計要審查其是否需要新增合同,新增合同是否合法、合規、合理等。如某高校給一個中標的施工單位增加一部分工程內容,又另外簽訂了一份合同,該合同未按照中標工程的承諾,只給予學校很少的優惠。審計部門發現后,及時提出,制止了這份不合規合同的執行。
(三)實施階段的審計
建設工程在實際施工中總會有一些問題在事前無法預見,而一些隱蔽工程在結算時只能以簽證作為依據,失去了審計的意義,如土方開挖、問題坑、管線預埋等。這就需要審計人員深入現場,做好隱蔽工程記錄,掌握結算審計的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在現場能熟悉施工情況,掌握實際施工工藝、施工程序及使用的材料與合同要求的區別等。此階段的審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工程是否按圖、按規范施工
對合同內沒有的工序和項目要及時提出并做好記錄。
2.做好材料、設備及暫定工程的審查
一方面要看這些材料、設備是否按招投標文件的要求采購、施工;另一方面看建設工程中暫定工程及暫定材料、設備有無重新認定。一般情況下,對承包商有不利的部分,他會提出來,要求重新核定價款;對其有利的方面卻不一定提出。這就需要審計部門在施工時,對暫定工程或材料認真核定,并以簽證或聯系單的方式詳細記錄下來。
3.認真審核工程簽證
簽證是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對未盡事項或變更項目的說明和記錄,是施工過程中的動態調整,一般以變更通知書或聯系單的方式出現。從合理控制造價的角度出發,對涉及費用的簽證應把握以下原則:一是簽證要及時,尤其是一些隱蔽工程的簽證,最好在隱蔽之前核定,避免事后扯皮;二是盡量做到有據可依,變更和簽證要注明工程量與事由,并且盡量把簽證圖紙化;三是嚴格履行簽字程序,簽證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三方簽章;四是所有對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現場變更和現場簽證,一律不得增加費用,不得進入結算。特別要注意那些只是對合同中工程情況作進一步說明的工程聯系單。一些建設方監理人員對定額不熟悉,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本應包含在定額子目內容中的費用另行簽證,甚至連金額都簽好,施工隊以“甲方已簽證”的理由“據理力爭”,給審計造成一定的麻煩。審計部門要對簽證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4.進一步做好工程結算審計,合理核定工程量
審計部門應到施工現場進行抽查,核實工程量,嚴格審查各種定額套用和取費,并要與有關合同條款詳細比對,避免高套、錯套定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正進入可持續、健康和穩定的發展軌道,基本建設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強。只要對國家年度財政支出結構稍作分析,就會發現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為使建設投資效益最大化,當前加強對基建工程的審計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全方位、高水平地為國家建設投資把好關,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還應從傳統工作模式中拓展出新的審計思路,加大推廣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力度,即事前,審計立項決策是否科學化、民主化,參與招標工作,對招標文件、合同進行審計,審計建設資金是否到位;事中,審計工程的變更是否合規,資金結算是否符合控制投資的要求;事后,審計工程是否達到預定要求并及時交付使用。●
【參考文獻】
[1] 姚天鵬.如何強化基建項目管理審計[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7.04.
[2] 周玉萍.基建工程項目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3.
[3] 郭靜.基建審計的內容及存在的問題[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7.11.
[4] 全勇.高校基建項目全程跟蹤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懷化學院學報,2007.10.
[5] 操樂勤.醫院基建項目跟蹤審計應注意的問題[J].衛生經濟研究,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