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成本核算的滯后性嚴重制約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筆者認為,我國應盡快出臺高校成本核算的具體辦法,通過進行高校成本核算制度的改革,尋求降低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現狀;對策與建議
由于教育部門的公益性,教育成本問題往往不被重視。直到近年來,教育經費緊張,個人投資教育意識加強,教育成本問題才受到普遍關注,成為高等教育的熱點問題。
學校屬于非營利的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事業單位一般是不計成本的,所以,高校的會計也不要求進行成本的核算。但是,隨著高校的辦學體制和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教育投資體制的多元化,傳統的“報賬式”會計核算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對高校會計信息處理的需求。
1998年1月1日起開始試行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將原來的“三大”會計核算要素統一規定為“五大”會計核算要素,并將原來的“收付記賬法”改為國際通用的“借貸記賬法”,并確立高校為獨立的會計主體,要求高校的會計工作應全面、完整、準確地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這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理論基礎,使高校成本的核算工作成為可能。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國際經驗,完全由政府投入顯然不可能,社會力量的介入是必然的、必要的。高校的資金來源不再單純是財政撥款,一部分經費要靠自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