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模擬實驗是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會計學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一環。本文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八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目標,以提高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效果;會計學專業
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何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縮短工作以后的“適應期”,是會計教學的重要一環,而會計模擬實驗在這一環節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明確會計模擬實驗的教學目標
會計模擬實驗的教學目標直接決定著會計模擬實驗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采用的教學手段,因此,不論是學生還是指導教師,首先應明確會計模擬實驗的教學目標。
會計模擬實驗是以企事業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會計核算及監督程序作為模擬實驗對象,用直觀、真實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報表進行會計業務模擬演練,從而使學生對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獲得直觀、全面系統的認識。因此,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鞏固及掌握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核算與監督的技能,積累初步的工作經驗和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為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盡快勝任工作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材的建設
會計模擬實驗的教材應能將學生置身于企業真實的場景中去,也就是說,會計模擬實驗的教材應以企事業單位的實際經濟業務為基礎來編寫。因此有些學校直接選擇一個企業十二月份發生的實際業務作為實驗材料,原因主要是十二月份是會計年度的最后一個月,會計循環較完整。但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經濟業務類型不全面。因為一個企業本身的經濟業務類型就不一定全面,單單一個十二月份的業務就更不一定全面了,這就無法達到讓學生理解、鞏固及掌握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目標。
會計模擬實驗的本質是模擬,是以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進行的,但并不是不作調整。為保證會計模擬實驗的效果,筆者建議實驗教材應以企業十一月份、十二月份的業務為基礎,增加一些企業缺少的經濟業務類型(這些業務必須以與企業會計實務幾乎一樣的原始憑證的形式表現出來),減少一些重復的經濟業務類型。使其業務精煉,類型齊全,能涵蓋一般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管理的全部內容。
另外,為體現會計的監督職能,在實驗資料中應設計加入一些有問題的原始憑證:如假發票、填寫不全、不正確的票據等。有的問題一目了然,有的問題比較隱秘,讓學生在實驗中自己去發現、去思考。提高其審核、監督能力。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財政部制定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基礎工作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如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作出了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這些環節是會計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現不規范、甚至混亂的地方,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規定,有助于會計人員正確掌握。因此,應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作為會計模擬實驗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突出職業技能教育
在理論教學階段,學生熟悉以文字表述的企業經濟業務,如某年某月某日收到某公司前欠貨款10萬元,學生據此做出會計分錄。學生缺乏對原始憑證的閱讀和理解。缺乏實際操作經驗。
會計模擬實驗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操作和適應能力,縮短“適應期”,因此。會計模擬實驗應突出職業技能教育,讓學生熟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在輔導中應特別注意一些細節的問題,如明確實驗要求,填寫記賬憑證的日期不能以學生實驗日期為準,也不能以某月的某一天為準,應以實驗教材提供的業務日期為準,按時間先后順序依次填寫;在登記賬簿時,指導教師有必要階段性地提醒學生分次分批地編制記賬憑證,審核無誤后,及時登賬,以免學生從第一筆經濟業務開始一直編制會計分錄至最后一筆經濟業務為止;再比如月末、年末結賬、劃線的細節等均要注意。
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與錢、財、物打交道。稍微有些貪念、私念就非常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同時,他人的一些經濟犯罪行為也會在會計工作中反映出來。因此,在實驗中要重視教導學生摒除雜念、客觀公正地對待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堅持原則,預防和制止犯罪。在實驗過程中,指導老師應隨機地增加一些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供學生討論,帶人具體的場景中去,作出必要的決策。寓教于樂,使學生在進行具體實務操作時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并且要做好: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會觸犯法律。這是高校會計專業培養學生最薄弱的一個環節。比如,在進行填制與審核憑證的模擬實驗時,可引用一些涂改、仿制原始憑證的案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又可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另外,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培養,要設計一些有問題的業務讓學生進行判斷并提出處理意見。這樣,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模擬實驗教學時學生的興趣就會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使會計模擬實驗與實踐相結合
會計作為一門實踐性、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在將理論知識向實際工作轉化時,理想的方法是讓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實習,從事具體的會計工作。但由于會計信息的機密性及實習時間較短,學生到企業很難接觸到實質性的會計工作,因此,單純到企業進行實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不到企業實習又缺少感性認識。因此。筆者認為會計模擬實驗應分兩步走:
第一步:到企業進行現場實習
先組織學生到單位進行實地觀察,請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介紹企業的行業類型、經營業務范圍,生產特點、財務制度、經營和財務狀況、納稅情況,資產、成本、費用管理辦法,定額管理情況、成本計算方法、主要經濟業務和籌資、投資等理財事項、會計核算特點,從而加強學生對財務工作的感性認識。要做到這一點,建立穩定的教學實驗基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學校可選擇一些經濟業務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好的企業集團建立長期的、有效的實驗基地,可以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
第二步:在學校進行會計模擬實驗
在指導教師的輔導下用實驗材料模擬企業實際情境進行會計核算與監督。
六、加強實驗指導教師的培養工作
要保證會計模擬實驗的效果,1.指導教師應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對新企業會計準則有透徹的了解;2.指導教師還應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熟悉會計實務,能留意到實驗中的細節問題;3.教師還要有一定的鼓動性。能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4.為保證會計模擬實驗的延續性。指導教師應建立一個合理的教師梯隊。實現傳幫帶。為實現這些要求,有必要加強實驗指導教師的培養工作,定期送教師進修,并到企業進行鍛煉。
七、加強組織管理工作
會計模擬實驗過程一般分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總結和成績評定四個階段進行,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工作側重點。
(一)實驗準備階段
根據教學計劃制定好實驗指導書、購買實驗所需資料、做實驗答案、安排輔導老師、進行實驗動員等工作。實驗準備一般是在實驗開始前一至兩周進行,實驗指導老師必須在學生開始實驗前就吃透教材,先做出標準答案,容易出錯的地方要心中有數,輔導時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將歷年比較集中的問題或較特殊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教師指導實驗時使用。
(二)實驗過程
這是整個實驗的關鍵。這個過程應是學生動手實驗、老師輔導和老師間研討相結合的過程。學生實驗過程應分為以下幾步:1.熟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熟悉實驗材料;2.建賬;3.根據審核過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4.登記賬簿;5.編制報表;6.審計報表;7.進行財務分析。
在實驗過程中,輔導老師之間要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和交流。同時,老師輔導時應注意個別輔導與集中輔導相結合。對于一些容易出錯的環節。老師要集中統一輔導,對于那些平時理論知識學得比較差的學生,實驗過程中實行個別輔導,多作示范。
(三)實驗總結和成績評定:實驗完畢,由學生寫實驗總結,并通過答辯,由實驗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平時實驗的態度、實驗作業本身及答辯情況,綜合給出實驗成績。
八、成績評定
成績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會計模擬實驗都是一套相同的材料,學生抄襲行為時有發生,控制難度較大。在成績評定時除考慮賬冊本身及平時實驗的態度外,還應增加口頭答辯環節。
答辯題目可以采用從答辯題庫隨機抽題和答辯教師命題相結合的形式。答辯前,應成立由答辯教師參加的答辯小組(每組應由三名教師組成),然后由學生從答辯題庫抽兩道題,當場回答,無需準備。兩道題回答正確后,再由答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作業提出一個問題,學生當場回答。答辯結束后,答辯組應集體議定成績,擬定評語并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