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律師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律師法》強化了律師的訴訟主體地位,通過擴大和完善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和法庭言論豁免權等權利。有效地解決了刑事訴訟中律師執業存在的會見難、閱卷難、取證難等難題,使控辯雙方趨于平等。控辯式庭審方式日趨鞏固。在日趨激烈的控辯平等對抗的條件下。公訴人要加強公訴邏輯的研究和訓練。有效應對律師法修訂后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律師法》對控方固定、審查和運用言詞證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控方重視公訴邏輯訓練
新《律師法》與刑事訴訟程序有關的內容主要集中于第33、34、35、37條的規定,通過擴大和完善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和法庭言論豁免權等權利,對刑事訴訟法典第36、37、96條及相關的司法解釋關于律師的受限制的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的規定作了重大突破,昭示了刑事訴訟向控辯平等對抗的控辯式庭審方式變革的方向。新《律師法》的實施,增強了律師的權利,使對案件的掌握,由以前的公訴人占優勢向律師傾斜。辯方權利的擴大也就是相對限制了控方的權力,徹底改變了“公訴權高于辯護權”的公訴模式。在客觀上也使審判前偵控結論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控方收集、固定和審查證據提出更高的要求。控方的職權主義色彩有所淡化,日趨于當事人化,日趨激烈的控辯對抗中要求加強控方固定、審查和運用言詞證據的能力,而這不僅要求檢察機關在宏觀上要建構適應控辯式庭審方式的現代公訴模式,在微觀上還必須要求控方重視公訴邏輯學習與訓練,積極應對法庭辯論中控辯雙方平等武裝和平等對抗帶來的新形勢。
二、在審前程序進行精心準備,搞好庭審預測
一是在偵控一體化的基礎上發揮檢察指導偵查的作用,對偵方證據進行邏輯判斷。檢察院有權從公訴的角度就同級其他偵查機關正在進行的案件作出必要的指示。二是虛心讓辯護律師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書面意見。做到兼聽則明。三是檢察機關可以進行相關的檢察改革,為控辯雙方開通證據展示交流的平臺。要建立證據展示制度。特別是要明確證據開示的雙向性原則,明確辯方負有向控方開示其自行調取的相關證據的義務,對其準備在庭審階段出示的證據必須包括在開示的證據范圍內。對于未經證據開示的證據原則上不能在法庭出示,不能搞證據突襲。
三、法庭辯論階段運用公訴邏輯把握庭審主動權
新《律師法》賦予辯方法庭言論豁免權強化了辯護律師出庭意見發表權,在法官中立的條件下控辯雙方圍繞庭審主動權的爭奪將日趨激烈,控方要及時洞悉辯方的辯點,抓住涉及案件定罪量刑的事實和證據這個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掌握庭審主動權,避免出現控方思維跟著辯方思維疲于應付的被動局面。具體對策:一是舉證要根據充足理由形成證據體系。二是嚴格遵守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和各項規則做好質證工作。三是抓住辯方破綻以駁代立。控方的思維方式是以立為主,但也不排斥以駁為輔。針對辯方對控方證據和意見的反駁,抓住其發言中的諸多邏輯矛盾以駁代立。達到反證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