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和諧社會是家政職業教育的價值目標,家政職業教育可以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重要基礎,和諧社會與家政職業教育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樹立家政職業教育的科學理念,構建科學的家政職業教育學科體系,著力興辦家政職業學歷教育,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 和諧社會 家庭生活 家政職業教育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家政職業教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家政職業教育與和諧社會的關系以及怎樣發展家政職業教育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家政職業教育
建設美好社會,實現社會和諧,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諧社會的內涵涉及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組織、個人與政府等諸多關系,涵蓋了物質、文化、精神、經濟、政治、生態和法制等方面的內容。
家政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合理、健康的生活態度與生活理念,掌握現代家庭及其成員需具備的生活知識與生活技能,并能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協調、促進家庭、社會和諧發展的專門人才的教育。家政職業教育涉及人們家庭生活及其相關事務的方方面面,其根本目的是改善并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協調、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
家政職業教育的充分發展能為社會培養大批的家政人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大批的家政人才可以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為社會改革、發展和穩定,為小康社會的實現作出重要貢獻。
家政職業教育傳播的是社會主義文明生活的新理念、新技能,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家政職業教育一方面堅持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培養人們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文化發展的需要。
家政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構建和諧家庭,協調、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礎細胞,家庭和諧,人與人之間充滿友愛與誠信,人人心情舒暢,人人充滿活力,社會安定有序,社會就會和諧發展。另外,家政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機會,對于促進就業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一定意義。可以說,家政職業教育為社會和諧提供了良好基礎。
二、發展家政職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我國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近年來有歷史性進展。溫家寶總理在主持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國家要把職業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國務院在2005年《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人力資源開發,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大舉措,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實現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家政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發展的形勢下,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家政職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1. 走出認識誤區,樹立家政職業教育的科學理念
到目前為止,關于家政職業教育,人們還存在一些錯誤的理解,認為家政職業教育僅僅是對保姆的培訓,家政職業教育培養的對象就是一般的家政服務員,認為“家政等于保姆”,也有一部分人對于家政專業產生懷疑。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國外就有家政專業,并開始授予相應的學位。在我國古代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政思想,現在已有相應的家政職業教育機構和院校開始從事家政職業教育。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發生了很大變化,急需大量的家政人才,充實到工作第一線。
在我國,家政專業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領域,涉及非常廣泛,如家政教育工作,家政管理工作,家政服務工作,家政咨詢工作,家庭生活用品及商品的開發、制造、經銷工作,服裝設計與房屋裝潢修飾工作,公共福利、社會援助、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金融保險等企事業單位的健康管理工作等。家政工作涉及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政職業教育從某種角度說是對每個家庭的教育。
2. 提供政策支持,著力進行家政職業學歷教育
隨著我國小康社會的逐步實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和農村的家庭以及相關的行業部門,都離不開家政服務。我國家政市場在不斷發展和壯大,家政行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和這一情況對應的是,目前我國家政市場高素質的家政人才匱乏,家政師資隊伍難以滿足社會需要,從而嚴重影響了家政市場的正常發展。家政市場的制高點是培養高素質的家政專門人才和家政師資隊伍,而高素質的家政專門人才和師資隊伍需要由專門的家政職業教育院校培養才能產生,因此,建立若干家政職業教育院校顯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國還沒有一所專門的家政職業教育院校,為數不多的家政專業只是設置在一般本科院校或職業學院中的某個院系,在家政人才的培養層次和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構建和諧社會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對此,國家和社會需給予充分的關注,在政策、財力、物力方面給予支持,建立家政職業教育院校,培養大量社會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3. 開展系統研究,構建科學的家政職業教育學科體系
家政學是一門方興未艾的科學,有其自身的研究領域和規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我國的家政職業教育的學科體系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西方家政學英文表述是Home Economics,兩詞直譯為家庭經濟,這樣定義似乎有些狹窄。國際家政學會1972年發布的《關于家政學定義的宣言》給家政學的定義是:家政學是為最恰當地滿足家庭成員身體方面、社會經濟方面、美的方面、文化方面、感情方面、知識方面的欲求,探討家庭生活的結構及與地域社會間關系結構的學科。我國目前家政學的表述不盡統一,有些表述和定義沒有跳出“保姆家政”的狹窄范圍。筆者認為,在當今中國,家政學的研究對象和領域應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家政學的定義和體系應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構建,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構建。可以說,家政學就是以家庭生活及與之相關的社會事務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揭示個人與家庭、家庭與社會、家庭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在提高家庭生活品質、構建和諧家庭的同時,協調和促進人與家庭、家庭與社會、家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家政專業的課程應具有特色,除了要建立家政學、家政管理學、家政教育學、家政心理學、家政理財學、家政文化學、社會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營養學、現代禮儀學等主干課程外,還要設置家庭與社會、家庭與自然、家庭生活技巧、烹飪學、生理學、保健學、美學、茶文化與茶藝學等基礎課程,當然,也要開設相關的通識課程。在家政人才培養的模式上,應采取“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在家政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上,要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需要。可以舉辦家政培訓班,培訓家政服務人員,普及家政常識;舉辦家政職業學校、家政職業學院,進行大中專學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家政人才;舉辦家政學院,進行本科、碩士、博士學歷教育,培養高素質家政師資和家政研究人才。
總之,只有樹立家政職業教育的科學理念,構建科學的家政職業教育學科體系,著力興辦家政職業教育院校,才能培養和輸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質的家政專門人才,不斷滿足社會物質文化的需要,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10.28
2 馮覺新.中國家政學的教育普及推廣任重道遠.世界教育信息[J],2007(1)
3 劉智萍,馮覺新.縱觀世界家政教育現狀,憧憬中國家政教育未來.世界教育信息[J],2006(11)
4 蘭玲.談高中等職業學院設置家政專業的必要性.遼寧高職學報[J].2004(6)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 鄧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