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業內人士期盼了多年之后,奇瑞徽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國終于有了第一家資金全部來源于本土企業的汽車金融公司。走出了第一步之后,奇瑞徽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接下來會做些什么?消費者關心的是什么?業內人士對它的前景怎么看?
在中國銀監會批準奇瑞徽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徽銀)成立的喜訊傳來幾天后,奇瑞徽銀籌備小組負責人王師榮再次召集小組工作人員開會討論和布置下一階段的工作。作為中國第一家由本土企業組建的汽車金融公司的領導者,王師榮和他的同事在接下來的六個月會更加忙碌。為了完成新公司的投建,他們除了在合肥完成大量的日常工作之外,必要時還可能前往蕪湖——奇瑞徽銀的注冊地處理相關事務。
壯志雄心進軍汽車金融
6月23日,安徽蕪湖。奇瑞網站的編輯把一篇剛剛收到的稿件添加到“奇瑞動態”欄目中。這則關于奇瑞徽銀成立的新聞并不長,但寥寥數百字中,足以見得奇瑞涉足汽車金融領域的信心。文章稱,奇瑞徽銀的成立實現了“中國汽車金融歷史性的新突破”,表明“奇瑞汽車已經從單一汽車產品業務向汽車產品、金融產品的多產品方向發展,業務逐步與國際跨國汽車集團接軌。”
制造汽車時,奇瑞懷揣著讓自己品牌的汽車走向世界的夢想。在涉足汽車金融領域時,奇瑞同樣也表現出了自主品牌的壯志雄心。它通過一組數據來印證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國目前采取貸款購車的用戶僅占10%左右,而在歐美成熟市場,這一比例達到80%以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金融在中國具有極大的業務發展空間。”
徽商銀行汽車金融部的魏先生向記者介紹說,汽車金融公司開業后的主要業務是向奇瑞汽車經銷商提供貸款服務,以及直接向奇瑞汽車的個人消費者提供汽車消費貸款。而此前,徽商銀行是不涉及向奇瑞汽車的個人消費者提供汽車信貸服務的,屆時,想要分期付款購買奇瑞汽車的消費者將可以通過奇瑞徽銀辦理汽車貸款。
向個人消費者提供汽車信貸服務,對于大眾、豐田等大企業在華成立的汽車金融公司來說順理成章,因為這些企業的大多數車型的價格都在十萬元以上。但是,對于奇瑞徽銀來說,人們卻不免心生疑慮。記者走訪發現,由于奇瑞目前的產品價格普遍較低,大多數消費者都會一次性付清全部車款,很少有消費者會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來購買奇瑞汽車。如果僅僅依靠魏先生向記者介紹的汽車貸款業務,奇瑞徽銀將如何實現盈利呢?
對于這個問題,王師榮說:“奇瑞徽銀將有獨特的業務模式。”但是具體會如何操作,新成立的汽車金融公司將如何運營,魏先生表示這些“尚處在籌備階段”。
雖然王師榮所說的“獨特”具體指的是什么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奇瑞徽銀顯然對其獨特之處寄予了厚望,其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希望能夠在兩年內實現盈利。
期待擴大業務范圍
談到奇瑞徽銀未來的發展,魏先生表現得很樂觀:“它的前景應該還是不錯的。”同時,魏先生也向記者表達了對本土汽車金融公司的期待:“我想,國家的相關政策會逐步放開,不會永遠只局限于目前的這么一點業務,到那個時候,由本土企業組建的汽車金融公司才會發展得更好。”
魏先生的這番話不無道理。1998年我國開始允許國有銀行進入汽車金融領域,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汽車金融行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發展,但中國目前采取貸款購車的用戶仍然僅占10%左右,中國消費者長期積累的消費習慣是原因之一,但汽車金融政策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汽車信貸消費發展緩慢的一個因素。
據了解,國外汽車金融公司的具體業務主要包括內部財務服務、資金管理、外部融資、產品促銷、信用服務、租賃業務、保險業務等等。而根據最新修訂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范圍遠遠不及國外的廣泛。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許祥華進一步指出:“我國相關政策規定汽車金融公司的現有業務范圍大大限制了汽車金融公司的盈利模式。”
對于由本土企業組建的奇瑞徽銀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在政策規定的現有經營范圍內,如何才能實現如籌備小組所預期的兩年內實現盈利的目標?另一方面,在汽車金融政策逐步放開的背景下,自主品牌汽車金融公司如何能夠抓住中國龐大的潛在客戶群進而有所作為呢?但不管怎么說,奇瑞徽銀的成立讓人們看到了本土汽車金融公司的希望。
奇瑞徽銀的成立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金融公司的崛起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戰略研究室綜合研究處處長寇平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