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宣布提高成品油價格,汽油單次提價幅度達到了每升0.89元-0.96元,明顯高于2006年兩次提價幅度之和為0.94元的提價幅度。
除油價上調外,2008年的諸多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進口車市場──難上3000點的慘淡股市、突發的地震、持續升值的人民幣、或將上調的汽車消費稅,不管是利空還是利好消息,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車市揪起了太多人的心。不過,關注進口車市的人們看到的則是,盡管“井噴”的現象已很難再續,但是多重因素的疊加,也沒有改變進口車市持續平穩的增長態勢。
“爸爸說了,他買得起”
6月19日傍晚,記者在天津的幾個大型加油站都看到了汽車排隊加油的場面。南開大學西門的“殼牌”加油站位于天津的繁華路段。據工作人員介紹,平時來這里加油的汽車就很多,到6月19日,這里一下又“冒出”了很多汽車。一度排到了大學西門的車隊,盡管已經影響了師生的出行,但車主們依舊“耐心”地在那里等候加油。“明天油價又上調了,今天熬夜也得加滿油,我恨不得帶兩個桶來加滿備用。”車主石小姐一臉的無奈。
記者還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來這里加油的都是國產汽車,沒有看到一輛進口品牌汽車。加油站工作人員見慣不怪:“買得起進口車的人根本不在乎這點油錢,人家不會來這排隊的。”
6月29日,記者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看到,大門口依舊停滿了各種品牌的進口車,一切似乎和往常一樣。但是,當記者走到名車苑門前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前不久停放在那里的凱迪拉克08 Escalade凱雷德不見了,銷售人員說是幾天前賣掉了。
這個時候還有人買這種大排量車?記者疑惑地走到了二樓進口車銷售廳。在這里,記者看到一家三口正在看車。夫妻年齡大概都在35歲左右,女兒是5、6歲的樣子。看著他們對汽車關注的神情,不像是來看熱鬧的,更像是經過周密思考的準購車族。記者上前與他們攀談起來,男主人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平時出門談事的時候比較多,因此想換一輛性能好、體面的汽車,進口車是他的首選。
“油價剛剛上調,買一輛經濟實用的國產或合資品牌汽車豈不更好?”記者的問題剛剛出口,女兒就快聲快語地答道:“爸爸說了,他買得起。”童言無忌,女兒直白地道出了爸爸的心聲。李先生說:“盡管油價漲了,但只多出不到1塊錢,對我影響并不大,而且人民幣也升值了,買進口車也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所以,我們想盡快選好車,過了7月份就購買。”
“消費者圖得就是高檔”
國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消費者對進口車依舊不減的消費熱情,在剛剛過去的前5個月,進口乘用車同比增長達到了81%。記者也從多家經銷商那里了解到,盡管包括進口車銷售網絡、股市、消費稅及單雙號政策等在內的多種因素,均對進口車市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但他們對目前的進口車銷售普遍持樂觀態度。
亦莊一家沃爾沃4S店的經銷商說,兩網合一是拉動進口車市增長的一個有利因素。跨國公司普遍通過其在中國合資企業的銷售網絡來進行進口車的銷售,這可以將銷售范圍直接覆蓋到二、三級市場。因此,合網銷售在保證經銷商收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了進口車的銷量。
北京華日菱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部副經理孔飛則表示出謹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盡管近段時間股市一直低迷,這只會導致消費者推遲購車計劃,而不會削減潛在消費者;而消費稅上調的說法僅在坊間盛傳,政府并沒有出臺相關政策,所以對進口車市還未產生實質性影響。
一位進口寶馬經銷商向記者表示,即便出現消費稅上調的情況,按照往常的經驗,調整后的一兩個月內,價格上漲對消費者購車影響并不是很大。比如一輛寶馬740Li,目前的價格是125萬,成交價大概在119萬左右,假設7月份調整到135萬,經銷商在125萬的價位也會賣,因為初期肯定是賣庫存車的,而庫存車成本是未受影響的。
孔飛對即將付諸實施的單雙號政策則是津津樂道,他說:“我認為單雙號政策不僅不會抑制進口車消費,反而會刺激有實力的消費者購買第二輛汽車,這種情況在我們店內已經開始出現了。”
此外,孔飛還表示,油價的上調并未使小排量進口車出現明顯的熱銷局面,這和進口車消費群體具有較強的購買力有關,“畢竟,選購進口車的消費者圖得就是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