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當地時間6月17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舉行。此前一天,中美兩國簽署了總價136億美元的貿易合同,其中,有22億美元涉及中國從美國三大汽車企業進口約8.15萬輛汽車。這一事件迅速成為6月下旬國內汽車界的熱門話題。
6月26日,關于此次的汽車進口合同記者試圖采訪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宏祥,他的秘書張凡對記者說:“丁總剛從美國回來,最近幾天特別忙,所以采訪的事情可能有些困難。”顯然,在克萊斯勒獲得大合同之后,作為Jeep品牌全權代理的中進汽貿方面的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地在進行中。而通用和福特方面的相關工作也已啟動。
“合同已經生效”
“新簽的合同將持續到2012年,并且已經生效了。”福特中國副總裁許國禎告訴記者,“除零部件之外,未來幾年,福特將向中國進口超過3萬輛整車。”
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通用所簽訂的合同涉及金額達到10億美元。克萊斯勒也分得了4億美元大單并且不涉及零部件,以Jeep整車為主。以此推算克萊斯勒的整車進口數量應該在1.5萬輛左右,而通用拿到的進口額度應該在3.5萬輛上下。
根據記者調查,在2006年福特和中國所簽訂的為期兩年的合同已經到期,這份合同涉及福特翼虎和林肯領航員兩個車型共計6000輛車。今年2月,成都一家福特經銷商——萬星福特的這兩種車型已經售罄。這種情況無疑表明,福特方面簽訂新的合同是肯定要在年內進行的。克萊斯勒方面,丁宏祥日前曾表示,今年前半年包括指南者、牧馬人在內的Jeep全系車型銷售大幅攀升、供不應求。顯然,克萊斯勒也有增加進口的需求。而進一步擴大通用進口車尤其是凱迪拉克品牌在國內的影響早已是中美雙方的共識。
戰略經濟對話開與不開,今年新的貿易合同肯定是要再簽。這種說法得到了許國禎的肯定。
審批加速 選擇更豐富
“雖然進口配額取消了,但大宗汽車進口的審批流程復雜、牽涉很多,”許國禎接著說,“這一次簽訂的汽車進口合同作為中美貿易大協議的一部分,國家提供了不少支持,整個審批流程加快不少。”
許國禎并不諱言這次的136億進口合同是中美平衡貿易逆差的一種操作,他說:“商務部是整體牽頭,具體操作還是由相關企業自己來做,政府和企業同唱一臺戲。”
福特進口車和長安福特是并網銷售的,據記者調查,一些4S店里的進口車銷售狀況還不錯。許國禎認為,進口車部分滿足的是細分、小眾市場的需求,但同時也能補全福特產品線,使消費者對福特有更全面的認識。“福特從2004年開始在中國生產轎車,今年年底新一代嘉年華也將落戶長安福特,而福特進口車是對國產車型的重要補充。”他向記者強調,“新合同還將把尚未在中國出現的、全新的福特車型引進來。”
對通用和克萊斯勒來說,進口車同樣對樹立企業完整的形象,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有重要意義。無論是通用的凱迪拉克,還是克萊斯勒的Jeep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都是其國產車型不能替代的。事實上據通用中國公關部張蔚提供的資料,過去11年僅通用就向中國出口了42億美元的整車和其他部件。這一次的合同,只是以往的延續。
“國內生產的車型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進口車是重要的補充。”許國禎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