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俄羅斯政府啟動汽車認證新標準,進一步提高了進口門檻。加上前不久俄最大組裝伙伴全面停止組裝中國汽車的業務,中國汽車在俄份額下滑之勢恐難以控制,曾經叱詫俄市場的中國汽車難挽雄風。
俄逐步提高進口門檻
7月1日俄羅斯政府正式施行新的認證標準。在這之前的1月1日確立了進口汽車達到歐Ⅲ排放標準,俄羅斯對于本國汽車進口門檻的提高,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據日內瓦協議俄羅斯管理機構負責人布加喬夫解釋,俄羅斯對實行新的認證要求設定兩個啟動時間。第一個啟動時間是從2008年7月1日起,對辦理新的車輛認證實行新的要求;第二個啟動時間是從2010年1月1日起,對過去已經取得認證的車輛實行新的認證要求,并且進口車環保標準不應低于歐Ⅳ排放水平。
今年起,轎車檢測項目從3項增加到10項,卡車從2項增加到9項。在滿洲里口岸,近期曾有近百輛達不到俄羅斯歐Ⅲ標準的整車被退回。今年1季度,滿洲里口岸查驗向俄羅斯出口的整車1316輛,同比下降57%,貿易額2134萬美元,同比下降43%。近日,俄羅斯又進一步將汽車檢測項目增加到105項。最終,從7月1日開始,俄羅斯將實施新的進口汽車產品認證體系,認證項目至少有55項。以前,中國客車和載重汽車以小批量(在150輛以下)形式出口俄羅斯市場,俄方在質量檢驗證書發放上可給予手續簡化的優惠。但今年新計劃實施后,中國汽車需要通過全部的質量檢測程序,這將導致本來就受俄歐Ⅲ進口標準影響的中國汽車,在俄羅斯更加艱難。
企業停產中國車 雪上加霜
中國在俄羅斯最大的組裝伙伴阿夫塔托爾公司先是在4月停止組裝中國自主品牌轎車,近日又開始停止與中國一家公司的輕卡組裝業務。6月30日,已全面停止組裝中國汽車。
對此,阿夫塔托爾公司表示,停止組裝是因為俄羅斯實施了歐Ⅲ排放標準。
但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阿夫塔托爾全面停止組裝中國汽車是為了緩解與相關部門的關系,為自己爭取利益。原因在于,此前俄羅斯汽車制造商聯合會要求取消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阿夫塔托爾公司享受的有關組裝件進口零關稅的優惠,以使其停止不正當競爭。2008年,阿夫塔托爾公司組裝配額減少,更注重生產組裝利潤更大的寶馬、悍馬等豪華車。
市場份額下滑嚴重
據俄羅斯歐洲貿易協會汽車制造商委員會統計,今年前5個月俄羅斯市場外國品牌汽車的銷售量繼續突飛猛進,比上年同期增長48%,達到855472輛。
占據首位的雪佛蘭(包括俄國內組裝)銷售103735輛,占外國車市場份額12.12%;第二位是現代,銷售84745輛,占9.91%;第三位是福特,銷售78396輛,占9.16%。與俄羅斯外國汽車銷售急速增長相反,中國汽車整體銷售數量今年以來一直呈現下滑趨勢,5個月銷售總量為18353輛,市場份額由去年的3%退到2%。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奇瑞汽車在俄銷售江河日下,其他如一汽、哈飛汽車也呈下降趨勢。今年1季度奇瑞排名從去年的12位降到第17位,銷售同比下降19%;4月份降到第18位,銷售同比下降29%;5月份繼續降到第20位,銷售同比下降40%。今年前5個月,中國的比亞迪銷售同比增長4倍,但只有2265輛,長城也大幅度增長120%,達4512輛,后起之秀力帆銷售1500輛,但三家數量之總和只有8000多輛,對市場影響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