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中國重汽上市后,香港和內地股票市場的大環境不是很好,從持續數年的大牛市變成了現在的震蕩調整期。許多股票都下滑得很厲害,不少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都跌了。中國重汽也隨大市而行,盡管跌落到現在的10港元不到,但其表現也不算太弱。
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得知,最近中國重汽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壓力很大,很是不安。
是馬純濟做錯了什么事情嗎?不是。是中國重汽產品出了問題還是市場銷量不好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重汽銷量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其中4月和5的單月產量都達到了1.5萬輛,這已經是中國重汽的產能極限。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中國重汽仍然牢牢地占據著重卡市場第一的寶座。全年出口2.5萬輛的計劃,現在看來也沒有什么問題。
那讓馬純濟如此不安的究竟是什么呢?
幾經打聽,原來去年11月底中國重汽在香港實現成功上市,融資90億港元,上市時的招股價是12.88港元每股,后來回落到6月3日的每股9.82港元,而最低時僅為6.62港元,不少在香港股市上購買中國重汽股份的股民被套牢。
股民被套的消息和其他一些言語傳到馬純濟的耳朵里,這名耿直的山東漢子心里立刻不安起來。中國重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集團的許多人都知道馬純濟這些天來壓力一直很大。
馬純濟,今年55歲,山東章丘人,做事果斷,一向一諾千金,說話算話,極具親和力,大家都愛叫他“馬書記”。
“態度決定一切”、“困難越多希望越大”,很多中國重汽的員工都佩服馬純濟的堅強毅力。
當然,殘酷的市場競爭更不會讓他們敬愛的馬書記屈服,當年帶領中國重汽扭虧的那段時間里,以及后來與濰柴分家的那段日子里,馬純濟都能坦然應對,但資本市場上的壓力卻是他以前所未曾體驗過的。
雖然馬純濟不太懂得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的買賣與炒作,但作為上市公司的當家人,他尋求如何讓股民解套。“購買中國重汽股票的股民是對我公司的信任和支持啊,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失望?!瘪R純濟說。
按照馬純濟當初的想法,去香港上市的目的不是簡單為了融資,而是為了規范企業制度,接觸國際資本,健全企業治理結構,為中國重汽的國際化助力。
實際上,中國重汽上市后,香港和內地股票市場的大環境不是很好,從持續數年的大牛市變成了現在的震蕩調整期。許多股票都下滑得很厲害,不少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都跌了。中國重汽也隨大市而行,盡管跌落到現在的10港元不到,但其表現也不算太弱。
一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其實有經驗的投資者,從中國重汽的最低價位6元多,稍加補倉,不斷降低持倉成本,是不會被套牢的。
然而馬純濟沒有想過這些,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如何在合法、合乎規則的情況下,把股價做上去,超過12.88港元/股的招股價。作為一名負責任的企業管理者,不僅要對國資委負責,也要對投資者負責,讓投資者分享中國重汽快速發展帶來的快樂。這是壓力也是責任。
7月1日國Ⅲ排放的大限就要來臨,投資者也沒法看清國Ⅲ排放標準的實施能給商用車市場,尤其是給中國重汽帶來什么影響,但馬純濟已經做好了準備。據悉,從50多款滿足國Ⅲ排放標準的產品,到謀劃擴充產能,再到牽手國內知名專用車企業,馬純濟打算借此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馬純濟最近打算收購別的企業,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榜R書記不滿足于只做國內市場的老大,中國重汽要發揮其行業帶頭作用,做世界級的重卡企業,與沃爾沃、奔馳等一較高下。”
“惟一的方法就是做強做大中國重汽,讓股民看到中國重汽的實力,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一位接近馬純濟的人士透露說,“消除投資者的疑慮,重拾投資者的信心,為股東帶來應有的回報,這就是馬書記最近要做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