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瞼袋是由于下瞼皮膚松弛,眶內脂肪膨出,眼輪匝肌肥厚或松弛導致的下瞼局部膨隆下垂。目前,下瞼袋整形術分為三種:即眼輪匝肌皮瓣法、皮下分離法、結膜入路法。自2005年7月~2008年1月, 我們對于下瞼袋隆起位于中下1/3無需切除皮膚的中青年就醫(yī)者,采用結膜入路法下瞼袋整形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共197例患者(368側瞼袋)均為下瞼袋隆起位于中下1/3無需切除皮膚的中青年就醫(yī)者(經(jīng)檢查無結膜炎等其他眼疾)。男性26例,女性171(316側瞼袋),年齡21~48歲,平均35歲。其中4例患者曾有下眼瞼外傷史,11例患者曾行瞼袋整形術,但瞼袋處皮膚不平整,特別是靠近眶下緣處,仍有隆起。術后隨訪3~6個月。
2方法
術前仔細觀察患者下瞼疝出脂肪的分布情況并拍照存檔。術前1天患者口服抗生素并滴抗生素眼藥水,眼科檢查視力并做常規(guī)檢查。治療中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1%丁卡因結膜表面麻醉,翻轉下瞼,1%利多卡因下穹窿結膜下浸潤麻醉后,距瞼板緣0.2~0.3cm處切開結膜0.3~0.5cm,用蚊式血管鉗分離,切開結膜中部,打開眶隔, 依次暴露,去除內、中、外眶隔脂肪,根據(jù)疝出情況確定去除量。仔細止血,切口可不縫合,術畢包扎。術后立即用冰袋冷敷30~60min,囑患者注意休息、勿劇烈活動、避免過分牽拉下瞼,口服抗生素3~5天和滴抗生素眼藥水。
3結果
術后患者可出現(xiàn)短暫的眼花,有患者出現(xiàn)復視,休息1h左右即可恢復正常。部分患者可有下眼瞼輕度水腫,1~3天后恢復正常,傷口7天左右愈合。197例中,有17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出血5例,術后7天發(fā)生不名原因的雙下瞼輕度水腫4例,結膜傷口出血性肉芽2例,雙下瞼外側脂肪去除量不足3例,內側脂肪去除欠對稱3例。并發(fā)癥經(jīng)對癥處理無后遺癥,隨訪6個月,患者滿意。所有患者瞼袋均得到平復,且不損傷下瞼提肌。患者術區(qū)正側位弧度單一流暢,靜態(tài)和動態(tài)時,與鄰近組織和諧、自然。瞼袋與眶下區(qū)皮膚自然過渡,沒有不平坦的現(xiàn)象。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
4討論
4.1 下瞼袋的成因與臨床分型:瞼袋成因有多種,先天性瞼袋主要是由于眶內脂肪球過多或眼輪匝肌肥厚而造成,多與遺傳因素有關,常見于年輕人。中老年人的瞼袋是由于眶隔筋膜的松弛、變薄、張力減小,眼輪匝肌及皮膚的松弛,造成眶內脂肪的膨出而形成。眼輪匝肌下脂肪墊肥大或局部組織的松弛使該脂肪墊突出也可形成瞼袋。
4.2 對于單純脂肪膨出型患者,其下瞼皮膚、肌肉不松弛、無明顯的皺紋。采用內路結膜入路法,中青年就醫(yī)者或要求行此術式的老年就醫(yī)者愿意接受,且對效果多表示滿意。眶內脂肪的摘除量:對于眶內脂肪過多甚或膨出者,若眶內脂肪未加摘除或摘除量不足,則影響手術效果;但如切除過多,或無需切除而作切除,則可造成術后下瞼凹陷畸形及眼球位置移位。眶內脂肪如需摘除者其摘除量可依以下情況定:①一般以指輕壓眼球,如見眶內脂肪突出眶外,此突出量即為需摘除的量;②根據(jù)眶內脂肪球膨出的部位而作摘除;③對于伴有肥大眼輪匝肌下脂肪墊的瞼袋患者,也應摘除,否則也會影響手術效果。
4.3 術中注意事項:尹力等[1]報道經(jīng)皮膚和經(jīng)結膜入路瞼袋整形術眼心反射發(fā)生率為13.16%和19.05%。所以,術中動作要輕柔“手、眼和腳(指腳踏開關)”協(xié)調配合,以盡量減少損傷周圍正常組織和避免眼心反射的發(fā)生;眶隔脂肪富含血管,有術后出血和視力喪失的報道[2]。本組病例中,有5例發(fā)生術后出血,因此要求術中嚴密封閉血管,術后要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降低出血的可能性;眶隔脂肪去除的多少直接影響術后恢復的效果,本組有3例雙下瞼外側脂肪去除不足,3例內側脂肪去除欠對稱,因此要求術中反復查看去除的脂肪量與術前的估計是否一致,同時對比去除脂肪后雙下瞼是否對稱等。
4.4心理分析:要求此類手術的就醫(yī)者,具有敢為性、懷疑性人格,因此,要求手術醫(yī)師高度重視患者的心理,掌握心理診斷和輔導的基本技能。本組資料顯示,不同年齡段的就醫(yī)者有不同的需求,21~39歲者,多為工作、婚姻而手術,希望通過“無痕、微創(chuàng)”的手術使自己更美、更自信,期望值最高;40~48歲者,工作、生活比較穩(wěn)定,多因追求更年輕、更精神而手術,要求比較理性,期望術后明顯改善。因此,術前要詳細詢問、觀察,做好就醫(yī)者心理狀態(tài)和美學條件的評估,以便選擇合適術式與正確設計,做出預后判斷。同時與就醫(yī)者反復溝通,在術前期望值和術后滿意度方面達到默契與共識。正確篩查適應證、嚴密規(guī)范各類醫(yī)療文書,杜絕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經(jīng)結膜入路瞼袋整形術,與經(jīng)皮膚切口手術相比有微創(chuàng)、出血少、視野清楚、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值得推廣應用,但這種治療對技術的要求相當高,在推廣應用過程中應重視人員的培訓和操作經(jīng)驗的交流與積累。
[參考文獻]
[1]尹 力,于加平,蔡茂季,等.兩種入路眼袋整復術中發(fā)生的眼心反射[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5,14(1):52-53.
[2]薛秋萍.眼袋矯治術后視力喪失1例[J].臨床眼科雜志,2004,12(6):544.
[收稿日期]2008-02-25[修回日期]2008-05-29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