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難免受傷
現(xiàn)代奧運更高、更快、更強的口號,指導著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但如果為了挑戰(zhàn)身體極限,去追求輝煌的瞬間,運動員們像久經(jīng)沙場的戰(zhàn)士,在沒有硝煙處搏殺,讓每一寸肌膚,每一處關(guān)節(jié),每一塊肌肉,每一節(jié)骨骼,都纏上繃帶……就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初衷。
我無法想象二位舉重運動員沖擊紀錄時,聽見自己胳膊斷裂的聲音;也無法想象一位跳水皇后在入水剎那,是為觀眾的驚呼贊美感到欣慰,還是為自己纏著繃帶的手腕而咬緊牙關(guān)——就好像我無法去感受,劉翔起跑的瞬間,身體傳來的,是怎樣的疼痛,更難以去體會,現(xiàn)場近十萬名觀眾熱血澎湃壯志驕陽的那一刻,離開跑道的他的心中,是怎樣的疼痛。
我們拼搏、堅持、忍耐,發(fā)明了奧林匹克,難道不是為了現(xiàn)實中活得更美好嗎?一位41歲的女游泳運動員可以每年花費60多萬美金,聘請十位教練來訓練,她的肩部動過一次大手術(shù),膝蓋則動過5次手術(shù)。她贏得了獎牌,有理由驕傲,但是,這種快樂是不是來得沉重了些?
我不認為劉翔退賽是個偉大的決定,也沒有任何遺憾和惋惜。
他是一個運動員,因為天分和勤奮的成績,讓我們關(guān)注到了田徑,他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他沒有什么個人時間,他愛唱歌,他很努力,他掙了很多錢,他給災區(qū)捐了300萬,他有舊傷,他傷病嚴重了,他太疼,他退出了比賽,他還有未來。
我知道,在路上,難免受傷。他付出過,也得到過。他有權(quán)力選擇退出,也注定要去承受。只希望,無數(shù)個他與她,身體不要再為了變異的拼搏精神而受傷,并且不要在我們一再視而不見忽略不計的輕蔑中、猜測中、謠言中……身心俱傷。
——專欄作家暴暴藍
“這只是一次比賽”
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命運卻兩次和埃蒙斯開了悲壯的玩笑:美國運動員埃蒙斯最后一槍只要6.7環(huán)即可奪金,但他只得4.4環(huán)——像上屆奧運會他最后一槍把子彈打到別人的靶子上那樣,整個世界都不相信。
但人們看到,埃蒙斯依然保持著優(yōu)雅的風度,主動與冠軍邱健擁抱,向邱健表示祝賀。這一刻,誰不感受到埃蒙斯胸懷的博大,體會到奧運精神被詮釋得無比溫情?是的,失利不等同于失態(tài),保持優(yōu)雅的失利者更值得尊敬。
賽后,埃蒙斯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淡淡地說:這只是一次比賽,這就是體育。
體育本來就是遺憾的藝術(shù)。埃蒙斯的兩次遺憾讓人動容,但值得肅然起敬的是,埃蒙斯以他的優(yōu)雅和雍容,彌合了遺憾,張揚了奧運精神,就此而言,他同樣贏得了金牌——奧林匹克精神的金牌。
——媒體從業(yè)者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