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戰爭》
特約撰稿人:周立劉永好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9月
在經歷了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高之后,人們陡然發現,真正可怕的還是糧食緊缺帶給人們的恐慌,糧食危機正在局部發生并呈現出蔓延趨勢……
缺糧
60天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7年提出警告,指全球糧食存量處于25年來最低水平。美林證券的報告也指出,小麥、稻米及玉米等谷物的全球庫存只夠滿足60天的需求。
36個國家
聯合國糧農組織(FAQ)警告谷物價格的漲幅已令貧窮國家難以負擔,2008年上半年全球有36個國家正面臨糧食危機,主要是在非洲、南亞和中美洲。該機構舉例稱,自2007年初以來,阿富汗國內的小麥價格已上漲了67%,購買面包和糧食的開支已經占了一個普通阿富汗家庭日常開支的45%。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蘇丹的工作人員喬納茲稱,用于糧食援助的經費大幅增長,該機構可能被迫考慮減少援助人數或援助數量。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食品價格上漲,不少家庭把每日三餐減為一餐,還有一些家庭每日僅攝入一餐主食。
2.5萬人
即使在價格尚未暴漲和供需矛盾尚未突出的情況下,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統計,全球死于饑餓以及與饑餓相關病癥的民眾每年超過2.5萬人。
糧食是經濟的命脈,俗話說“家里有糧,心中不慌”,人們只有在滿足了對食物的需求之后,才能從事其他各項活動。現在的糧食危機,是一場富國通過不合理的“國際規則”,向窮國轉嫁經濟危機的財富掠奪。它不是流血的戰爭,但結果可能比流血更殘酷。
在世界糧價上漲的浪潮還暫時看不到回頭跡象的時候,在這場糧食戰爭繼續硝煙彌漫的時候,糧食安全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其中有8億農民的農業大國來說,糧食安全問題意義尤為重要!
(《糧食戰爭》(英)
拉吉·帕特爾(Raj Patel)(英)著
郭國璽程劍峰譯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2008年9月
近年來,國際糧食市場風起云涌,糧食價格在總體高企的形勢下,個別作物的價格卻忽高忽低,令人費解。這是市場力量作用的結果嗎?在糧食大戰中,讓我們理解的東西太多,我們發現為什么亞洲和非洲會發生饑荒,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地方有流行性的農民自殺事件?為什么我們對我們所吃的食物成分一無所知?如此種種,您都可以在本書中得到答案。
《石油大博弈:追逐石油,金錢與權力的斗爭》(上/下)
丹尼爾·耶金(美)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8年8月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國發展強大的首要戰略問題。尤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誰掌握了石油誰就主宰了世界!本書是對石油歷史的一個全景式的掃描——對財富與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在石油周圍。這種爭奪動搖了世界的經濟、支配了戰爭的結果并且改變了人和國家的命運。本書的角色眾多,從石油投機商、市井無賴到石油巨頭,從溫斯頓-丘吉爾、伊本·沙特到喬治·布什和薩達姆·侯賽因。作為一部關于石油的權威性作品和理解我們這個世紀的文獻性作品,《石油大博弈》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義非凡的經典作品。
《為什么我們的錢變薄了》
莫瑞·羅斯巴德 (美)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08年9月
美國金融危機的陰影籠罩在整個世界的上空,在人們紛紛談論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同時推出這本有關通貨膨脹的書仿佛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事物沉淀后的思索方能得出真諦。在經濟復雜動蕩的今天,誰能在通脹中受益?誰在受損?為什么全球貨幣危機和經濟危機接連不斷?如果再次遭遇通貨膨脹,我們該如何擺脫?此書得到經濟學家巴曙松、易憲容、向松祚和鄭潤祥的專文推薦。
《華爾街幽靈》
阿瑟·L·辛普森著張志浩關磊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
1997年,美國著名的“期貨雜志”交易論壇上有一位自稱“幽靈”的神秘交易大師,他把30年成功交易的經驗,歸納為3個規則,交與助理阿瑟·L·辛普森通過對話交流的形式,毫無保留地公開了自己成功交易的秘訣和方法體系,迅速成為“期貨雜志”交易論壇上的超級大熱門。
閱讀這本來自幽靈的經典書籍,你的投資交易將重新開始,并走向令你無法想象的坦途。
《自慢——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何飛鵬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這是一部樸實而好看的書,樸實地表述了職場中鮮活的例子和細致的道理,這些道理幫助讀者的思考與行動回歸做人做事的“基本面”、“簡單定律”和基本品質,一句句大白話讓人讀來震撼。不僅讓大學生、職場新人受益匪淺,甚至能讓很多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深刻自省,為什么同樣的領域、同樣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會收獲不同的成果與回報,這本書能讓你找到答案。
《向頂尖CEO學領導力》
美《商業周刊》著顧潔譯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本書向您講述了14位商界奇才略帶傳奇性的商業故事。介紹的企業領導人都曾經面臨過難以逾越的挑戰。從創始人比爾·蓋茨那里接過接力棒的鮑爾默如何重新歸整企業文化,寶潔公司的阿蘭·雷夫利如何將企業打造成龍頭。這將是一本令您欲罷不能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