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對生存下來的企業致敬,你先別管他具體的業績如何,現在這個市場格局,還能在這個市場當中謀一份領地,堅決不倒紅旗,不撤退已經殊為不容易。
愛立信、阿爾卡特敗的時候,國內同行沒感覺,NEC等日本企業全部失敗的時候,國內業界更沒感覺。現在摩托羅拉敗了,作何感想呢?移動通信終端的鼻祖之一在這個市場上輸的一塌糊涂。
手機市場到底怎么了?四年前,我聽朋友們說手機市場不景氣,是這么說的:除了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三星、索愛、LG之外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三年前就變了:除了諾基亞、索愛、摩托羅拉日子都不好過。去年,變成了:除了諾基亞和索愛。今年?已經沒有例外了。
必須對生存下來的企業致敬,你先別管他具體的業績如何,現在這個市場格局,還能在這個市場當中謀一份領地,堅決不倒紅旗,不撤退已經殊為不容易。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準備今年還推出那么多少款手機,還準備請哪個明星來代言,你一定得立正脫帽,如果他速度夠快,你或許馬上就要向他默哀。
肯定有人罵“鼠目寸光”。但是,你先給我一個例外。某家國內手機市場的黑馬,黑馬的成色很足,但是敗退的速度也非常快。
一位骨灰級的渠道商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當年愛立信倒下的時候,它的份額很快就被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給拿走了,而后來阿爾卡特倒的時候,繼續是諾基亞、西門子繼承份額。而當三洋、東芝退的時候,是日本的NEC拿下了份額。但是這些份額繼承者往往都很快倒下。
按照這樣一個說法,那么現在摩托羅拉兵敗如山倒,那么誰會從它的身上站起來,然后又倒下去?我們看看誰的份額忽然增長?
德信無線的創始人董德福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現在這個市場,你份額越大,風險也就越大。10款手機賺錢不是本事,關鍵是你不要有一款手機賠錢,一款手機賠錢,身家性命也就進去了。
的確是有些夸張,的確是有例外。我知道南方的某位老板就玩得聰明,手機生產線全撤了,有訂單就去其他的工廠加工,然后貼牌銷售。能賣多少是多少,一款產品的成本以30萬為限,絕對不多做。
研發?3G?TD?遙不可及!“那是富人們的事。”此君多次跟我這么說。其實他的產業不小,礦業投資一項就可以讓他穩坐在富豪榜上。
兩年前,有人當著我面說這位老板是搞投機的,但是今天,搞投機的人還在,搞投資的人已經撤了。生意場上能生財但是不能生存的故事從來就不是什么意外。
生意是生意,說到底,這樣下去手機企業里哪個能夠屹立不倒呢。說沒有例外是非常夸張的,但是要讓你真的選一個例外出來,或許也是真的很難。一個月前,有人告訴我蘋果,蘋果的確是個例外,它是真正的例外。問題就在于,這樣的公司是不具有效仿和借鑒的意義的。
到目前為止,摩托羅拉一直在按照卡爾伊坎既定的思路在走,雖然他沒能贏得董事會的戰爭,但是從現在的發展來看他贏得非常徹底,他要詹德走人,他希望摩托羅拉分拆。現在無一不實現了。那么,摩托羅拉在手機市場上還會有作為嗎?
有人一定要非常理性地來說明摩托羅拉還有救,絕對不像外界想的那么悲觀,后來我知道,他本人至少在摩托羅拉工作了10年以上。他告訴我,摩托羅拉這樣的公司拆了賣都應該是很值錢的,這也一樣是伊坎的思路。
有人說印度公司想買摩托羅拉,我覺得可能性有但也不大。之前還有人說,中興想買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我覺得怎么都不靠譜,要知道TCL深圳總部大樓離中興非常得近,侯為貴要買個摩托羅拉就沒有問一下李東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