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綜合信息服務商全面轉型,運營商們要拓展的業務還很多,更重要的是,它們需要完成服務角色的意識轉變。
11月18日,法國電信集團旗下的企業電信服務機構OBS(Orange Bussiness Services)和聯想集團一起宣布,將由OBS為聯想全球提供業務加速服務,以加強聯想位于全球13個國家的銷售團隊的通訊能力。
這是一套完整的商業服務方案,根據OBS的現場演示和聯想的計劃,它能透過一個優化的全球網絡架構,改善網絡管理以及加強可視性。聯想集團的全球基礎架構服務總監Lynn Z Lin認為,對于一個跨國公司,聯想已經到了引入業務加速服務以求增加網絡控制力和提高服務質量的時候了。雙方已經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來構架這樣的網絡基礎架構。比如一個普通5兆的文件,從舊金山通過網絡傳輸到北京,正常情況下需要2分鐘以上,在優化功能啟動后這一時間將大大縮短。
OBS已經不止一次地為企業級大客戶提供諸如此類的服務。作為集團龐大架構中的一個子集,法國電信對OBS的重視程度不亞于對原有的基礎通訊設施服務支持力度。在2005年6月,法國電信推出了NExT策略,這一策略又名電信服務新體驗,以加強集團轉型為整合運營商的目標,并希望將集團打造為歐洲新型電信服務供應商的先驅,在這一思路指引下,2006年Orange正式成為法國電信提供互聯網、電視以及移動通訊服務的單一品牌,而OBS則是Orange提供商業通信服務的主要品牌。
借助法國電信在全世界的基礎網絡,OBS的業務開展得異常順利。從那時候開始至今,在通信網絡的咨詢和管理領域,已經累積了超過200家跨國企業客戶和全球15000多個管理優化裝置。它提供的服務并不止于此,還包括交換虛擬網絡、全球技術支持等。這些服務在中國并不鮮見,但不同之處在于,這樣的服務往往不是由運營商來提供,而是中小型的IT服務公司分食了市場。
不妨將這視作世界性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成功范本。在中國電信數年前正式有這一提法之后,圍繞消費級市場的轉型話題就一直未曾間斷,最新的消息是,將各種上網應用一號“打盡”的“天翼”移動業務即將出現在中國電信推出的手機上,帶動著使用這一業務的手機也被稱為是“互聯網手機”。而關于網絡的融合、制式的發展,也一直未有消停。
但轉型的需求應該遠遠不止于此。目前的電信運營商中,如果談及B2B業務,中國電信有“商務領航”品牌,中國移動有“政信通”套餐,但對企業級市場并無強勢的信息化服務方案應對,曾有評比數據顯示,運營商的收益中,來自企業客戶的收益大概占30%左右,并且主要仍然以基礎的網絡業務為來源,增值業務的空間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需求。
專研無線營銷理論的朱海松在他的《手機媒體:手機媒介化的商業應思維與原理》一書中說:“中國移動的戰略重點正在從個人服務向集團客戶服務邁進,行業應用成為中國移動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這將有力地推動企業移動信息化。”從這個意義而言,合并鐵通,對新移動來說,最大的意義就在于為企業客戶提供固定、移動融合業務,這比單獨提供移動業務更具有戰略意義,它將進一步降低成本,并在建筑物內提供更好的覆蓋。
盡管運營商們實際上都有自己的為信息化服務的子公司,但大多數時候,這些經驗只被用來為集團內部服務,而較少提供大規模的商務服務。但步入全業務運營時代之后,面臨著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原材料價格上升、消費級市場增長空間受限等諸多限制因素的同時,也許開啟新思路、大舉進軍企業級市場將會成為它們的首選目標。要拓展的業務還很多,更重要的是,它們需要完成服務角色的意識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