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發明展智力大比拼
如果你困于花粉過敏,如果你懶于鋪床,或者你僅僅想知道網絡另一頭的聊天對象是男是女……你也許可以在世界最大規模的發明展上找到解決方案。從厚重的機械裝置,到構思巧妙的小發明,漫步在第36屆國際發明展會場上,人們仿佛在進行一次智力和創意的大沖浪。
“懶人床”按一下按鈕床單自動鋪平
如何“偷懶”是許多發明的創意動力。“懶人床”的發明者是意大利人恩里科·貝魯蒂。他在床的兩側設置了兩根金屬桿,床單通過兩個夾子與金屬桿相連。只需摁一下按鈕,夾子便在金屬桿上滑動,床單即平滑地鋪開。一旦床單完全鋪平,金屬桿自動降低收起。貝魯蒂說,這一創意主要考慮到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服務,但他也承認,部分原因是“我自己有點懶”。他說,無論一開始床有多亂,被褥有多厚,這一裝置一運行,保證床上整潔如新。
人工鼻毛“U”型金屬卷阻擋污染物
醫療方面的發明一向是發明展的主角,此屆展會也不例外。會注射的機器人、超聲波檢測胃潰瘍……其中“簡單”卻頗有妙用的發明是人工鼻毛。說是“鼻毛”,其實是用一個“U”型金屬絲卷上類似煙斗通條的小玩意兒。把它置于鼻端,就能起到阻擋花粉和灰塵的作用。
來自美國的發明者孫更生(音譯)說,大多數人的鼻毛不夠濃密,這種人工鼻毛能幫助人們防止吸入引起過敏的花粉和污染物顆粒。
他說,這一創意源于有嚴重過敏癥但不愛服用抗過敏藥的妻子,“這戴上去很舒服,價格低廉”。
孫更生說,人工鼻毛還能注入胰島素等藥品,這樣人們就能通過鼻黏膜吸收,而無需打針注射。
性別識別器幫你判斷網聊對象是男是女
一種郵件分析器則能幫你判斷,網絡另一頭跟你,聊得熱火朝天的人究竟是男是女。發明者、馬來西亞一名大學教授戴安·昌李梅(音譯)說,這套軟件通過分析聊天中的用詞、感嘆號和情緒變化等,判斷聊天者的性別。昌李梅說,女人說話比男人更有表現力,這是她這—發明的“理論基礎”。
別怕異想天開科幻也會成真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一個想法最初聽起來并不荒謬,那么就不要對它寄予太大希望了。”事實上,人類社會就是靠無數奇思妙想一步步推進的。權威物理學家、紐約城市大學的達夫嘉久教授在新書《關于不可能的物理學》中認為,隱身術、心靈傳輸、對話外星人這些在科幻作品中反復出現的主題,在未來同樣有可能成真,只是幾率大小、時間快慢的問題。
心靈傳輸
實際上,某種形式的“心靈傳輸”已經實現,依靠被稱為“量子隱形傳輸”的特殊現象,物理學家把一個光子移動到了89英里之外。從物理學角度,可以這樣描述這一過程:先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傳送到接收地點,接收者依據這些信息,選取與構成原,物完全相同的基本單元(如:原子),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復制品。達夫嘉久教授說:“你不是把光子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因為你是把它摧毀然后再在另一個地方復制重組,在另一端的是攜帶原物質全部信息的克隆體。”按照這一原理,人類想隨心所欲、無影無蹤地“移形換位”恐怕還要等上幾百年。畢竟,人的質量與光子或量子相比實在太驚人了。
隱身術
“隱身術”是人類的一個古老夢想。達夫嘉久教授預言,“隱身斗篷”很快將在現實中出現,因為一種名為“超材料”的非夫然物質為它帶來了最大的可能性。
所謂“超物質”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粒子復合結構或復合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通過對其分子結構的控制,就能改變這種材料對光線的反射方式,以非自然的方式改變光波傳播路線,從而既不產生反射也不形成影子,達到隱身效果。美國研究者已經利用這種材料成功地躲避了雷達的微波探測。不過如果要用于反可見光,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
聯絡外星人
人類—直希望與外星人能夠“親密接觸”。達夫嘉久教授認為,人類目前與外星人取得聯系的機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各種衛星將大大加強科學家探索類地行星的能力,與地外文明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可能在數十年內就能發生。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用戶聯合進行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搜索外星文明的行動。2003~2004年,科學家曾三次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回的數據中發現了同一頻率的神秘信號,目前尚未確定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