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情況:流感
母親說:“現在流行感冒,你要多穿些衣服。”
醫生說:“流感是病毒引起的,應該打疫苗、吃藥。”
實際上:醫生說得列。流行性感冒和傷風不同,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如果你的免疫系統不在狀態,病毒適時入侵,那穿再多的衣服也無濟于事。要預防流感,最好的辦法就是注射疫苗。如果已感染上流感,先別忙著吃抗生素,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感冒方劑比較好。
第二種情況:近視
母親說:“別躺著看書,要不會變成近視眼的。”
醫生說:“70%的近視是先天形成的,后天習慣只占30%。”
實際上:都對。美國眼科專家指出,近視是基因的一部分,這種近視基因在你10歲前就顯示的可能性只有15%,隨著年齡的增長,70%的近視基因在13-18歲間起作用,這也是近視高發年齡段,可父母往往把它歸咎于你少年時不正確的讀書姿勢。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看書或躺著閱讀也會損傷眼睛,讓你形成“假性近視”。30%的“假性近視”會轉成“真近視”,好消息是,這種近視不帶遺傳性。
第三種情況:失眠
母親說:“睡不著覺就閉眼睛數綿羊,或者起來梳頭,一會兒就會困的。”
醫生說:“失眠者應該在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如還不奏效,就吃一片安眠藥。”
實際上:母親說得對。日本睡眠專家指出,喝熱牛奶雖是公認的催眠療法,但在亞洲人身上未必適用,因為相當一部分亞洲人有“乳糖不耐癥”,而普遍來說,黃種人對牛奶的吸收能力不如白人和黑人好,睡前喝一杯牛奶,往往會造成消化不良,反而影響睡眠。而長期服用安眠藥,會讓身體產生依賴,影響肝臟功能。相反,按母親的建議數綿羊能幫你放松神經,梳頭可改善你大腦皮層的興奮度,促進血液循環,幫你快速進入淺睡眠狀態。
第四種情況:粉刺
母親說:“把臉洗干凈,別用化妝品,小痘痘很快就會沒的。”
醫生說:“粉刺是由于內分泌失衡和激素不調引起的,應該吃降火或者滋陰的藥。”
實際上:還是醫生更對。長期使用化妝品,的確會堵塞毛孔,形成小痘痘,但這種臨時粉刺在一兩次徹底清洗后就會消失。而大部分粉刺都來自你的“內火”,這也是為什么在內分泌旺盛的青春期,痘痘層出不窮的原因。成年后,如果雌激素分泌不足,臉上、背上都會起痘痘,這時你應去見的不是皮膚科醫生,而是婦科醫生。她會給你開一些促進雌激素分泌的藥物,很快你就能感覺臉上光滑了許多。
第五種情況:頸椎疼痛
母親說:“沒事,別老一個姿勢,轉轉腦袋,活動活動。”
醫生說:“頸椎疼痛不可忽視,應該到醫院查出病因,進行及時治療。”
實際上:都對。對于頸椎疼痛,適度的頭部舒緩運動會起到一定的療效,但是過度劇烈地轉頭運動無疑是不對的。做頭部運動可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3)頭頸盡量向后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另外,頸椎病并沒有好不好一說,只有犯不犯病。關鍵還是要注意保養。必須睡硬板床,低頭回頭轉身等動作一定要放輕,避免任何劇烈運動,夏天時空調能躲多遠就躲多遠,注意保暖。
(摘自《平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