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論述了敏捷供應鏈概念及所具有的優勢,而后介紹敏捷供應鏈在創建過程中的創建目標,最后對創建模型以及具體措施進行了詳細討論和研究,文章提出了動態聯盟的利益共同體,是組建虛擬企業和實現全球化敏捷生產的主要方式。
關鍵詞:敏捷供應鏈;構建模型;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7-0028-03
Abstract: Firstly the concept tand advantge of agile supply chain is discussed. Then the goal, model and method of the establishment in process of agile supply chain establishm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It is a common profit organization of dynamic union, and is a way to approach virtual enterprise and the global agile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agile supply chain; construct model; mode
0引言
敏捷制造是一種面向21世紀的制造戰略和現代生產模式。敏捷化是供應鏈和管理科學面向制造活動的必然趨勢?;贗nternet Intranet的全球動態聯盟、虛擬企業和敏捷制造己成為制造業變革的大趨勢,敏捷供應鏈(Agile Supply Chain)以增強企業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為導向,以動態聯盟的快速重構(Re-engineering)為基本著眼點,以促進企業間的合作和企業生產模式的轉變、提高大型企業集團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致力于支持供應鏈的迅速結盟、優化聯盟運行和聯盟平穩解體。供應的敏捷性強調,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綜合考慮、決策和進行效績評價。使生產企業與合作者共同降低產品的市場價格,并始終追求快速反應市場需求,提高供應鏈各環節的邊際效益,實現利益共享的雙贏目標(Win-Win)。
1敏捷供應鏈概念
對一個真正做到敏捷反應的企業來說,能夠從容應對需求的易變,因為實施敏捷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能通過其合理的流程、組織結構和其他成員企業的緊密關系來確保各種各樣的產品需求。敏捷制造的提出主要是針對制造技術領域,目標是提高制造系統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在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需求更為復雜多變的網絡時代,敏捷化思想被迅速運用于整條供應鏈管理,隨之提出了敏捷供應鏈(Agile Supply Chain)的概念,就是:在競爭、合作、動態的市場環境中,由若干的供方、需方等實體構成的快速響應環境變化的動態供需網絡。
2敏捷供應鏈的構建目標
敏捷供應鏈的構建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和市場的基礎上的,因此各個成員企業都是相互聯系的利益相關體,要通過一套共同認可的機制來保證整條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和最大利潤,在此過程中各個成員企業要不同程度的放棄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局部策略,并且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應有的利益,而要協調好局部目標與總體目標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構建合適的敏捷供應鏈模式。
因此敏捷供應鏈的構建應該努力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敏捷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庫存在各個成員企業之間的合理分配和協調,能使得整個供應鏈的庫存量達到最小。(2)敏捷供應鏈中各個成員企業的生產能力、制造能力、銷售和物流能力的匹配,做到各盡所能。(3)敏捷供應鏈還應該考慮到產品的回收問題,即逆向物流的問題,以保證供應鏈的綠色化。
3敏捷供應鏈的構建模型
典型的敏捷供應鏈組織網絡由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配送中心市場或者客戶構成,根據組織模式設計的要求,建立模型如下,詳見圖1。其中供應商、制造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顧客(消費者)、回收中心、回收站分別用S,P,W,D,C,R,E表示。
模型決策變量及其主要參數如下:
(1)決策變量
其中目標函數主要由制造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回收站的固定成本及制造成本、倉儲成本、配送成本、各環節之間的運輸成本等構成。其中(1)表示供應商的材料供應能力約束;(2)表示對于每個制造商產品輸出量所包含的材料不應該大于其原材料的輸入量;(3)表示制造商的生產能力約束;(4)表示物流中心能力約束;(5)表示配送中心能力約束;(6)表示對于每一個倉儲中心而言,每一種產品的輸出量應該小于產品的輸入量;(7)對于每一個分銷中心而言,每一種產品的輸出量應該小于該產品的輸入量;(8)表示市場的需求量和供給量的均衡;(9)表示回收原材料與回收產品之間的均衡;(10)為0,1變量,1表示該合作伙伴參加運營,0表示該合作伙伴不參加運營。
參考文獻:
[1] 任午令,何志均. 支持敏捷供需鏈的管理過程控制系統[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2002,3(3):177-181.
[2] 李靜,弓晉麗. 新市場環境下敏捷物流管理模式探討[J]. 物流技術,2006,3(3):11-13.
[3] 蔡躍廷,劉義. 敏捷供需鏈管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