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系統地分析了黑龍江省城鎮化中物流發展的歷程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加快黑龍江省物流發展戰略措施。在開放經濟的條件下,結合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實施具體、有效的物流發展戰略,推動黑龍江省城鎮化的發展,對于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振興東北老工基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黑龍江省;城鎮化;物流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7-0091-02
Abstract: The papers analyses logistics' developmental course and existent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brings up some strategy which will accelerate Heilongjiang province'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Under open economic conditions, connected with the real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 should put concrete and effective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to practice and drive our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t will make great senses 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uitalizing the Old Northeastern Base,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logistics
1黑龍江省城鎮化發展歷程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1949~1957年黑龍江省城鎮化起步較快,工業化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城鎮化與工業化基本協調發展;1958~1965年“大躍進”初期,黑龍江省城鎮化和工業化在脫離農業的基礎上超高速發展;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現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和干部下放等逆城鎮化運動;1978~1988年恢復發展階段,城鎮建制標準的降低,城鎮數量上升;1989~1999年治理整頓階段,“撤縣建市”、“撤鄉并鎮”,城鎮數量和人口不斷增加;2000年以后高速發展階段。中共中央關于“十五”計劃中,把“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作為必須著重研究和解決的重大政策性問題。“十七大”報告提出,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黑龍江省城鎮化率2003年為52.6%,2004年為52.8%,2005年為53.1%,2006年為54%,預計201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58%。
2黑龍江省城鎮化進程中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城鎮規模較小,發展水平不高
黑龍江省小城市占比就達56.3%,中小城市占比高達68.8%,已超過城市總量的三分之二。城鎮化城鎮發展水平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發展水平不高。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仍處于全國較低水平。2006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182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 552元,人均消費支出6 655.4元。黑龍江省大部分小城鎮主導產業仍舊是農業,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整體水平不高,第三產業,尤其是物流業不發達,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機會有限,限制了全省城鎮化的發展。近十年來全省城鎮化物流發展增長較為緩慢,遠低于全國其他省份。
2.2城鎮分布不合理,物流發展不平衡
黑龍江省城鎮大部分集中在經濟開發較早、地理環境較好的松嫩平原和鐵路沿線周圍,占大面積的北部高寒地區和東部地區市鎮數目和市鎮人口都很少,呈現“南密北疏”、“西密東疏”的不均衡分布。規模較大的城市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大慶都集中分布在黑龍江省南部地區,省內大多數小城鎮是依城市而立,在地域和行政區域上布點不均衡,小城鎮的聚集力與輻射力難以發揮。圍繞哈、齊、牡、佳、大等中心城市周圍的城鎮發展水平比較高,而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相對落后。小城鎮居民居住分散,村鎮銷售網點嚴重不足,商品質次價高,售后服務不完善、不配套等,難以組織起較為完整的物流體系,形成規模經濟。
2.3產業結構不合理,電子商務發展緩慢
黑龍江省城鎮多數是解放后隨著現代化大企業的建立,森林、礦產和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城市經濟結構偏向于工業,第三產業不夠發達。農業產業結構也不夠合理,長期以來黑龍江省自給自足的自然農業占主導地位,專業化程度低,技術落后,導致農產品品種結構單一、品質低下、價格高。電子商務發展緩慢,未能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解決不了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家庭分散經營較多,以家庭為單位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國外較為盛行的訂單農業、農產品定制化服務在黑龍江內數量很少。產業結構分工不合理,產業、產品同構現象嚴重。最終導致城鎮經濟整體效益低下,也延緩了城市化進程。
2.4建設投入不足,物流基礎設施較差
黑龍江省70%以上的小城鎮主要是依靠農業生產,在農村稅費和鄉鎮財政體制改革之后,物流建設投入明顯不足,重點表現在:集裝箱、冷藏車等農產品運輸工具不足;專用倉庫、特種倉庫等農產品儲存設施較少;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較差;農業物流信息技術的建設能力較差。公共服務產品不僅數量不多,質量也不高。直接影響到城鎮就業容量的增加、投資環境的改善,進而使城鎮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大大削弱。黑龍江省城鎮綠化面積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6年全國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89平方米,黑龍江省為7.15平方米。
2.5物流技術水平不高,缺乏專業人才
在小城鎮的物流發展過程中,由于各環節標準的不統一,致使設備浪費,導致產品成本增加;物流設備落后,在運送產品過程中,大多使用敞蓬卡車,缺少冷藏、冷凍設備和技術,產品保鮮大打折扣。據統計,蔬菜水果及其他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運等物流環節中損失率達25%~30%,每年有總價值為750億元的農產品在運輸中變質的損耗。專業人才嚴重匱乏,農村雖然也出現了較多的剩余勞動力,農民進城的意愿并不是十分強烈,再加上土地承包轉讓、戶籍制度、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等一系列體制障礙,導致農民進城的推動力不足。這些人當中,受過高等教育或物流方面專業培訓的少之又少,導致了物流環節上人才缺口非常嚴重,從而影響城鎮化進程。
3黑龍江省城鎮化進程中的物流發展戰略
3.1建立合理的城鎮化和現代物流體系
“城鎮化發展戰略”,其核心內容就是“如何安排城鎮的體系結構”。合理的城鎮化體系結構首先要求各規模等級的城鎮保持合適的比例關系協調發展,中間不發生斷層,不缺少環節。這樣,城鎮職能才能夠通過城鎮網絡依次有序的擴散到整個城鎮體系。其次,在城鎮體系各部分協調發展的同時,應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地發展戰略。
農業現代物流體系的構筑并不是摒棄現有物流資源,建立一個全新的系統,而是充分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通過對現有農業物流體系的不斷改造、補充、整合、提升,逐步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物流自身發展需要的新型的、先進的物流體系。充分利用現有農業物流資源,通過政策引導、管理協調,整合現有資源,使之成為農業現代物流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構筑基礎設施和信息平臺,優化并提升農業現代物流系統。
3.2統籌城鄉發展,合理構筑物流布局
黑龍江省的優勢之一是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4個城市圈,1個工業帶,7個資源城市群。但是大型以上的城市缺乏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中、小城市數量居多,但城市質量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其應具備的聚集作用,城鎮化建設水平不高,沒有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在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應在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遞次推進。合理的現代物流布局是提高現代物流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方面。應建立以哈爾濱為中心,依托交通網絡、通信網絡、INFER-NET網絡,聯結齊、大、綏、佳、牡以及邊境口岸的現代物流格局,并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依托,規劃和建設若干個物流園區,逐步形成有黑龍江特色的城鎮體系。
3.3扶植主導產業,推動城鎮化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進程,借國家推進“萬村千鄉工程”的東風,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物流業,提升經濟實力,充分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其成為大、中城市與廣大農村相聯系的緊密紐帶。在城鎮化發展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進程,是一條有效的路徑。農村產業化、現代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農企合作,積極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加強農業現代化物流建設,促使從傳統農業富余出的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使富余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第三產業尤其是物流業中去,不僅減少農業人口比重,也加快了城鎮化進程。
3.4增加投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城鎮化不僅要發展成為吸納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輻射的地區,同時也要建設成為具有一定輻射和帶動能力的農村區域經濟文化中心。城鎮化物流協調發展,應該從經濟、人文、自然和環境幾方面統籌考慮,要適應農業向公司加農戶和訂單農業方向發展的要求,為農業產業化創造適宜的軟硬件環境。重點應放在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就業,促進城鄉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支持農村地域內的中小企業發展。完善小城鎮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小城鎮形成符合當地特點的支柱產業,要把引導鄉鎮企業的合理聚集、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等與小城鎮建設結合。
3.5重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
現代經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水平,而物流水平的高低則取決于高素質人才的擁有量。黑龍江省的現狀是物流領域專業人才嚴重匱乏,應在更多的高校中設置專門研究物流理論的學科專業,開設相關課程,建立完整的現代流通理論、商業經濟及物流科學學科體系,培養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高素質物流專門人才;提倡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開展物流職業教育,加強應用性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孫力斫. 黑龍江省小城鎮建設現狀分析與對策[J]. 商場現代化,2007(10):230-231.
[2] 李瀟.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問題探析[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10):22-24.
[3] 許冬梅,劉秀巖. 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問題探析[J]. 甘肅農業,2006(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