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太陽雨研發推出的“保熱墻”技術,打破了真空管“吸熱紅海”,正引領行業進入“保熱時代”
有這樣一個企業,成立初期需要老板親自拉著板車去運材料、推銷產品,如今已經發展為擁有員工2000余名,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出口居全國同行第一,綜合競爭實力居行業前二強、江蘇第一的集團公司。
這個企業就是江蘇省明星企業——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雨集團”),目前它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出口產品制造基地。集團目前已在韓國、西班牙各建立了一個海外公司,在國內也擁有多個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太陽能熱水器、光電等產品。
“2005年我們的年銷售總額是2億元,2008年估計要突破10億元”,太陽雨集團總經理萬旭昶在接受《快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
現在,在太陽能光熱領域,太陽雨集團研發推出“保熱墻”技術,打破真空管“吸熱紅海”,正引領行業進入“保熱時代”,成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保熱時代”的領導者。
艱難創業
太陽能產業,是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終身的產業,是一個可以惠及子孫后代的產業,投身這個產業,我們感到無比自豪——走進江蘇太陽雨集團的廠區大門,一排大字讓人看起來有些熱血沸騰。這是太陽雨集團董事長徐新建經營企業的座右銘。
徐新建和太陽能結緣是在1996年。一次偶然機遇,徐新建去一個朋友家做客,朋友不停地向他炫耀自家新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引起了他的好奇。徐新建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陰雨天,當他摸著水龍頭里流出的熱水時,十分吃驚。不用電,不燒煤氣而且又環保,徐新建對于太陽能熱水器一下子產生了興趣。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通過周密的市場調研,徐新建發現,太陽能行業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行業。于是,1999年1月,太陽雨公司在連云港市正式注冊,靠20萬元貸款和“占地不到十畝,職工僅僅幾十人”的手工式作坊起家,到2008年,實現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逼近10億元,徐新建和他的企業創造了中國太陽能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奇跡。
在太陽雨成立的第一年冬天,徐新建平生最嚴峻的一個考驗來臨——在當年銷售出的近5000臺太陽能熱水器中,因為存在大量的質量問題遭到消費者投訴,要求退貨的電話不斷。
退,還是不退?退貨意味著企業當年就要虧本;不退則企業的信譽從此喪失,無法在市場上立足。在兩難選擇面前,徐新建依然決定退貨,最終3000臺問題產品被召回,當年虧損十幾萬元。
但是,誠信是一個企業的命脈和立足之本,一時的虧損卻迎來了長久的發展。一年后,在克服技術瑕疵之后,太陽雨熱水器重新獲得市場認同,并在當年扭虧為盈。而徐新建本人也因主動召回問題產品而在行業內樹立起“誠信”的口碑。
創新“保熱墻”
“太陽雨近年來在研發上有很大突破,擁有自行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保熱墻’。”萬旭昶對記者說,“太陽雨的保熱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行業新的標準。”
太陽雨集團非常重視研發,注重創新,目前已與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以及一些科研機構展開合作。而且,公司自身也有強大的研發團隊。
“保熱墻”技術是江蘇太陽雨集團與歐洲著名太陽能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江蘇省太陽能技術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強強聯手,歷經一年多深入研究,終于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成功研制出水溫流失的克星——“保熱墻”高科技絕熱技術,并獲國家專利。據悉,2006年4月15日,在第99屆廣交會上,太陽雨推出的“保熱墻”技術,成為本屆廣交會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最大亮點,引起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保熱墻”是由RA高科技絕熱技術、聚氨酯高溫高壓整體發泡技術、恒溫熟化處理技術組成。具有“保熱墻”技術的“天驕”太陽能熱水器,是世界上第一款絕熱式太陽能熱水器,與傳統保溫層不同,“保熱墻”針對熱量散失的各個因素一一擊破,在熱水器水箱與外界之間建起了一道絕熱屏障,就像給太陽能熱水器穿了一件保暖內衣,最大程度的將日間、晴天吸收的熱量鎖住。保溫效果能夠提升到90%以上,比一般熱水器高出近40%。
目前,“保熱墻”成為太陽能行業“吸熱時代”的終結者,這項技術的誕生填補了太陽能產業的空白,使太陽能冬季好用有了新的標準,真正實現了一樣的陽光,更多的熱水。同時,也使熱水保持得更長久,連續4天以上陰天都有熱水使用,因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垂青與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熱墻推出一年后,太陽雨又順勢高調出牌,“保熱墻A+”實現了保熱墻標準的升級,進一步確立了太陽雨“中國太陽能行業保熱時代領導者”的地位。而且,隨著太陽雨保熱墻太陽能系列產品的不斷升級,第三代“保熱墻”系列產品——“保熱墻2008”的問世。隨著“保熱墻”、“保熱墻A+”到現在的“保熱墻2008”,在技術上打下一個又一個勝仗的太陽雨,現在正謀劃著市場上的布局。
“遠交近攻”戰術
隨著能源危機的步步逼近,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廣,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契機。而太陽雨想順著這個暖風加速發展,為此太陽雨打出了“遠交近攻”的市場戰略。
據記者了解,太陽雨提出了市場的“四個1/4”理念,即太陽雨的銷售要分別占到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工程市場、國際市場銷售總量的1/4。這四個“1/4市場”,除國際市場外,其它都在國內,表明太陽雨不但不會舍棄國內市場,反而會更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
為實現這一目標,太陽雨開展了“千鄉萬村陽光熱水工程”。并把河南做為試點,欲通過河南市場,總結出一套通行的模式,利用這套成功模式,對全國農村市場進行“蠶食”。太陽雨把農村市場作為這國內三個“1/4”市場的重中之重,其目的是想避開城市市場的激烈競爭,以農村為突破口,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目標。
太陽雨對“遠交近攻”戰術的靈活運用,避實就虛,揚長避短,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同行業前兩強,實現了其國內外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市場范圍也在逐步擴大的戰略目的,太陽雨未來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徐新建介紹,目前,太陽雨的市場網絡已經在以韓國、印度等國為代表的亞州市場,以土耳其、埃及、黎巴嫩等國為代表的中東市場和以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為代表的歐洲市場全面鋪開——海外代理商超過100家,產品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出口占到總銷量的15%左右。
根據有關方面統計,太陽雨外貿出口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國際市場份額是同行的幾倍,這也正是太陽雨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在國內自從創造性地推出“保熱墻”戰略后,不但在行業內更具話語權,而且連續兩年銷售額以80%的速度增長,2007年更是實現了100%的增長,這些業績以及在走國際化路線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技術、人才、管理等諸多資源讓太陽雨對爭做行業第一充滿了信心。
“錢景”看好
“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我比較看好這個產業的市場前景。” 萬旭昶表示,“太陽能產業在國內才開始起步,目前太陽能領域已有3家企業(太陽雨、清華陽光、皇明)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而且在目前高油價的背景下,太陽能產業將會獲得一個更大的發展機遇。”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國務院參事、中國太陽能學會會長石定寰曾這樣說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對于太陽能這個年輕的產業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幸事;正是這種操守,才能使中國的太陽能企業家們在創業之初,能夠頑強地抵御住舒適安逸工作的誘惑,頂住事業不利時的種種壓力。”
據萬旭昶介紹,2008年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多達3000多家,總銷售額才300億元,而一個家電企業,如海爾集團,一年的銷售額可達1000多億元。從以上可看出,整個太陽能行業一年的總銷售額還不如一個家電企業,可見太陽能行業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尤其在提倡“節能減排”的今天,綠色、環保、清潔產品已成為消費主流。太陽能熱水器必將獲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市場空間的上升前景不可限量。有專家預測,21世紀太陽能產業將像計算機產業在20世紀的騰飛一樣,獲得迅猛發展,成為真正的“朝陽產業”。
據記者了解,徐新建對自己所奮斗的事業有著良好的愿景:希望把太陽雨建成為涉及太陽能光熱、光電領域的綜合性大型新能源國際企業集團;興建集太陽能產、學、研于一體的大型示范基地;建設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制造和出口基地;積極爭取在資本市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