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被逼到了“墻角”:PPI(衡量工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不斷上漲,意味著企業的生產成本不僅居高不下,而且還在增加;同時 CPI的上揚卻緩和了下來,這又意味著成本增加的同時,產品價格難以上漲!
兩相夾擊,中國企業被逼到墻角的滋味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是企業亮出“財務砍刀”的時候了,外界環境已經如此,那么只有對你的敵人——成本宣戰,誰的“刀”磨得快,誰就有可能在這場狹路相逢的生死搏斗中取勝。基于此,本期特別推出《亮出你的成本砍刀》專題。
在專題文章《企業家,握好你的財務砍刀》一文中,作者提出一系列成本管理的要點和技巧。諸如企業家要變“語文管理”為“數學管理”,通過一系列的數字透視公司狀態,以及控制成本需要抓住的8個重要數字等,都是企業避免被現金流問題一刀殺死的必備裝備。
而《成本控制從何處入手》一文,則對成本管理問題的分析更加細化,把各種類型企業的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解析出來。例如對技術含量不高,原料品種多的制造業,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則是采購原料的價格;對原料消耗較固定但成品率波動性較大的行業,關鍵點則在提高成品率、減少廢次品方面等等。針對不同企業的情況,作者對成本控制的方式、細節都做了富于啟示性的分析。
《ERP,信息化成本控制》、《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四個工具》也是從實用性角度,對成本管理問題提供智力支持:多數中國企業是粗獷型的經營方式,以單位員工收入貢獻額指標為例,2004年零售行業中沃爾瑪的指標是聯華的近4倍 ;在資產管理上,2004年豐田汽車的存貨周轉率是東風汽車的近兩倍——這背后相當程度的原因是ERP信息化管理應用成功與否的差異。ERP是企業血拼成本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武器。
鑒于目前全球性的嚴重金融危機,和中國企業經營的普遍困境,在經濟環境惡化下快公司如何運營和轉型的話題,將是《快公司》雜志深入探討的重要方向,會在以后的雜志中陸續得到深化。
文/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