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0—6歲兒童教學、親子教育工作,曾擔任國內多家母嬰雜志專欄撰稿人、兒童媒體育兒熱線咨詢師、知名親子教育中心指導顧問、母嬰行業認證課程培訓師以及“家長講座”特邀主講等工作。
? 寶寶1歲了,為了保證他乘車安全,特地為他在自家的汽車上安裝了嬰兒汽車安全座椅。但是寶寶一坐在上面就哭,所以一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正式坐過這個汽車座椅。我該怎么辦?
(福州 鄭菁)
答 鄭媽媽,你好。為了乘車安全,我們選購了汽車安全座椅,這種出自安全和愛的想法,對于1歲寶寶而言他們卻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這個年齡的寶寶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若是先把安全座椅當成一個不錯的玩具和寶寶一起討論一起玩玩,并用洋娃娃替代寶寶,當他對于這個新座椅不再陌生以后,再逐步告訴他座椅的功用以及種種,倒是可以幫助寶寶減緩緊張和不安,逐步適應座椅。
? 上個月檢查出來發現自己又懷孕了,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要這個寶寶,可是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3歲的兒子時,他很冷淡,而且慢慢地不愿和我親近。寶寶是不是覺得我肚里的孩子剝奪了我對他的愛?我該怎樣緩解與兒子的關系?
(洛陽 嫣然)
答 嫣然媽媽,你好。首先,不要做消極的心理暗示,因為當你已經發出信息覺得是否新寶寶會剝奪母愛的同時,你的內在就不再肯定,這樣的感受一定會影響到以后你與寶寶的交流,會讓寶寶感受到可能出現的冷落和不喜歡,因而也就有了疏遠媽媽的情緒。其次,通過圖書和寶寶溝通新寶寶出生以后的種種可能,并借助故事讓寶寶能體會到一起游戲的快樂以及做一個小哥哥的自豪。最后,用愛和耐心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理解和接受事實。
? 那天我在跟女兒講《一片葉子》的繪本故事,講到最后,女兒突然很可憐地問我:“媽媽,我會死嗎?”我意識到這個故事對她帶來反作用。可是對孩子真的要避免死亡這個話題嗎?
(蘇州 甜媽)
答 甜媽,你好。我認為不該回避這個話題,因為人生的意義就是在體會由生至死的生命軌跡,但因孩子的不同年齡該有不同程度和深度的溝通方式。6歲以下的孩子通常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深入話題(例如: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學會珍愛生命),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讓孩子覺得死亡猶如長久的沉睡不再醒來,并伴隨著悲傷和難過。同時傳遞你積極的生命態度:每個人的生命僅有一次,學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兒子3歲多,碰上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哭,男孩子這樣是否太嬌氣了?我該怎樣教育寶寶?
(杭州 劉悅)
答 劉媽媽,你好。首先,要學習分辨寶寶的哭聲,是真的需要你的幫助還是過分依賴于你。其次,事后和寶寶溝通哭泣的原因,找找看除了哭泣以外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直接表達意圖)。第三,和寶寶一起閱讀有關勇敢主題的故事書,幫助寶寶樹立榜樣的效應。第四,多多肯定和鼓勵寶寶,讓他自信并能積極地自我肯定。
? 女兒兩歲了,長得人見人愛,我經常帶她去影樓拍照。因為小家伙很上鏡,前不久還有廣告公司想找她拍攝。我很高興女兒有那么多機會上鏡,但也有朋友提醒我說別因為這樣而使寶寶有了虛榮心。寶寶現在的確很愛漂亮。我很擔心這樣下去對她的成長不利,但又很想為她童年留點紀念,很矛盾!
(上海 朱啟軒)
答 朱媽媽,你好。有這么個漂亮女兒任誰都會高興得意,這很正常。對你而言平衡心態是個很重要的前提。用一顆平常心來調整自己并教養孩子,該有的規則不能少,更不能因為漂亮和上鏡的原因而妥協,遷就女兒的不良行為。一個內斂、智慧的媽媽不會有個虛榮心強的寶寶!以下問題如果超過兩個肯定答案,就表明虛榮心已將你包圍,請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在他人面前滔滔不絕地夸獎女兒?有沒有因此就放松對女兒的要求?時常覺得女兒已是個近乎完美的小寶貝?
? 一直以來,軍軍都是個乖孩子。有一回軍軍和小朋友玩耍,在玩具里盛滿水放進冰箱,把奶奶一早放進去的菜給拿了出來。奶奶在做家務倒也沒注意,發現時,菜已經全壞了。奶奶很生氣,批評了幾句。軍軍大怒,大聲吼道:“壞奶奶,臭奶奶,打死奶奶!”一向乖巧的軍軍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狠話?!
(南京 張琦)
答 張媽媽,你好。我理解你對于乖巧的軍軍口出惡語時的吃驚和氣惱,但孩子總會給我們一些意外,有笑容也有煩惱……仔細思考意外背后的原委:1 當孩子最喜歡的事情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們的情緒也會很糟糕。2 生氣時所說的那些壞話,可能是孩子通過其他途徑感知,但卻并不能完全明白其話語的嚴重性以及給成人造成的傷害。3 孩子的認知世界還不完善,當情緒不愉快的時候,他們無法選擇更恰當的詞匯來表達心情和情緒。處理方法:直接表達你的感受,讓他知道你很在意:事后和奶奶道歉,請求原諒;與軍軍溝通情緒的正確宣泄方法。
? 寶寶很活潑,但總在不適宜的場合釋放自己過剩的精力,比如前幾天帶他去超市,他就像是脫韁的馬駒,在商場里奔來跑去;有的時候帶他到朋友家去做客,他也很沒分寸,大聲喊叫,亂吃東西,很沒教養。我該怎樣去引導孩子發泄過剩的精力?
(北京 蔣巧瑞)
答 蔣媽媽,你好。寶寶這些一反常規的行為,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多多關注他!首先,在外出活動之前。請把你的要求明確告知,并告訴寶寶你不喜歡這些行為。其次,若在你告知后再次發生這樣的行為,請冷淡、理智處理,切不可妥協。第三,采取小范圍的懲罰。例如:兩周內不允許去超市等。第四,寶寶的反常行為還可能傳遞渴望與你互動和溝通的欲望,因此你需要多些時間陪伴寶寶,改善親子關系。
? 孩子他爸壞毛病多多,有了寶寶后從善不少,但還是有些惡習難改,比如摳鼻子。寶寶最近總是在摳,估計受到了影響。該怎么辦?
(濟南 朱偉辰)
答 朱媽媽,你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這個小天使猶如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所以當寶寶出現某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通常要反思自己的狀況,是否因自己的言行不妥當而造成?若已經確定因自己引起,那就要克制、警醒自己杜絕在寶寶面前出現不良行為。任何習慣的改變都會有“不適應周期癥”,但在愛的驅動下,在寶寶每一次甜甜叫聲的鼓勵中,陋習定會逐漸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