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同樣造成中國財富巨大傷口的股市大幅下跌?事前預警機制+事后緊急救護。
5月12日發生在四川省汶川縣的8級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近期中國A股市場經歷了一次大幅下跌,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里,上證指數自2007年10月16日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一路下挫至今年4月22日近期最低的2990點,跌幅高達50%有余,市值損失近11萬億元,相當于中國GDP的40%,對各類投資者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
按照人類現在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同樣,由于影響因素眾多,股市的走向亦很難預測。股市大幅下跌與地震同樣都造成國民財富的巨額損失與減少。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從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的高度,從避免中國國民財富流失的角度,從國家經濟戰略的視角,同對待地震等自然災害一樣,在事前和事后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應急預案,及時、有序、積極地應對股市出現的大幅下跌,防止對實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首先,事前預警機制。就象地震在事前是不可預測的一樣,股市大幅下跌在事前也是不可預測的。但是,就像在地震前有動物出現一些反常舉動的報道,股市大幅下跌前也有一些征兆。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有這樣的預警機制,及時地捕捉這些微妙變化,為最后的決策提供參考。
造成此次股市大幅下跌的原因很多,有境內經濟和市場的原因,也有境外經濟和市場的影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預警機制談何容易?但是,我們認為,還是能夠觀測到一些類似震前動物異常活動的現象,如市場整體市盈率的過度偏離。我們的研究表明,A股市場歷史市盈率的中樞在33倍左右,加減一倍的標準差后,市盈率的長期波動范圍在22倍至44倍之間。但是,在2007年9月至今年1月間,市場平均市盈率在55倍之上,偏離歷史平均中樞2個標準差,且時間長遠5個月之久。其偏離程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為歷史所罕見。市場整體市盈率應該只是事前預警機制中一個指標,如果我們把類似的指標一個一個地串聯在一起,不就構成一套股市大幅下跌事先預警系統了嗎?
其次,事后緊急救護。雖然在地震發生之前,動物會出現一些反常舉動,但是,動物的這些反常舉動并不意味著地震一定會發生。同樣,A股市場歷史市盈率早在2007年9月就已經偏離長期波動范圍2個標準差之上,但是市場并未在當月就立即出現股市大幅下跌,而是繼續向上運行,并于10月創出歷史新高。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沒有事先預警系統或者即使有事先預警系統,但是由于相關預警指標與股市大幅下跌關聯度出現偏離而出現股市大幅下挫的情況,那么就應該立即采取:緊急救護措施,就像地震發生后啟動緊急應急預案一樣。
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的總市值已經超過GDP的數值,即便是在2008年4月22日近期最低2990點的A股市場證券化率(證券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也還有100%,2007年10月16日歷史最高點6124點的證券化率更是高達140%。證券市場產生的財富效應會促進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的增加,從而帶動實體經濟的增長,而實體經濟的增長又進一步支撐證券市場的上揚,從而形成經濟運行的協調發展與良性循環。如果股市大幅下跌之后不采取緊急救護措施,勢必造成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上市公司籌資困難,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活動,對實體經濟帶來傷害。因此,在股市大幅下跌后應立即采取緊急救護措施,防止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作者為瑞銀證券董事、財富管理中國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