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名人榜上“打工皇帝”這個閃著詭異金色光茫的唐駿,使我們回憶起新華都集團,是讓我們深思著微軟和盛大的未來之人。
從外企到民企再到國企,唐駿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幾乎完美的演繹了一次三級跳。對于在中國仍尚顯稚嫩的職業經理人階層而言,唐駿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很多人的榜樣——盡管在表面上,他們對唐駿征途的評價是那么的平靜甚至不屑。
剔除掉滿是崇敬、羨慕、嫉妒的旁觀和審視,我們會發現,在早期唐駿的心里,就已經不缺乏做職業經理人的決心;而在后來的實踐中,他也顯露出善于沉淀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特質,同時也對機會有著極強的敏銳性。
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善謀者成,遠見者勝。唐駿的謀略慣以識局之法開場。
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關系就像高山與流水,在依靠與互助的微妙配合中,共赴相同目標。在這如戰場的商場中,唐駿是一匹黑馬。他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天生自由;而作為一個謀略者,為伯樂而奪江山。
2008年4月15日,唐駿從新華都集團創始人陳發樹的手中接過了一份沒有注明聘期的聘書,同時意味著他將獲得價值10億元期權的“轉會費”。此前,唐駿在微軟擔任中國區總裁時收入超過1億元;在盛大的收入超過了4億。
對于這些已經被媒體嚼得熟爛的數字游戲,不管人們是羨慕、蔑視、欣賞還是嫉妒,在打工者大軍中,獲益最深的是唐駿。然而,在唐駿看來,作為一位職業經理人,首先應該考慮的不是報酬,而是這份機會成本是否超值。
就這樣,挑戰著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成本,從小老板到“打工皇帝”,從一名技術人員到優秀的管理者,唐駿看準目標,飛越、騰挪、轉身、再飛越。
門口青年

翻看唐駿的履歷,我們看到了他先后在日本、美國的碩士、博士學歷。這個出國機會是唐駿職業生涯上第一次用自己的堅持贏來的一個機會。
學生時代的唐駿在不斷的自我啟蒙中找尋奮斗的方向。高考時,唐駿語文成績差一分及格,落到了第五志愿。1980年他進入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學習物理,因為與自己喜愛的專業失之交臂,唐駿蹉跎了大半個大學時光。一個偶然的機會,唐駿在中科院半導體所實習期間,接觸到了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還不知道的“光纖通信”,此后,興趣所致,一發不可收。大學期間,唐駿用一年半的時間憑自學輔修完了其他學生四年才修完的光纖通信課程。那個時候的唐駿就意識到,有線通信已經漸失前途,光纖通信才是一個可以有作為的專業。
唐駿想出國深造了。然而當時的出國有名額限定,唐駿就讀的北京郵電學院名額已經用完。幾經周折,唐駿將自己的檔案交到了北京廣播學院。“材料我可以給你交,但是能不能批準,就是教育部的事情了”,多年以后,唐駿似乎還是應該感謝那位說這話的北廣老師,因為這讓唐駿看到了出國的希望。
年輕的唐駿來到主管此事的教育部一位李司長的辦公室門口,守在那里四天,用打招呼的方式引起司長注意,用充滿堅持的交談打動別人,終于獲得珍貴的出國機會。后來在美國,唐駿也是幾乎用同樣的“聰明”和堅持為自己所轄演藝公司邀請的中國藝人獲得了美國簽證,其靈活的做事方法可見一斑。
在我們看到的名人回憶錄中,大多有類似的、瘋狂但是正確的陳年舊事。我們不必去說成功的人必是偏執的,但是我們應該獲得啟發,他們是在用另一種方式達到目的,用正確的堅持贏來一個機會。
激情十年
留美其間,一直研究數字信號處理的唐駿想到了發明卡拉OK評分系統,他把構思申請了專利卻苦于沒有錢做芯片,最后,三星花8萬美元買斷了唐駿的專利也買斷了他將一個夢想變為現實的機會。唐駿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決定,仍耿耿于懷:“我要是沒有賣那項技術,也許我會超過比爾·蓋茨!”
理想歸理想,借著從三星得來的第一桶金,唐駿讀博期間創立了美國雙鷹公司、好萊塢娛樂影業公司等三家公司。1994年,唐駿當時為一家日本公司設計的一個“速配機”讓他獲得了微軟的注意。當微軟公司人員撥通唐駿電話邀請他加盟時,唐駿有了“到大公司偷師”的想法,因為他覺得對于自己創立的幾個公司,盡管自己已經很努力,但是仍然面臨公司難以做大、做強的尷尬。最終他選擇了放棄,隨后進入微軟,結束了短暫的老板生涯,也從此開始了在跨國企業的輝煌積累。
1997年,唐駿憑借自己的技術和管理優勢,獲得了回國發展的機會。一年后,經微軟總部批準,時任Windows NT開發部門高級經理的唐駿從美國回到上海,組建了微軟大中國區技術支持中心。唐駿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把所領導的技術中心的各項運營指標推居微軟全球五大技術支持中心之首。
微軟中國公司當時有1000多名員工,唐駿幾乎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有一次,唐駿在電梯中碰到公司的一位銷售經理和其女友,唐駿喊出了銷售經理的名字,并很自然地問起了他的工作。第二天,唐駿就收到了該經理的郵件:“謝謝你,你讓我女朋友覺得我在公司的重要性,讓我覺得非常有面子……”

對下屬的工作,唐駿懂得放手和激勵。面對一位要完成200多萬美元銷售任務的銷售經理,唐駿不問他能不能完成任務,反而說道,你需要我什么幫助?這位經理驚訝后向他反映,每次贈送客戶的禮品不夠,拜訪客戶回來還要做一些貼發票等瑣碎任務的苦惱。唐駿立即派相關人員解決禮品問題,并用1500元的月薪雇傭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專門解決瑣碎工作。
唐駿認為,跨國大公司有很多其他企業不能比擬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缺憾:過于規整的制度讓員工變成了機器和零件。要在氣場強大的跨國公司里做出驕人的成績,就要從“文化”方面激勵員工,讓他們從70%的穩妥進行變成100%的潛能釋放。
聆聽過唐駿演講的人都認為他是個充滿激情的演說者,現實中的唐駿在細節上做的更好。在微軟,唐駿曾經把中秋發送月餅的溫馨舉動創造性地變成了激勵員工的機會:不是直接將月餅送給員工,而是讓員工選擇他想要的收件人,這樣,在員工的家人朋友那里,可以看到以唐駿名義發送的對員工工作、能力表示感謝的信件,這讓員工有工作的自豪感,也使之更加認同微軟的企業文化。
優秀的業績、獨特有效的管理讓唐駿在離開微軟時獲得了蓋茨等高層的挽留,并且開先例的獲得了微軟名譽總裁的稱謂,稱其是從微軟退休而不是離職的第一位中國總裁。在微軟十年,唐駿是唯一一位三次被授予微軟公司的最高獎項—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和杰出管理獎的員工。唐駿領導下的微軟中國,是微軟全球惟一的一個連續6個月刷新歷史最高銷售記錄的公司。微軟中國2003財年也是微軟全球82家分公司中銷售業績增長最快的分公司。
從1994年進入微軟,到2004年唐駿離開微軟出任盛大公司的總裁,這一呆,就是十年。從最初的創業者到現在的經理人,唐駿聲稱是“被微軟俘獲”了。我們回憶唐駿在微軟的十年,也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高起點,也許是漸至佳境的經理人素質和品格,唐駿將職業經理人由職業做成了的事業,并在這個角色中逐漸顯示出屬于他的智慧。
勞斯萊斯式智慧
曾經有人用世界名車的氣質形容唐駿的管理風格。說唐駿就是汽車中的勞斯萊斯。他四平八穩,馬力十足、動靜皆宜、沒有噪音。
這種穩健、謙遜的風格,也反映在唐駿對職業經理人這種“空降兵”角色的定位。唐駿說道,很多空降的經理人經常把自己看做是東家的救世主,這種定位可能就注定了日后的管理、人際方面的矛盾和困難。他認為,對于新公司,你選擇它肯定是因為它優秀,既然優秀,就需要慢慢的融入、認同。比起“改造”,唐駿更接受“改善”這個詞。優秀的公司不一定需要你改造,但是任何公司一定是希望自己改善的。
2004年,一個華麗的轉身,在當時人們的種種質疑、擔心和不理解中,唐駿從跨國企業微軟空降到了富有家族企業色彩的盛大。
有人說,唐駿在盛大最需要他的時候去了,又在盛大最希望他離開的時候走了。有人說,唐駿是一個綜合體。一個充滿激情沖力與冷靜戰斗力的綜合體、一個運籌帷幄的決策者與出謀劃策的輔佐者的綜合體。也有人說,唐駿是個好學生,盛大是個好大學。
四年后,唐駿從盛大順利畢業了。在這四年間,唐駿為盛大做了三件大事:上市融資、收購新浪的股份、免費戰略。
到盛大的最初幾個月,唐駿在盛大的例行會議中從不多言。在批復下屬的匯報時,也只用“行”、“不行”、“好”等字眼。作為公司管理層中唯一不被陳天橋直呼其名而稱“唐總”的人物,唐駿的嚴謹、低調、寬容的行事風格和執行力很讓人佩服:在盛大,唐駿幾乎每天都是在9點之前到公司在晚上11點之后才離開。
作為職業經理人,唐駿最大的優點在于準確的領會并執行“老板”的思路,而作為領導者,唐駿也在越來越自由的空間內發揮了自己中國式的、有創意的管理能力。
2005年底,盛大推出免費網游的模式,其后公司經歷了一陣低潮期,“回首去年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隨后,盛大的財報從虧損狀態一步步恢復。唐駿先后兩次赴華爾街路演,推平臺戰略,開始轉向資本角色。在某種意義上說,華爾街看重的或許不是這個激進的網游公司,而是理性的唐駿。提起這段經歷,唐駿說:“上市就是圈錢,在盛大做上市時,是靠賣我唐駿的人格做上市。”個中滋味頗為耐人尋味。
對于選擇盛大,除了是要在資金運作等方面完善自己的經理人素質外,唐駿也摻雜了自己對中國、中國客戶的情結。他說,我要讓實現的每個過程都很享受,我站在那里,是我覺得很興奮地站在那里,而不是很苦。他說道,現在太多的人是戰略上理想化、浪漫化,而戰術上很苦、很累。實現方法的庸俗,就是戰術上的低級。
對于跳槽,唐駿是有著自己的原則和標準的,什么時候該跳,往哪里跳都有講究:“一是提升自己;二是要和過去的東家保持良好的關系,發自內心地感恩;三是一定要在企業輝煌時期離開。”從微軟到盛大,再從盛大到新華都,這三點唐駿都做到了。在盛大四年,唐駿和陳天橋沒紅過一次臉,幫助盛大從一個家族企業轉變成一家管理完善的上市公司,為陳天橋的網絡迪斯尼愿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自己,也由此成了名副其實的“打工皇帝”。
“自從我加盟盛大那一天我就對自己說,盛大會是我職業生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不會是我職業生涯的終點。”在盛大已經在新的軌道上平穩行進的時候,唐駿轉而投入了新的戰場。
屬于唐駿的唐駿
職場上,唐駿始終與上司、同事、下屬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生活中,他一直做著屬于唐駿的唐駿:在上海和北京各有自己組織的足球隊,經常在周末往返于上海與北京的旅途;喜歡唱歌。
在加入新華都的個人發布會上,46歲的唐駿說:“希望今天的發布會成為我最后的一次發布會。”這次轉折被唐駿喻為 “職業經理人生涯中的里程碑”。此前,唐駿確認加入新華都只用了一分鐘的時間,面對陳發樹的邀請,他當場表示:“我愿意,我是認真的。”也是因為激動和期待,從未失眠過的唐駿第一次徹夜輾轉反側。
低調做人,高調做秀。在創業和創富中,唐駿選擇了后者。“不把新華都打造成中國位居前10位影響力的企業,我不會離開。”唐駿的任務是將新華都旗下6大產業公司逐一改造并帶去上市。雖然唐駿本身并不認同自己已經轉向資本運作,但是唐駿的加盟,在業界看來卻是一片利好。唐駿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把陳發樹推為中國前五位的富豪。
而種種榮譽背后,唐駿仍然看重微軟授予他的終身榮譽總裁的頭銜和盛大公司的董事和顧問頭銜。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離開就意味著背叛,唐駿重新闡釋了忠誠:“對雇主忠誠并不是從一而終,而是在你服務于一間公司的時候,你得全身心地投入。”無論是微軟、盛大還是新華都,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領域,不變的是唐駿的投入。他也從不避諱成為打工者的代言人,“我要打工打到極致”。
回顧唐駿一路走來的經理人經歷,拋去一些晦澀的解釋,我們看到了一條從技術人員到管理層的路線,一個以技術為功底,逐步走向管理層,在跨國公司的中國市場中掌握機會的現實案例。值得玩味的是,在新華都之后,當企業不需要這么貴的總裁、VC、PE或者CEO時,唐駿會去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