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級解讀版
A層級闡釋
什么是豐富?《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等)種類多或數量大。具體到作文中,豐富則是指文章要有血有肉,情感細膩,手法多樣,能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能讓人從心靈上獲得美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7-9年級的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能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抓住事物的特征,捕捉創作的靈感,力求有創意地表達;要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要能在記敘時內容具體,說明時明白清楚,議論時有理有據;要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
這些描述從情感、內容、表達等多個方面對作文的豐富性提出了明確要求。顯然,一篇作文,要談豐富,最起碼要材料翔實,描寫具體,情感真摯,引人注意;若要再上一個臺階,則事例要生動感人,描寫要細膩傳神,議論要精辟有力,抒情要發自肺腑,寫景要引人入勝;而佳詞妙句的迭出,典故名言的信手拈來,內容、情感、表達的完滿結合,則是作文豐富的最高境界了。
B失誤提醒
有人認為,要使作文豐富起來,并不是一件難事,但許多人在寫作中存在以下誤區。
一、認為豐富便是事例的堆砌。一篇文章要豐富多彩,固然離不開各種材料,但作文畢竟不是素材展覽會,事例雖多,若不經典,不感人,不能共同表達文章的主題,便不僅不能讓文章顯得豐富多彩,反而會給人一種粗制濫造的感覺。相反,一篇文章也許只講了一件事,但由于事情曲折傳奇,情感真摯,感悟和想象的空間大,極富感染力,會給人以非常豐富的感覺。
二、認為豐富就是美詞佳句的盡力呈現。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人靠衣裳馬靠鞍”,意思是說,人美靠衣,馬俊靠鞍。而美詞佳句則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文從字順,詞美句佳,無疑會讓讀者大飽眼福。但如果為了引人注目,就濫用優美詞句,那樣寫出來的文章就仿佛一名化著濃妝的女子,妖艷得讓人討厭,甚至作嘔。
三、認為豐富就是名言典故的較多引用。名言蘊涵人生哲理,令人回味無窮,給人啟迪;典故中包藏各類故事,精彩耐讀,能開拓視野。恰到好處地引用名言典故,能使文章有深度。但若不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任意引用名言典故,把文章變成名言大全,典故匯編,那將會適得其反。
四、認為豐富就是表現手法的多變。在一篇文章中,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的綜合運用,確實能使文章富于表現力,讓讀者欣賞到作者高超的表達技能,領悟到作者的真知灼見。但如果不根據實際表達需要來選擇恰當的表現手法,那么文章就會顯得非常凌亂,影響其主題的表達。
C提升要訣
作文如同做菜,一篇作文,如果也能像一道菜肴那樣做到“色香味形”俱佳的話,自然會豐富、動人,獲得較高的分數。
那如何從“色、香、味、形”分別入手,讓自己的作文豐富起來呢?
一、“著色”。即注重文章語言的運用,使文章變得亮麗起來,吸引讀者的目光。
優美的語言是文章美麗的面龐。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語言為載體。如果語言蒼白,勢必會使文章黯然失色。一篇文章如果意氣風發、大氣磅礴,激情蕩漾、獨抒情懷,莊諧并出、充滿機智,委婉柔美、生動形象……那無疑就會給人以豐富的感覺。
那怎樣“著色”呢?一是在行文時盡可能多運用優美的詞句,使文章文采飛揚,從而提升語言的美感和張力,給人以自然流暢的閱讀快感。二是多引用詩詞名句,或入題,或開篇,或融文,或收尾,使文章處處生輝。因為詩詞名句具有精練深刻,膾炙人口等特點,引用得好,肯定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蘊,讓人回味無窮。三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作文語言嬌艷多姿,飄逸靈動,扣人心弦。當然,著色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力求達到“清水出芙蓉”的效果,切不可生添硬加,弄巧成拙。
二、“添香”。即行文時,融入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使文章魅力四射。
人們常說,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有了情感和思想,文章的內容才可以意蘊無窮;有了情感和思想,文章才能鮮活靈動起來,才能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如何“添香”呢?首先要表達出真情實意,把自己內心深處的肺腑之言傾吐出來,愛就要愛得轟轟烈烈,恨就要恨得咬牙切齒,以真情獲取真情,以感動獲取感動;其次要力求把復雜的感情變化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三是要盡可能多角度表達,讓文章富有內涵,讓讀者產生共鳴。
三、“調味”。即在取材時要精心挑選能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真實情感的材料,使文章有思想,有情調,有品位,讓讀者過目不忘。
“調味”要加四種“佐料”,一是“真”,所選材料最好是真人真事,這樣不僅寫起來順手,而且會充滿生活味,易打動人心;二是“新”,材料要力求新穎鮮活,與眾不同,不落俗套,具有時代風貌,代表時代精神,以引人注目;三是“精”,材料要以一當十,以質取勝,內涵豐富;四是“多”,盡可能多角度地選取材料,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四、“塑形”。即根據主題需要選擇合適的結構手法,使文章圓潤渾成。
D名家引路
過年
豐子愷
到了十二月十五,過年的空氣開始濃重起來了……
廿三晚上送灶,灶君菩薩每年上天約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來。這菩薩據說是天神派下來監視人家的,每家一個。大約就像政府委任官吏一般,不過人數(神數)更多。他們高踞在人家的灶山上,嗅取飯菜的香氣。每逢初一、月半,必須點起香燭來拜他們。廿三這一天,家家燒赤豆糯米飯,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來吃。吃過之后,黃昏時分,父親穿了大禮服來灶前膜拜,跟著,我們大家跪拜。拜過之后,將灶君的神像從灶山上請下來,放進一頂灶轎里。這灶轎是白天從市上買來的,用紅綠紙張糊成,兩旁貼著一副對聯,上寫“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們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轎兩旁,再拿一串紙做的金元寶掛在轎上;又拿一點糖塌餅來,粘在灶君菩薩的嘴上。這樣一來,他上去見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說話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惡事全盤說出。于是父親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轎,捧到大門外去燒化。燒化時必須搶出一只紙元寶,拿進來藏在櫥里,有預祝明年有真金元寶進門之意。
廿七夜過小年,是個盛典。白天忙著燒祭品:豬頭、全雞、大魚、大肉,都是裝大盤子的。吃過夜飯之后,把兩張八仙桌接起來,上面供設“六神牌”,前面圍著大紅桌圍,擺著巨大的錫制的香爐蠟臺。桌上供著許多祭品,兩旁圍著年糕。我們這廳屋是三家共用的,我家居中,右邊是五叔家,左邊是嘉林哥家,三家同時祭起年菩薩來,屋子里燈火輝煌,香煙繚繞,氣象好不繁華!三家比較起來,我家的供桌最為體面。何況我們還有小年菩薩,即在大桌旁邊設兩張茶幾,也是接長的,也供一位小菩薩像,用小香爐蠟臺,設小盆祭品,竟像是小人國里的過年。記得那時我所欣賞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盤上的紅紙蓋。這六神牌畫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畫好幾個菩薩,佛、觀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等都包括在內。平時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許打開來看,這時候才展覽了。祭品盤上的紅紙蓋,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祿壽喜”“一品當朝”“平升三級”等字,都剪出來,巧妙地嵌在里頭。我那時只七八歲,就喜愛這些東西,這說明我與美術有緣。
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時,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如果吃三碗,必須再盛一次,那怕盛一點點也好,總之要湊成雙數。吃飯時母親分送壓歲錢,我得的記得是四角,用紅紙包好。我全部用以買花炮。吃過年夜飯,還有一出滑稽戲呢。這叫做“毛糙紙揩窪”。“窪”就是屁股。一個人拿一張糙紙,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說:你這嘴巴是屁股,你過去一年中所說的不祥的話,例如“要死”之類,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盡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調皮,出其不意,突如其來,哪怕你是極小心的人,也總會被揩。有時其人出前門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豈知他繞個圈子,悄悄地從后門進來,終于被揩了去。此時笑聲、喊聲充滿了一堂,過年的歡樂氣氛更加濃重了。
年初一上午忙著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花紙(即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而最熱鬧的是賭攤。原來從初一到初四,這四天是不禁賭的。擲骰子,推牌九,還有押寶,一堆一堆的人,個個興致勃勃,連警察也參加在內。下午,農民大都回家去了,街上較清靜,但賭攤還是熱鬧,有的通夜不收。
(節選自《讀者》)
鑒賞評價
這篇文章看似簡單,卻十分耐讀,令人回味無窮,主要原因就是作者筆下的民俗描寫得豐富而翔實,真實而傳神,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而這種信手拈來的寫法,娓娓而述,情意濃濃,無疑是寫作的最高境界。看來,注重生活積累,用心感悟生活,才是寫作的第一要訣!
一樣的年,不一樣的過法,讀罷豐子愷先生的這篇文章,既讓我們對豐子愷先生的老家——浙江桐鄉石門鎮那獨特的年俗神往不已,更勾起了我們每個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年”這杯老酒,真是越品越香呀!
佳作展示版
佳作展示1
收藏古典——《紅樓夢》
一考生
水中望月,看不到它皎潔之下的灰塵;
鏡中觀花,看不到花兒綻放的艱辛;
然而那一個水中月,那一個鏡中花,
我卻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寄語《紅樓夢》
《三國演義》寫雄主名王、謀臣勇將之事,攻城略地、縱橫捭闔之心;《水滸傳》寫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行俠仗義、報仇雪恨之心;《西游記》寫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之事,伸張正義、斬妖除魔之心。獨《紅樓夢》寫少男少女之事。小小女兒國里,花招繡帶,柳拂香風。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青春流淌。故于茫茫書海里我收藏心中的最美——《紅樓夢》。
奈何,奈何!
紅樓夢中夢難醒,千古絕唱唱到今。寶玉在黛玉、寶釵之間究竟愛誰?為什么愛?寶玉堅持自己的選擇。但究竟娶誰,他一點權力也沒有,一切聽從于父母之命。于是“苦絳珠魂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便成為不可避免的悲劇。一如十娘怒沉百寶箱,雷峰塔壓白娘子。
奈何,奈何!
“都道是金玉良緣,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雖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卻不能“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黛玉,瀟湘妃子,“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我欣賞她的才情與“行止見識”。我愿與她同憂同樂,同笑同涕,感她所感,愛她所愛。聽了她的葬花悲吟,我才知道“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大觀園,在她看來都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清幽的瀟湘館里,她度過“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面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的凄涼長夜。聽她對菊低吟“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我似乎窺見她所期望于寶玉的,不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而且是茫茫世俗中可“偕隱”的知音。終于理解了她含恨而死前那句“寶玉、寶玉你好……”的全部慘痛的含義。
奈何,奈何!
寶玉,“山川日月之精秀”也!有人說他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有人說他是“怪癖邪謬,不盡人情”;也有人說他是“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然而我說他是多情的。但他這種多情,不是西門慶式獸性的占有,亦不是燕小山、納蘭容若的“多情”所能比擬的。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其父賈政認為其必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其實不然,他對薄命司里青春守寡的李紈、“枕霞用友”湘云、遠嫁的“焦下客”探春、悲觀絕望后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釧兒、含冤而死的可卿……都無不痛心疾首,黯然悲嘆。“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聽到《紅樓夢曲子》,他卻不知,他就是那個“美玉無瑕”,而黛玉就是那個“閬苑仙葩”。
奈何,奈何!
落日溶金,暮色四合,晚霞帶著無盡思念落在那片青冢上,此乃南方黛玉所在。
云無語,風亦然,草也沉默,那片荒郊,乃青埂峰下寶玉所在。——再寄《紅樓夢》
后記: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用女兒的淚水釀成藝術美酒。今細細讀之,因傷感于寶黛纏綿曲折的愛情,凄涼的結局,流瀉下一時的感受,必當好好收藏。
(2007年四川中考佳作)
綜合評價
作為一名初中生,作者能夠以《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悲劇為經,以兩人的個性悲劇為緯,巧妙地化用詩句,營造凄婉的意境,來解讀這部名著,的確難能可貴。作者語言功底厚實:概述四大名著用語凝練準確;主題部分的人物評價,佳詞妙句信手拈來;幾處“奈何,奈何!”看似簡單的反復,實則一詠三嘆,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結尾“再寄紅樓夢”的兩段文字,又給全文重抹了凄婉的一筆。
佳作展示2
其實并不是這樣
一考生
四月的風兒,輕柔地拂過臉頰,亂了我的思緒。父親的咆哮,還聲聲激蕩在耳邊,沖擊著我的自尊。
獨自佇立在暮靄之中,握著再次失利的成績單,看著那血色殘陽,刺眼的分數似乎也在拷問著我柔弱的心靈,難道,真的只能這樣了嗎……
無意間,我又瞥見了胡同里那幾株綠色的藤蔓——喇叭花。看著那從青苔中穿出的根須,那瘦弱的葉片,以及那娟秀的小花朵,我突然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開始就注定會成功。
記得初春時,望著喇叭花那纖細瘦黃雜草般的枝葉,我曾搖頭,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注定了它們是不會成功的。
那次小胡同里的人們清理雜草,我看到喇叭花將殘斷的根須蜷縮到墻角時,還曾苦笑: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
然而,喇叭花細小的葉片努力伸向了陽光,殘根更加吃力但堅定地抓住了土壤。我當時曾驚奇:她們沒有放棄,又開始了新一輪更加倔強的生長。
直到有一天——在清晨斑駁的陽光中,我看見喇叭花竟然綻放出了淡粉色的花朵,在淡藍的天空下,她們執著地仰著臉,眼中含著美麗的清淚,固執地仰望著那方蒼穹。我被震撼了,喇叭花縱然卑微,可是她們那種高貴的姿態和永不低頭的倨傲以及向往光明與力量的執著精神,讓我油然而生敬意,我豁然開朗了。
是的,我曾平凡,但我可以用實力向家長、向老師、向所有熟悉我的人證明:其實并不是這樣,我也可以成功。一念之間,我仿佛獲得了重生的力量。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我開始向極限挑戰,與自我抗爭。在抗爭中,我學會了分析一個個復雜的數學題型;在抗爭中,我學會了運用變化多端的英語句式;在抗爭中,我學會了應對各種類型的作文文體……
維克特說過:“天黑透了的時候,更能看見星光。”我相信夢想會開花。再次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終于能夠放松地大笑了,因為我真的超越了自己。
記著——失落時,掬一捧清泉,去滌蕩胸懷;困惑時,挽一縷清風,去喚醒理智;迷茫時,擷一點星光,去裝扮心靈。你會發現:其實,并不是這樣。
(2007年德州中考佳作)
綜合評價
本文的出眾之處表現在三方面:
1.語言豐富。文章大量運用排比、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氣勢跌宕起伏,語言細膩深刻;特別是詩歌一樣的語言,樸實無華,形象生動,簡潔明快,增強了文章的韻味,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2.選材獨特。文章選取材料的角度獨特,發人深思,耐人尋味,說服力強,雖沒有引經據典,但處處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
3.結構井然。文章以排比句開篇,以排比段結束。
佳作展示3
綠的呼喚
一考生
兒時的家鄉,門前屋后到處是那種參天的樹,樹葉茂密成陰,遮天蔽日,站在樹下,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綠。離開家鄉這幾年,尤其想念那一片片的綠,因為那里有我純潔的伙伴,有我快樂的童年,有我美好的回憶。
春天,那片綠是淺淺的。上學后,我們一群伙伴同住在那個偌大的院子里,那淺淺的綠滲透出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放學后,大家遲遲不愿回家。一次,我們在放學的時候發現了一只垂死的小鳥,盡管我們都希望它能活過來,但最終它還是靜靜地死了。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它安葬在了那片綠葉中。我們相信,那嫩嫩的綠葉能讓它安心。
夏天,那片綠是濃濃的。天氣炎熱,然而,每當置身于那片綠葉下,我們總會感覺到陣陣清涼。我們玩著各種游戲,悠然自得。那一陣子大家紛紛收集掉落的綠葉,制成各種各樣的小玩藝兒,或是刻上朋友的名字,或是刻上一句自己想說的話。那些互相贈送的小禮物散發著綠葉的馨香……
秋天,那片綠是慢慢變黃的。落葉漸漸多了起來,綠中夾雜著黃,說不清是綠是黃。我們大家笑著踩著那些落葉,落葉簌簌的響聲宛若我們的笑聲。大家選擇形狀漂亮的落葉,制作成各種各樣的書簽,夾在書里,過不了幾天,它們就干枯了,又硬又脆,永不褪色,可以長期保存。因此,我們再去撿,不厭其煩地重復,覺得樂趣無窮。
冬天,那片綠是隱約的。樹上殘留著一些樹葉,零星地綠著。下雪的時侯,我們穿得厚厚的,躲在樹后捉迷藏。玩累了,我們坐在樹下,抬頭仰望灰白色的天空,數著那些殘留在樹梢的葉子,祈盼著春天的到來。可是,總因不小心數亂,于是再從頭數。我們絲毫不覺得冷,總是樂不可支。
如今,留在記憶里的還是那一片片的綠葉。我呼喚那一片綠,就好像呼喚那快樂的日子。我的童年是很甜美的,因而,我把那片綠永遠珍藏在內心深處,讓那片綠呵護我成長,永遠滋潤我純潔的心……
(2007年遵義中考佳作)
綜合評價
這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總的特點是構思精巧,格調清新,意境優美,體現在:1.蘊涵豐富。“綠”不僅寄托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而且寄托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純潔、美好生活的追求。2.結構巧妙。用排比段展開話題,使文章結構精巧,條理清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發;以“綠”的色澤變化為線索,春、夏、秋、冬并列成段,把兒時的幾個生活片段連綴成章,表達出了作者對“綠”的真切感受。從而,“綠”顯得多彩多姿,詩意盎然,而給“綠”映襯下的童年生活便有了無窮的情趣。3.格調清新,意境優美。安葬小鳥、互贈禮物、制作書簽、數殘葉幾個生活片段都寫得妙趣橫生,令人印象深刻。另外,語言簡潔凝練,文采斐然;行文清新流暢,格調高雅;結尾含蓄雋永,余味無窮。所有這些,都展示了作者成熟的個性和扎實的文學功底,值得同齡人借鑒。
升格導練版
A文題亮相
你想到過嗎?我們每天享用的一切,無一不是自然的恩賜。請以“感謝您的恩賜”為題寫一篇文章,向萬物表示感謝。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B升格之前
感謝您的恩賜
親愛的自然媽媽,您賜予我陽光雨露,賜予我春夏秋冬,賜予我風花雪月,賜予我美的享受,我感謝您的恩賜。
春天百花爭艷,到處郁郁蔥蔥,是那么的美麗。我在春天里散步,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溫馨,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盡情地和蝴蝶一起起舞,盡情地唱著自己喜愛的歌曲,幸福和快樂寫滿我的臉,我心飛翔,自由自在。
夏天熱烈奔放,它雖沒有春天溫柔,但它有個性,執著地散放著陽光和熱,猶如熱戀中的情人,是年輕人的季節。感謝大自然賜予我火熱的夏天,它讓我豁達,讓我熱情,讓我無比快樂。我愿做夏日黃昏的一朵白云,隨風飄蕩,四海為家;我愿做雨后一朵蓮,深情地笑著……
秋天成熟穩重,一地金黃。農民的笑臉上流淌著快樂,熟透的柿子炫耀著自己火紅的心情,而那些棉花,則捧著潔白的哈達,夾道歡迎秋伯伯的到來。而在秋風揮舞著鐮刀,收割沉甸甸的歲月和熟透了的日子時,我們每個人也在心里思考我們走過的人生旅途。于是我們便有了成熟感。感謝大自然給了大地成熟,感謝大地給了我們成熟的啟示,我想我們應該從秋天出發,重新啟程,不讓遺憾再生。
冬天晶瑩美麗,一片詩情畫意。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大地一片潔白,不由得讓你想起許多寫雪的詩句來。謝道蘊《詠雪聯句》中的“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把下雪比作好像空中在撒鹽,又仿佛是風把柳絮吹得滿地皆是,令人神往;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中的“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是那么的生動、貼切;張元《雪》中的“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雪片亂舞如鱗甲片片紛紛墜落,令人慨嘆;李白《北風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則讓人大喊過癮……
感謝自然媽媽,感謝您賜給我這繽紛美麗的四季。
C升格指導
本文較好地把握住了主題,開門見山地表達了對自然媽媽的感謝;接著,從春、夏、秋、冬四個角度,盡情描繪大自然賜予的美景,展露自己愉悅的心情和受到的啟發,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謝意,使得整篇文章緊扣題旨,一氣呵成。而優美語言的運用,經典詩句的再現,更使文章增色不少。
然而,這篇文章的缺陷也是明顯的。一是文章的第一段與后面“春、夏、秋、冬”部分銜接不自然,起不到統領作用,從而使文章在布局上有點零亂。二是部分語句有些生硬,意思表達不夠準確。三是文章“感謝”這一主線凸現得還不夠明顯,行文時沒有注意前后照應。
對本文進行升格,可有兩種選擇,一是保持第一段原有內容,在順序上作適當調整,然后著力修改下文,使之與首段呼應。但這樣改起來比較費力,既要根據第一段添加新內容,又要壓縮原有的“春、夏、秋、冬”部分,不易把握。第二種方法是刪改首段,縮小口子,只寫春、夏、秋、冬,這樣,下文就不需要作過大的“手術”,只要在詞句上加以潤色就行。所以,選第二種思路較為“劃算”。另外,為了突出“感謝”的主題,可把每一段的首句都修改為“感謝自然媽媽賜予我……”的樣式,這樣,上下文就能連貫一氣,渾然一體。同時,在文章的結尾部分,還應加上回報自然的句子,以升華文章的主題。
D升格之后
感謝您的恩賜
自然媽媽賜予我們的美景有許多許多,比如“百花爭艷”“芳草碧連天”;比如“蟬吟蛙鳴”“彩練當空舞”;比如“碩果飄香”“山林盡染”;比如“萬里冰封”“獨釣寒江雪”……而這些景色都藏在自然媽媽送給我們的“春”“夏”“秋”“冬”四個“大禮包”里面。
感謝自然媽媽賜予我春天。春姑娘花枝招展,是那么的美麗動人。我們在春天的詩歌里漫步,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溫馨,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盡情地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盡情地唱著自己喜愛的曲子,幸福和快樂寫滿我的臉龐。啊,我心飛翔,自由自在。
感謝自然媽媽賜予我夏天。夏哥哥雖沒有春天的溫柔,但他熱烈奔放,有著鮮明的個性。這個季節有的是熱情,有的是浪漫,是屬于年輕人的。在這火熱的夏天里,我變得豁達,變得熱情,變得愛奇思妙想,變得像天空中的鳥兒一樣無比快樂。我真想做夏日黃昏的一朵白云,隨風飄蕩,四海為家;我更愿做夏日雨后的一朵紅蓮,用深情的笑,征服所有注視我的心靈……
感謝自然媽媽賜予我秋天。秋伯伯一身碩果,在金黃的大地上,格外引人注目。農民的臉上充滿著快樂。你看,那熟透的柿子,正炫耀著自己火紅的心思;而那些棉花,則捧著潔白的哈達,夾道歡迎秋伯伯的到來。就在秋風揮舞著鐮刀,收割沉甸甸的歲月和熟透了的日子時,我們每個人也在心里思考我們走過的人生旅途,于是我們就有了成熟感。大自然給了大地成熟,大地則給了我們成熟的啟示,讓我們一起從這個季節出發,走向新的收獲吧。
感謝自然媽媽賜予我冬天。冬爺爺晶瑩剔透,一身詩情畫意。“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那一道道銀裝素裹的山巒,分明就是最浪漫的詩行。這當中有謝道蘊的“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把下雪比作空中在撒鹽,又仿佛是風把柳絮吹得滿地皆是,令人神往;有宋之問的“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落雪如花,是那么的生動傳神;有張元的“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雪片亂舞如片片鱗甲紛紛墜落,怎不令人慨嘆;還有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真是蔚為壯觀……和冬爺爺在一起,真是不會作詩也會吟呀!
感謝自然媽媽,感謝您賜給我這繽紛如畫的四季。我會用我手中的彩筆,把春、夏、秋、冬,把您,打扮得更加美麗。
簡評: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并抓住四季的特點,以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本文語言流暢,描寫傳神,感情真摯,令人賞心悅目。
E升格小結
寫這類文章,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忌開口大,口子開得大,就難以把握,只有選擇萬物中的一個“點”來言謝,才能集中筆墨,寫出精彩來;二忌說空話,要用實實在在的描寫、說明、議論和真情實感的抒發來營造氛圍,表達謝意,泛泛而談難以打動人;三忌用華而不實的語言胡亂堆砌,遣詞造句一定要仔細推敲,力求準確。
F延伸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有人說過:“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自己的夢想,或是夢想成為叱咤風云的人物,或是夢想背著行囊游遍天下……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懈地追求,終于夢想成真;有的人畢生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夢想不能變為現實也無怨無悔;而有的人被現實生活絆住了腳步,被固有的惰性消磨了意志,終于有一天,當夢想被束之高閣,漸漸淡忘之時,便開始迷失自己,甘于平庸起來。
你有夢想嗎?請以“夢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夢想的看法,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夢想”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全人類的。作文時可以寫自己的美好理想或對溫暖的渴望等;也可以寫人類對經濟發展、和平共處、環境保護的期盼;還可以將題材拓展開來,寫動物、植物的夢想:籠中的鳥兒夢想擁有可以自由飛翔的天空;蝴蝶的幼蟲夢想插上美麗的翅膀;艷麗的花朵夢想青春永駐……總之,只要扣住“夢想”這個話題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自然界等多方面選材,表現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就都能成就一篇佳作。寫作時,要借助優美的語言、鮮活的事例來豐富文章;同時,無論寫景、敘事,還是抒情、議論,都應運用恰當的聯想和想象,使文章虛實結合,立意深遠。
相關素材:
①一個有事業追求的人,可以把“夢”做得高些。雖然開始時是夢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輕易放棄,夢想就能成真。
——虞有澄
②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于一種事業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居里夫人
③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
——林語堂
④很難說什么是辦不到的事情,因為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還可以成為明天的現實。
——羅伯特
⑤不要懷有渺小的夢想,它們無法打動人心。
——歌德
2.請以“我(你)就是一道風景”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我(你)就是一道風景”,這就要求站在“欣賞”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他人。欣賞美景,可以愉悅人的精神;欣賞藝術,可以提升人的品位。欣賞自己,是對人格的一種自我完善;欣賞他人,是對人格的一種自我考驗。“欣賞自己”和“欣賞他人”都是獲得健全人格的一種過程。
人人都有優點,人人都可以成為一道“風景”,都能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寫作時要放開思路,抒寫真情。
記敘、抒情、議論皆可,語言要輕松流暢。
相關素材:
①生活中處處是風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風景,因為你把峻峭和雄偉展示給了人們;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風景,因為你把嫵媚和風姿展示給了世界。
②我們每個人都有光彩的一面、亮麗的一面、輝煌的一面,只要你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發揮積極的作用,你就是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