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知識積累及語言運用(28分)
1.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問題。(6分)

□□□□(中國畫)
畫面上朝霞滿天,旭日俯瞰著大地,祖國的河山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遠觀,每一座山峰,每一片白云,每一朵浪花,每一艘航船,都沐浴在萬道霞光之中。
站在這幅畫前,透過逶迤起伏的山巒,看到祖國江天萬里,遼闊無垠,給人以咫尺千里之感。面對眼前的壯麗河山,你的視野開闊澄明,你的心胸海納百川。
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lán,共同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長江,這條自然山川河流、人文河流、思想河流給我們太多的kuì贈、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啟迪。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①給下列黑體字注音。(2分)
A.俯瞰()B.逶迤()
②把文中拼音表示的漢字寫在下面的田字格內。(2分)

③從整體把握材料,在“□”內為畫面擬寫恰切的標題。(2分)
2.仿照示例,請你從“路”“窮”“理”三個漢字中任選兩個作趣味解釋。(3分)
示例:壞——世間萬物,源于土地,此乃自然法則。倘若一個人連土地都對他說不,這人便可謂“死無葬身之地”,足見其劣之甚了。
睡——眼睛瞇得越來越小,頭垂得越來越低,不去睡還等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通過調整節假日制度,使人們將更多地享受傳統節日帶來的歡愉,傳承中華文化的薪火。
B.我們期待更多的留學人員成為海歸,與正在崛起的本土人才一道,共同譜寫中國創新領域的新篇章!
C.希望同志們繼續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大力協同,扎實工作,確保繞月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D.“奧運精神”正在成為中華民族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為國人所傳承、弘揚,激勵全國人民求發展、促和諧。
4.參考下面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在橫線上仿寫句子。(3分)
感受春風拂過臉頰,如老師的鋼筆,劃過試卷時也溫暖了我的心田;品嘗夏日灼曬皮膚,似父母無盡的嘮叨,揮手作別時全都涌進我火燙的血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傾聽雪花在掌心融化,似妻子關切的家書,逐字品讀時牽動著我的思念。
5.古詩文默寫。(14分)
①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②____________,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站得高,你就望得遠”,用王之渙的詩句表達,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杜甫的詩句表達,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王安石的詩句表達,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幸福就是“泱泱海闊憑魚躍,____________”的那種灑脫;是“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的那種坦蕩。幸福就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那種感應;是“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的那種愉悅。幸福就是“____________,人約黃昏后”的那種甜蜜;是“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的那種恬淡。幸福就是“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的那種舒暢;是“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的那種神怡。
⑤請你揣摩下面兩幅圖的意境,并為它們各配一句古詩。

圖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語交際及互動(3分)
6.(本報北京2007年11月5日訊)北京時間2007年11月5日11時3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實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動,順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剎車”動作,月球捕獲衛星。嫦娥一號衛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月球衛星。(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為此致電祝賀,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打算說些什么?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綜合學習及探究(11分)
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時下,經典作品銷路不暢,有些書店將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專賣區。同時,肆意改編經典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記》被“大話”,《三國演義》被“水煮”。這樣的改編實際上是把內涵豐富的“文學大餐”變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經典不再“經典”。然而,閱讀這種改編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種時尚,他們說:“那種很正經的文學名著,書太厚,文字太多,我們沒時間也沒興趣讀。而這種書有圖畫,又搞笑,相比之下,要有意思得多。”
材料二:
□□□□□□□□□□□□□□□□□□
(本報2007年11月8日綜合消息)近期,四大名著的翻拍熱似乎進入白熱化:導演李少紅最終決定接手執導《紅樓夢》;導演吳子牛正在為重拍《水滸傳》而忙碌;早已宣布要重拍《西游記》的張紀中,也將陸續公布主要演員的名單;《三國演義》的重拍方借第九屆四川電視節舉辦之機,主動營銷,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另外,根據電影《青春之歌》重拍的同名電視劇正在熱播。之前,香港經典電視劇《上海灘》被進行了重新演繹。而金庸小說《鹿鼎記》的重拍作品早已制作完畢,正在等待最佳播出時機。
一時間,電視劇的重拍風潮乍起。這樣大規模的重拍是否有必要?觀眾與市場是否能夠接納?
專家表示,四大名著電視劇的重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傳統文化回歸的一種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但對于四大名著電視劇重拍的“扎堆”現象,專家也提醒說,重拍經典不能只尋求技術上的突破,而要進行艱苦的藝術創作,不要使重拍作品變成“名著連環畫”。
(選自《人民日報》)
①材料一中的“大話”“水煮”這兩詞是時下新興的詞匯,只要我們留心生活,可以發現像這樣的詞匯還真不少,請再寫出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讀了以上材料,你一定會想起你讀過的不少中外文學名著,請從下面所提供的名著書目中任選一部,按要求填寫讀書資料卡。(4分)
書目:《名人傳》《格列佛游記》《水滸傳》《繁星·春水》

③認真閱讀材料二,在“□”內為這則新聞擬寫標題。(2分)
④請你以中學生的身份,淺談對“四大名著”翻拍熱的認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理解(48分)
(一)對比閱讀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問題。(15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節選自《戰國策》)
(乙)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節選自《孟子》)
8.解釋下列句中黑體詞語。(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_
②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請用簡明連貫的語言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國歷史上曾有敢于直諫的賢臣和納諫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是進諫難、納諫更難的事例,請你各舉一個這樣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鄒忌和孟子的勸說方式有什么相同之處?他們各自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處理人際關系有什么啟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問題。(13分)
節日,漸漸明朗的“中國表情”
盧新寧
2000多年前,當神情孤傷的屈原徘徊汨羅江邊時沒意識到,他文橫千古的《離騷》以及郁憤悲壯的自沉,構成了中國文化史至為厚重的一頁。在隨后的歲月里,成為他腳下的土地和后來子孫回望歷史的重要憑依。
因此,當傳說為紀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節將以國家法規的形式,與13億中國人的生活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時,有誰會否認它“表明了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對自己文化傳統的態度”?
這可能是迄今我們對于弘揚傳統最為一致的共識了。
不同于讀經活動,不同于國學私塾,甚至于丹的講論語、易中天的品三國,與其他復興行動總引起議論鼎沸迥異,將除夕、端午、清明、中秋四大傳統節日“法定化”的消息幾乎贏得了學者和百姓的齊聲贊同。
這種難能可貴的同心,來自我們對共有節日傳統強烈的情感認同,也來自對節日文化日漸沉寂現實困境的憂心。
沒有比節日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了。千百年來,除夕的祝福演繹了舉國同慶、萬民同樂的社會和諧,清明的祭掃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體驗,端午的龍舟抒發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壯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節日民俗使中國人生活在一個有情有義的社會。它既是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再現,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作為文化中國最突出的“表情”,成為我們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重要標志。
然而,傳統節日的衰微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多種文化激蕩中,盡管傳統節日在民間從未中斷,但它越來越像一個形單影只的孤立事件。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法定假日沒有充分配套的文化生活,而有豐富內涵的傳統節日,卻沒有法定假日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形成了一種節日“二元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促進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鮮明地表明了對待文化傳統的“國家態度”,體現了一種可貴的文化自覺性。
但傳統節日的法定化僅僅提供了一種“天時”,節日文化的興盛與否,關鍵在其形式和內涵是否適應時代和民眾的需求。已經“南橘北枳”的圣誕節在中國并無法定假期,但卻日益紅火、聲勢浩大,原因就是契合了人們在快節奏現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相反,早已法定化的春節,卻因內容單調之弊,已使許多人呼吁要“捍衛”“拯救”。
因此,一旦傳統節日法定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文化上的闡釋和創新。當傳統節日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之后,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就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承和延續,而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的轉化和重塑,是從內涵到外延的不斷創造和更新。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將四個傳統節日法定化,只是一件小小的事。但一個國家的發展無法忽視這些印證歷史的細節。倘若再把這個細節,放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艱難征程上看,放在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曲折路途上看,我們會更加百感交集——
經過百年激蕩,三十年變革,在日益融入世界大潮之后,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視自己的來路、清楚自己的未來。
若干年后,當我們的孩子習慣了清明踏青、中秋望月時,誰不會說正是這些節日的熏染,讓他們領會了文化中國寓意深厚的“表情”?
(選自《人民日報》)
13.“南橘北枳”的寓意是突出了環境的影響很大,圣誕節在中國日益紅火、聲勢浩大的環境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探究第六段文字的內涵,并在橫線上仿寫恰切的語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選取端午節的素材開篇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何理解“節日文化的興盛與否,關鍵在其形式和內涵是否適應時代和民眾的需求”這一話句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為什么說“節日,漸漸明朗的‘中國表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傳統節日法定化體現了一種可貴的文化自覺。請你打開你的“積累庫”,搜索弘揚一則傳統文化的實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問題。(12分)
一車煤的重量
岳勇
這次小測試,我給孩子們出了一道圖文選擇題。方框內畫著一個車夫拉著一板車蜂窩煤沿街叫賣。問題是:一車煤大約有多重?選擇答案有3個:A.100千克,B.10千克,C.1千克。
大部分學生都選填了正確答案A,唯有一個叫李梅子的小女生選擇了C。我看著她的試卷只覺得好笑,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得連一點生活常識都沒有了,一車煤怎么說也不止1千克呀。我用力在試卷上畫了個“×”。
試卷發下去之后,我讓孩子們自己好好檢查一下,相互間對對正確答案,重點看看自己做錯的題目,想一想自己錯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講解試卷時,我把那道選擇題寫在黑板上,叫李梅子上來重新解答。這個害羞的小姑娘紅著臉跑上來,拿起粉筆毫不猶豫地在括號內填了個C。
我不禁有些生氣,問:“李梅子,你昨天沒與同學對過正確答案嗎?”
李梅子緊張地低著頭,低聲回答說:“我……對過了。”
“別人的正確答案是什么?”
“是A。”
“你知道正確答案,為什么還要選C?”
“我……”
“你說,一車煤的重量能是1千克嗎?”我加重語氣問。
“老師。”李梅子忽然抬起頭來,倔犟地望著我,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里竟有淚光閃動,“一車煤就是1千克嘛。”
“不對。”我拿著粉筆要改她寫在黑板上的答案,“正確答案應該是A。”“不,就是C。”小家伙站到黑板前擋住我,一張小臉蛋漲得通紅,忽然“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撇著小嘴說,“就是1千克,就是1千克嘛。”
這大出我的意料。我瞧著這個平時膽小害羞得連大聲說話也不敢,這時卻敢在課堂上頂撞老師的小女生,心里又好氣又好笑,說:“好了,別哭了,這道題老師現在不講了,下午叫你家長來學校一趟吧。”
她見我放下粉筆不再改寫她的答案,這才擦著眼淚回到座位上。
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我正在辦公室備課,忽聽門口傳來一陣咳嗽聲,抬頭一看,只見門口站著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模樣有點猥瑣,正在大門邊磨磨蹭蹭,不知該不該進來。
我有些奇怪,起身問:“您有事嗎?”
他一臉賠笑地說:“我找葉老師。”
我說:“我就是,您是……?”
他說:“我姓李,是李梅子的爸爸。”
我想起上午的事,急忙把他讓進屋。這時我才發現,他左腿有點殘疾,走路一跛一跛的,腳上穿著一雙舊膠鞋,鞋上沾滿了黑糊糊的煤灰。我心里一動,給他倒了杯熱茶,然后問他:“您現在在哪兒工作呢?”
他囁嚅著說:“我下崗都好幾年了,前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時摔斷了腿,梅子她媽又跟我離了婚,現在靠給煤廠拉煤出來賣過日子。”
我一怔,忽然明白過來,李梅子為什么要讓一車煤等于1千克,那里面包含著一位不諳世事的女兒對辛勞的父親最深最純真的愛呀!
想起李梅子今天在課堂上對我的“頂撞”,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濕潤,對于這個膽小害羞的小女生來說,這得鼓足多大勇氣才能做到呀。
“您有一個好女兒。”我由衷地對他說,“李梅子同學在學校很聽話,學習成績十分優秀……”
“真的?那太感謝老師了。”李梅子的爸爸站起身高興地搓著手,不知說什么才好,最后竟朝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選自《讀者》)
19.文章第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講解試卷的場面很精彩,李梅子的外貌描寫也很突出,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我”對李梅子的情感有怎樣的變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以李梅子的爸爸向“我”鞠了一個躬結尾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一車煤”在文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請簡要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問題。(8分)
巨型空洞驚現宇宙
譯/胡德良
宇宙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使其他任何空洞相形見絀,這一發現使天文學家們大為吃驚。
該空洞的直徑為將近10億光年。空洞不同于黑洞:黑洞是由致密物質構成的小型球體;而空洞中幾乎沒有任何恒星、氣體和其他普通物質,奇怪的是其中也沒有遍布宇宙的神秘“暗物質”。以前也發現過其他的空洞,但根本沒有這么大。
天文學家不知道該空洞存在的原因。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勞倫斯·魯德尼克說:“以往不曾有人發現這么巨大的空洞,而且我們也不曾料到會發現這么大的空洞。”
對魯德尼克的同事莉莉雅·威廉姆斯來說,該發現也是她所始料不及的。她說:“不管是根據我們的觀測研究,還是根據宇宙這種大規模演化的計算機模擬,都可以說明我們的發現是不同尋常的。”
該發現將詳細地報道在《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宇宙中分布著可見的恒星、氣體和塵埃,但宇宙間絕大多數物質是不可見的。科學家們知道這些不可見物質是存在的,因為他們能夠觀測到所謂的“暗物質”造成的引力影響。空洞也是存在的,但通常較小。
天文學家們利用巨陣射電望遠鏡(VLAradiotelescope)進行了仔細觀測,發現了該巨型空洞。
魯德尼克指出:在波江星座的一個天空區域,星系的數量急劇減少。以前,該天區被稱為“WMAP冷點”,因為在宇宙微波背景(CMB)輻射圖中,該天區顯得尤其突出,而這種輻射圖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WMAP)所繪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輻射痕跡,從理論上講宇宙大爆炸又是宇宙的開端。
魯德尼克說:“盡管對這一令人吃驚的發現還需要進行獨立證明,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這個天區中的較低溫度好像是由一個巨大的空洞造成的,空洞中幾乎沒有任何物質,距地球大約60億~100億光年。”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的光子通過具有物質的普通太空區域時,會捕獲少量的能量;而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通過空洞時,其光子會散失能量,使太空中那一區域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顯得溫度較低。
(選自《知識窗》)
24.文章第九段中黑體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第二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整體感知全文,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下定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寫作(60分)
27.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文題一:
嫩芽拱破土壤,用生長來感恩天地的滋養。花苞綻放芬芳,用瑰麗的花瓣來感恩蜂馳蝶舞的辛勞。雄鷹翱翔天際,用矯健的雄姿來感恩蒼穹渲染的澄澈。駿馬馳騁江山,用跳躍的身影來感恩廣袤天地造就的磅礴。歙硯浮香,我們感恩于歷史承載的書卷畫軸。山嵐泉聲,我們感恩于自然造就的奇靈秀美。政通人和,我們感恩于社會滄桑巨變中譜寫的和諧華章。
我若是一粒種子,有蒙大地女神的恩澤,我要繁衍更多的種子;我若是一枝野花,有蒙甘露的傾愛,我要生出更多的花朵;我若是一朵浪花,有蒙大海的憐愛,我要投入波濤洶涌澎湃;我若是一顆愛心,有蒙世人的芳澤,我要傳遞更多的愛;我若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有蒙上帝的恩賜,我要活出別樣人生……世間萬物,有什么比感恩更長盛不息?
請以“感恩”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文題二:
維克托的諾言
鄭衍文
暑假,四歲的外孫來和姥姥住了一段時間。外孫很乖,每天睡覺前都要和姥姥道晚安,時不時的還和姥姥吻一個、擁抱一下。祖孫倆朝夕相處,感情日篤。
外孫就要走了,姥姥有些不舍,對他說:“維克托,把你的擁抱和吻給我留著吧。等你下次再來的時候,一起送給我,好嗎?”
維克托摟著姥姥的脖子,認真地說:“我答應你,我會把吻和擁抱都給你留著!”
幾個星期之后,姥姥突然接到女兒的電話:“媽媽,怎么維克托變化這么大?每當我要擁抱他、要吻他的時候,他總是拒絕;晚上睡覺前也不說晚安了。我問他為什么,他總是不回答我。這是怎么了?”
姥姥心里有些生氣:這與我有什么關系?難道是我把他帶壞了?
突然,姥姥想起了維克托對她的承諾,她笑了。她給女兒解釋了她和維克托之間的約定,對女兒說:“沒想到,我隨便的一句話,他竟然當真了!”
不要輕易給別人許諾,也不要輕易去要求別人承諾什么;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承諾和忘記自己對別人的諾言一樣,都是背棄。
(選自《諷刺與幽默》)
認真閱讀上面的材料,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讀后感。
本期參考答案
《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六)》
一、1.①A.kàn B.yí②A.籃B.饋③三峽放歌2.路——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因為“各”種人都在此留下“足”跡,便有了路。/窮——是因為“力”被困在“穴”里,無法施展出來。/理——山大王那里不一定有你的立錐之地,在講王法的國度里,你還是備受尊敬的。3.A4.示例:體會秋雨打濕頭發,像朋友舉起的杯中酒,仰首傾杯時也濕了我的睫毛5.①云歸而巖穴暝②叫囂乎東西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④朗朗天高任鳥飛/月上柳梢頭/悠然見南山/稻花香里說豐年⑤圖一:誰家新燕啄春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似曾相識燕歸來。圖二: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二、6.示例:近月制動的成功,標志我國航天測控水平有了新突破。我們要學習參與工程的叔叔們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
三、7.①示例:粉絲、海選、物流、甩賣、瘦身、的士等。②示例:《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本書敘述了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國等地的經歷,諷刺了當時社會種種丑陋現象。《水滸》施耐庵本書記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農民起義的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③國產電視劇又興翻拍風,經典該如何重拍④四大名著“重現江湖”,反映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越來越深刻地發現和體會了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名著翻拍熱似乎又讓人看到了影視原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匱乏。
四、8.①偏愛②有的人9.①從這種情況看來,大王受蒙蔽就太厲害了。②大王如果知道這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10.鄒忌以己為例,諷齊王納諫。11.正面:唐朝的魏徵敢于直諫,他多次上書唐太宗,才有了“貞觀之治”的盛況;魯莊公聽從曹劌的正確意見,取得了齊魯長勺之戰的勝利。反面:商朝的大臣比干,力諫商紂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紂王剖心而死;春秋時的吳國大臣伍子胥,勸吳王夫差殺死越王勾踐以免后患,吳王不聽,他堅決同吳王爭論,最后被迫自殺。12.兩者都是采用設喻說理的方式,曉之以理,使被勸說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欠缺。啟發: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委婉勸說,充分尊重交談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談話者明白事理,從而愉快接受。13.人們在快節奏現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14.中秋的圓月見證了千家萬戶的濃郁親情15.突出端午節的文化含量,再現文明古國對自己文化傳統的態度,照應題目,強化中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16.示例:節日文化的興盛要兼顧經濟、政治、社會,從內涵到外延的不斷創造和更新。17.因為節日既是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再現,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8.示例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雖在近代曾脫離母體很長時間,但一直保留著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示例二:新加坡華人每逢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19.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為后文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20.作者通過李梅子的外貌展示她的內心,突出她的倔強的性格。21.好笑→生氣→寬容→表揚22.爸爸的鞠躬是對“我”工作的肯定,能夠理解學生。23.“信”凝聚了李梅子對爸爸的愛,表現了文章主旨。“信”貫穿全文,是文章的線索。24.不能,因為“幾乎”有“接近于”的意思,刪去后不符合語意,“幾乎”一詞的使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25.作比較,突出空洞的大。26.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
五、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