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盤點】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查要求之一,病句在中考中常“考”不衰。病句的考查主要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主觀題多為修改性題目,多用于對句子或文段的修改。例句大都來自現實生活,有時來自學生的作文。要攻破這一難關,考生需了解句子的致病原因,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診斷和施治”的能力。
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可概括為:
1.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驟是:分析句意——分析句子結構、詞語搭配、語言運用——找出病因——選取恰當的方法進行修改。
2.辨析語病的方法通常有:
①找出主干。對于較復雜的長句,提取句子主干,即把句子的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或賓語中心語提取出來,簡化成短句,從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成分,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結構是否混亂。
②理清枝葉。如果主干沒有錯誤,就應該檢查定語、狀語、補語等修飾成分能否正確而恰當地修飾或說明中心語。
③體會語意。看句子意思的表達是否合理,語序是否正確,句式是否雜糅,句子是否有歧義,前后是否矛盾。
④弄清關系。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檢查關聯詞語的使用是否恰當。
3.修改語病的方法可用四個字概括:增、刪、換、移。
句子成分殘缺可增添成分;句子雜糅、重復累贅可刪去多余的詞語;語序顛倒可移動詞語的位置;搭配不當,可調換詞語。但修改語病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改變句子的原意,應多就原文,少改動,應保持原句的結構特點。要做到準確改正,而不是改通,更不是改寫。
總覽近幾年的中考題我們不難發現,中考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病句進行考查:
1.成分殘缺
例:聽了校長的報告,使我受到極大的鼓舞。(缺少主語,應去掉“使”。)
2.搭配不當
例:我們的校長常常接待許多學生家長的來訪和來信。(動賓搭配不當,賓語是并列的兩項,“接待”和“來信”不搭配。)
3.語序不當
例:博物館展出了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多層定語語序不當,應改為“展出了剛出土的幾千年前的文物”。)
4.指代不明
例:張老師才到我校,許多老師還不認識。(到底是誰不認識誰?指代不明確,應在最后加上“他”。)
5.否定不當
例:這悲壯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動得流淚呢?(多層否定與本意正好相反,去掉其中一個“不”字。)
6.詞語誤用。
例: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處心積慮”為貶義詞,詞語感情色彩與句意不合,去掉)
7.自相矛盾或不合邏輯或結構混亂
例:中國長城是世界上沒有的奇跡。(既然世界上都沒有,那中國怎么又有呢?應把“沒有”改為“僅有”。)
8.成分重復多余
例:你交來的稿件,正在進行排版。(刪去“進行”)
9.語句前后不對應。
例: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前面的主語是正反兩面的意思,后面的賓語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應,應把“能夠”改為“能否”。)
10.并列不當
例:這個商店出售飲料、汽水和啤酒。(飲料包括汽水)
【中考鏈接】
1.成分殘缺
①赤潮已成為世界性的一種公害,很多地區和國家發生都很頻繁。(“很多地區和國家”前少介詞“在”。)
②學校開展的感恩活動,掀起了同學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增進了彼此的友誼。(缺少“掀起”的賓語,在“互學互進”后加“高潮”。)
③通過開展賽龍舟、包粽子活動,可以使屈原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缺少主語,刪去“通過”。)
2.搭配不當
①發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除了供應給杭州使用外,還向上海、南京等地輸送。(主語“發電量”與謂語“輸送”搭配不當,將“量”字去掉。)
②各地政府赦免農業稅是農民收入逐年增長的原因之一。(“赦免農業稅”動賓搭配不當,應改為“減免”。)
③對紙質圖書的命運,即使怎樣擔憂,我都始終抱有希望。(“即使”和“都”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把“即使”改成“不管”。)
3.語序不當
①人們通過對先人所經歷的艱苦磨煉和取得的輝煌成果的回憶,來升華和照亮現在的生活。(“升華”與“照亮”語序不當,應互換位置。)
②報告會上,航天英雄費俊龍、聶海勝給同學們講述了有關許多“神州”六號的故事。(把“許多”移到“有關”前。)
4.指代不明
小王和小李在路上相遇,他告訴他晚上到他家去。(“他”指代不明,產生歧義。)
5.否定不當
為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傷害事故,政教處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否定不當,刪去“不再”。)
6.自相矛盾或結構混亂
①目前,余杭區的文物保護規劃已經正在制定中,以后文物保護就有了更為有力的措施。(“已經”與“正在”表示時間矛盾,刪去一個。)
②福州市榮獲“全國衛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的原因是……”與“……是……的結果”兩個句式雜糅,去掉“的原因”或“的結果”)
7.成分重復多余
一項最新調查表明,我國約65%左右的青少年認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是優秀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繩。(“約”和“左右”重復,去掉一個。)
8.語句前后不對應
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決定于干部作風是否深入。(“做好”與“是否深入”不對應)
【模擬演練】
1.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父親已經走了,但那番語重心長的話語時時在我心頭回響。
B.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漂泊》,作者是一位蟄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華裔作者之手。
C.我們20多個職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學或升高中。
D.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字、電報、電話、廣播等傳統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獨特性。
2.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雖然實驗沒有成功,但誰也不會認為這是他沒有作努力的緣故。
B.最近兩年,這個縣通過興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C.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被這伙制造偽劣產品的人挑動,設置重重障礙,圍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員正常執行公務。
D.上海公用事業的改革是基本上在國有老企業和大企業中展開的。
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創刊一年來,該報針對行業特點,遵循\"指導性強、信息量大\"的辦報方針,取得了很大成績,被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譽為“導向好、品位高”。
B.適度的自我評價,實際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個平靜的“碼頭”;而超過個人實際的高目標,則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C.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人為的蓄意破壞以及惡劣天氣變化,都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災難性后果。
D.科學家在對流行病進行分析和動物實驗后指出,大量飲酒或飲用酒精配制的飲料與癌腫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那里的人都上堤去搶險,我的叔叔已經快有半個多月沒有回過家。
B.柳敬亭不是一個很有家教、素質不高的人,但他不怕挫折,憑自己的努力成為很負盛名的說書家。
C.看到今天的成績,我認識到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對我的辛勤培養造成的。
D.總理10月7日視察了中央電視臺,對中國電視事業暨中央電視臺誕生40周年表示祝賀。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這天,解放軍某部六連官兵與往年一樣,提著禮物,帶上樂器,來到駐地村莊,為老人過一百零六歲生日。
B.她每個月的工作量都要超過預定計劃百分之四十五以上。
C.雖然身為“喬波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但那潔白的冰雪仍是葉喬波最神圣的地方。
D.他在位五十四年,是西漢建國后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強盛時期。
6.下面這段文字有三句話,各有一處語病,請加以修改。
近期,香港舉辦的2005年花卉展覽,由杭州錢江管理處制作的“六和鐘聲”,獲得“大型園林景點設計特等獎”。①作為杭州市的參賽作品,“六和鐘聲”凝聚了半個多月制作人員的心血。②評委們認為,“六和鐘聲”獲獎的原因是因為它構思精巧,形象豐滿,最具江南特色。③
7.下面是近期網絡上的一則新聞,有多處語病。請找出四處并加以修改。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①目前,艾滋病在中國逐步流行并呈現快速上升趨勢,②已經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③根據科學研究事實證明,④在工作和生活中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觸,⑤如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共同進餐,共用勞動工具、辦公用品、錢幣等不會感染艾滋病。⑥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公共設施傳播。⑦咳嗽、打噴嚏以及蚊蟲叮咬不傳播艾滋病。⑧
《病句》
1.D(A項主謂搭配不當,“心頭”應為“耳邊”;B項 “作者是……”與“出自……之手”句式雜糅或結構混亂,刪去“作者是”或“作者之手”;C項有歧義,“20多個”修飾不明。)2.A(B項成分殘缺,在“糧食”前加“使”;C項“圍攻……執行公務”不搭配;D項詞序顛倒,“是基本上”應為“基本上是”。)3.B(A項“譽為”缺賓語;C項“人為的”與“蓄意”重復;D項主客顛倒)4.D(A項重復,刪去“快”或“多”,B項前半句否定不當,后半句“很負盛名”語義重復,C項句子雜糅)5.B(A項不合邏輯,不可能“與往年一樣”“過一百零六歲生日”,C項在“葉喬波”后加“心目中”,D項改為“在位的五十四年”)6.“的”改為“了”;“半個多月”移到“制作人員”后;刪去“的原因”或刪去“因為”7.②用詞不當,“逐步”改“逐漸”;③缺謂語,在“人群”后加“擴散”,或在“向”前加“轉”;④缺主語,刪掉“根據”;⑦概念并列不當,在“公共設施”前加“或其他”;⑧不夠連貫,“咳嗽、打噴嚏以及蚊蟲叮咬不傳播艾滋病”改為“艾滋病也不會經咳嗽、打噴嚏以及蚊蟲叮咬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