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題】
一片嫩紅,一灣碧溪,一襲云彩,一陣鳥鳴,一絲風中的蘆葦……便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一曲生命贊歌,一幀活動剪影,一次風采展示,一處公益廣告……便是一道令人回憶的風景線。一位哲人說,你的靈魂就是一道精選的風景線。
也許,你眼中和心中的風景線更多,更多……
請以“一道風景線”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文題解析】
“最美的風景”“最亮麗的風景”“風景這邊獨好”“這也是一道風景”“這是一道風景線”等作文題,都是考生在平時的作文中常常訓練的命題作文或話題作文,因而寫起來會得心應手。但是,是不是每一個考生都能寫出很好的考場作文呢?我想,事實并非如此,要想真正寫好這篇考場作文,或者能夠在眾多的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還是應當認真地審題,精心地選材,縝密地構思。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考場作文的成功,才能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一、認真地審題。我們知道,“風景線”不僅指大自然留給我們的自然風景線,還指大自然中的那些人文風景線,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物。要使文章出彩,捕捉那些大自然中人文風景線容易符合閱卷老師的要求。只要你留心生活,身邊處處有風景。所以說,除了提示語中所涉及的話題外,校園中尋求知識,是一道富有詩意的風景線;家庭中感受親情,是一道充滿溫馨的風景線;社會上反映新時代新風尚,同樣是一道多姿多彩的風景線……每一道風景線都令我們陶醉,每一道風景線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應該說,這樣的題材都是切題的,都應該是我們在審題時值得注意的問題。認真地想過這種種“風景線”后,我們再去構思自己的文章,顯然就要高明多了。
二、精心地選材。我們在選擇材料時一定要注意精心地選材,用眼睛去發現身邊美麗的風景線,一定要避俗求新。比如這次中考作文中有一個考生以抗震救災為主旋律,寫了一個大街上的修鞋老人在2008年5月19日下午2點28分,主動放下手中的活兒,為災區逝去的生命默哀,引發大街上所有的人都停了下來……這的確是一道風景線,是一道引發我們深思的風景線。
三、縝密地構思。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文題中的“風景線”更多的還是一種比喻,并非通常意義上的風景線,這就要求我們在構思的時候一定要縝密,切不可緊緊抓住自然界的風景不放,一定要注意它更多的還是一種載體,一種喻體。至于有些考生從“大煞風景”這個角度去構思,不是不可以,但這是考場作文,我覺得還是應當以“穩妥”為宜,不要為求標新立異而導致不切題意失分,這樣不值得。
【滿分作文一】
一道風景線
一考生
有幸隨旅行團去了一趟湖南,讓我盡情地享受到別樣的風景,領略到一道別有情趣的風景線——
時令已至深秋,但麓山的楓葉并沒有以詩中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來迎接我。放眼望去,滿山滿谷高高低低的楓樹向我宣告著一個巨大的“綠”字。身著綠裝的楓葉別有一番風姿;近看,微風拂來,片片楓葉隨風拍打,“噼噼啪啪”作響,像寬大的手在熱烈地鼓掌;遠看,楓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濤洶涌,綠浪翻滾,依舊透著勃勃生機,沒有絲毫凋落的跡象……
我邊看邊向上攀登著。才到半山腰,我已氣喘吁吁,可身上還背著一個沉重的大書包。這時,耳旁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這位同學,要不你把書包放在這兒,等回來再拿?”
我扭頭一看,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他穿著綠色的舊軍裝,腰板挺直,一雙略為凹陷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閃著慈祥的目光。看到他身旁的許多包裹,我遲疑了一下,還是把書包遞了過去,問道:“多少錢?”
“你人不大,思想倒……干我們這行的,不收錢。”說著,他另一只手伸過來,只見,他的手臂上套著一只紅袖章,上面赫然印著三個黃色的大字——“執勤員”。
“哦,那謝謝您,老大爺。我估計12點左右返回。”
“行,沒問題。不過,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頂的話,可得加油啊!”
老大爺關切的話語,給我增添了無窮的力量,我奮力向前奔去……
在山頂吃完午飯后,我休息了一會兒,便開始下山。突然,一個親切而熟悉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這位同學,你的書包……”
“哦!”我遠遠望去,那位老大爺正提著書包向我走來。
“老馮——”只見他的身后,一個也是身著綠軍裝的老年人,拎著一個保溫飯煲,喊著老大爺,“都快兩點了,沒見你下山來吃飯,我就把飯給你送上來了。”
老大爺接過飯煲時,我突然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被全部領走了。我感激地拿過書包,說:“謝謝您,老大爺。再見!”
“不用謝。再見!”
當我再次回過頭時,遠遠地望見兩位身著綠軍裝的老人站在楓樹底下,和楓林的美景融為一色,成為麓山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滿分揭秘
這篇考場作文,文章開篇著力描寫的是“楓景”,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此文寫的肯定是“楓景”。其實不然,老人——麓山“執勤員”,才是文章要敘寫的主人公。看得出,考生寫的風景并不是自然界的“麓山楓景”,而是另一道風景——麓山執勤老人。本文構思精巧,引人入勝,不失為一篇考場佳作。
【滿分作文二】
一道風景線
一考生
秋風颯颯,吹走了炎夏,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的涼爽。
早晨,陽光透過窗子灑在地板上,帶來陣陣暖意,朝露也很滋潤,鑲嵌在蒼老的枝葉上,澄碧的藍天上緩緩飄著幾朵流云,涼爽的秋風之中,秋意顯得更加優美、深沉。
蟬聲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隱沒,青蛙鉆進泥土,鴻雁南飛,樹葉飄零,該走的都走了,留下的只有豐收的喜悅。太陽也在這忙碌之中徐徐西下。
黃昏的到來使一切充滿希望。太陽的余暉灑向大地,為寧靜的原野穿上一層金色長袍。天邊的云霞火紅火紅的,那是太陽的最后一片光暈,也是白晝的最后一道美麗的光彩。
黑夜即將來臨。驚慌的鳥兒尋找著它們的樹巢,水中的魚兒也游向湖底找歸宿,唯有遠方的游子在默默哭泣,“我會飄向何方”,于是,孤寂、憂郁向我撲來,黑夜將把我吞沒。
太陽繼續西下,隱沒在叢林中,最后一片余暈也被黑暗吞噬,萬籟俱寂,唯有銀河飄散天空,冷風拂過原野。孤寂、黑暗籠罩著一切,于是,我獨自走在田埂上,思念著黃昏余暉的美麗。
不知從何方傳來陣陣歡歌笑語,舉頭遠眺,片片篝火隱約可見,豐收在望的人們正圍在火旁歌唱,那歡快的歌聲驅走夜晚的孤寂與荒涼,殷紅的火焰一閃一閃地發出亮光沖淡漆黑的深夜。
于是,我終于明白,黑暗可以吞沒落日的余暉,但吞沒不了人們的希望之火。那原野上的火光正是太陽落山前為人們留下的文明與希望。正是有了這些余暈,才使遠離他鄉的游子看到希望的曙光。于是,我打開心房,將太陽這最后一道余暈留下。有了這樣的火光,再黑的夜晚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明天,白晝將比今天更短,而黑夜將會更長。但再長的黑夜也吞沒不了那希望的余暈,那美麗的曙光照亮了心房,伴隨著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這充滿希望的秋之暈不正是這人世間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嗎?
滿分揭秘
這是一篇優美的哲理散文。考生能夠從大自然的風光里領悟到生活的道理,并把這種道理通過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實在是難能可貴。文章寫景細致,情景結合,理寓景中,既能體現語言之美,又能凸現情理之美,不失為一篇成功的考場佳作。
【滿分作文三】
一道風景線
一考生
歷史的涼風撫過生命的荒原,吞噬了榮華與悲傷,屹立著的是先賢們不朽的身軀……
——題記
滾滾長江,巍巍中華,民族的滄桑五千多載,古今多少事,都已付諸東流,浪花翻滾,佇立在江邊的我領略到了一道道絢麗的風景線。
汨羅江的水,見證了纏綿幽情——
兩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失意之士茫然地來到了這里,懷石投江,留下了今天龍舟爭游。令人敬畏的屈原,在江邊輕吟起“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身繼死兮魂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多么鏗鏘有力!靳尚、蘭新狗奴才的嘴臉在如此雷鳴之下早已成為一攤糞土,泯滅在草根之中。江水見證了這一切,忠心震天撼地,愛國之情融為江邊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線,照亮了中國,這就是屈子神魂的結晶。
長江的水,涵蓋了壯志豪情——
兩千多年前的某個夜晚,曾有一位真正的英雄在這里舞戟而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訴說的是一份怎樣的情意。千載而下,封建時代把他視為“奸雄”的污辱,怎能掩蓋曹孟德偉岸的身軀。十二色杖見忠信,奮接七星寶刀見忠君,愛民如子見仁義。當他毅然地背負起漢賊之名而匡扶社稷之時,就早已注定了他的偉岸。赤壁的大火燒不掉的是這一份愛國情啊!當《短歌行》縈繞在耳畔,曹操給我們留下的一道風景必然再現于江畔,再現于我們的心中。
長江的水,注入了憂傷愁情——
一代文豪蘇軾也曾懷著一份愁思來到江邊,感受江風的愛撫,烏臺詩案,一個不應屬于你的傷痛。在那個年代,奉儒守官似乎是你的天命,你卻奮力地掙脫,去為天下的福祉而抗爭。于是,你受了傷,淚水與傷感匯入了滾滾的江水,你愛國愛民的情義,卻凝成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歌賦,洗滌了后世多少人的情懷。這不就是你在江邊為世人筑下的風景嗎?你托起了文壇的魂,民族精神的魂。
江水幽幽,綠意濃濃,千百年來先賢們用魂魄筑成的一道道江邊的風景線,早已隨江水流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成為永恒!
江水河流,永遠是裝扮祖國的一道風景線。
滿分揭秘
文筆飛揚,思緒萬千,成為這篇考場作文的最大亮點,考生能夠借助于江水來構思,的確非同尋常,既顯示了考生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又顯示了考生巧妙的駕馭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