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指導】
“奉獻”主題類文章,以其主題思想的健康、積極和切合時代的要求,一直是中考現代文閱讀文本選擇的熱點。“奉獻”主題類文章,從文體看,主要有兩種:一是記敘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一般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細節、心理的描寫,展示人物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精神;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般通過事件的敘述,突出一個或幾個人物圍繞某一人物(或事件)所做出的奉獻,表現對他們高尚情操的贊美之情。二是議論文。文章由論點、論據、論證構成,一般是就“奉獻”這一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選取典型事件,進行分析論證,最后進行總結的結構模式,表達上概括敘述與議論分析相結合。
解答以“奉獻”為主題的人物類記敘文,要在整體把握中分析人物個性,注意人物語言、動作、細節與人物性格之間的關系;解答以“奉獻”為主題的敘事類記敘文,要在理清敘事線索的基礎上,對所寫事件進行概括,從而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并進一步分析文章的表達手法及其作用。解答以“奉獻”為主題的議論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是首要任務,因此首先必須注意文章的關鍵語句,如篇首句、段首句等,其次再分析文章采用的例證、引用、比喻、類比等論證手法及其作用。
【中考選文】
女教師的47個吻
查(zhā)文紅,從上海自愿來到安徽省碭(dàng)山縣曹莊鎮魏廟小學,當一名不拿一分錢工資的“編外教師”。開學第一天,當她興致勃勃走進教室時,家長和孩子一看教師是個上海人,都用一種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長竟帶著孩子離去,轉到別的班。這當頭一棒把查文紅打得摸不著頭腦。她找到校長,問是怎么回事,校長道:“我們這里上課都是用土話,家長和孩子們擔心聽不懂你的普通話,所以跑了。”
查文紅感到委屈,但她還是硬撐著上完了第一節課。下課時,一名學生用土話問她:“老師,‘狠狠’還來嗎?”查文紅沒聽懂,便問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學生們哄笑了,一個小男孩不客氣地說:“‘狠狠’就是‘狠狠’,你連‘狠狠’都不知道,還來教我們嗎?”教室里再次爆發哄堂大笑。查文紅有些惱火,但她不便對剛進校門的一年級孩子說什么,便又去問校長:“‘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長笑著說:“這是我們的土話,就是下午的意思。”“這些孩子怎么教?”查文紅不解地說,“我熱愛我的事業,自愿來當一名編外教師,就是想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為農村孩子做點什么,可他們……”校長表情有些凝重,嘆了口氣說:“以前來了幾個教師,都沒堅持幾天就走了,送給你這個看看,你再想想吧!”
查文紅回到宿舍,展開了那張紙,一首詩呈現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
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莊嚴而圣潔;
那凜然的正義,
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那博大的胸懷,
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
那永恒的熾熱,
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這不是溫家寶總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嗎?此時讀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就像溫總理說的那樣: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她想到農村的落后與閉塞,如果這些孩子長大后還只曉得“狠狠”,他們將永遠走不出這貧瘠的土地,也將永遠不能與外界對話,溝通。此刻,她明白了老校長的用意。
她決定倡導用普通話教學。為了讓學生首先能聽懂她講課的語言,然后學會講普通話,她開始刻苦學習當地土話,一有機會便向村民們學習。上課時,她總先用普通話講,再“翻譯”成學生能聽懂的土話。在她的推動下,普通話漸漸成了校園里“時髦”的語言。
查文紅為了讓啟蒙階段的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通過講故事與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教學,深受學生的歡迎。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期末考試時,全班的語文成績平均達到了91.87分,名列全鎮第一。家長們聞訊,紛紛買來鞭炮,來到學校放了起來。一位家長激動地說:“這么好的成績,我們多年沒見過了。感謝查老師!”面對此情此景,查文紅激動得哭了,她慶幸自己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春節已經臨近,學校照顧查文紅,讓她把剩下的課集中講完,好早點兒回家過年。孩子們聽說老師要走,心里都很難過,竟不能集中精力聽課。查文紅有些生氣,正要批評他們,一個名叫丁麗的小女孩站了起來,很失落地說:“老師,你不走行不行?”
“不行啊,老師要回家過年。”
“那你到我家過年,行嗎?”
“不行,因為上海的家里還有一個姐姐正等著老師回去呢。”
聽到這里,小丁麗哭著說:“那,那你親我一下好嗎?”
查文紅眼圈紅了,走過去親了親小丁麗,止不住流下淚來。這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站起來,都說:“老師,你也親親我吧。”于是,班上47個學生,她一一親到。親完最后一個學生,全班同學放聲大哭起來。孩子們覺得,查老師這一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47個孩子一起大哭,那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哭聲傳出,全校師生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情,紛紛跑了過來,附近的村民也聞聲從家里趕來了。哭聲是如此具有感染力,一時間全校學生都哭了,面對如此感傷的場面,一些老師和村民也不知不覺地流下淚來。
“那驚天動地的哭聲,我從未聽到過,至今還在我心中回蕩,這一輩子我也忘不了那感人的哭聲。”查文紅每憶及此,總是感動得雙眼濕潤……
1.理清選文思路,補全情節。
→校長贈詩 →回家過年
______ 深受感動→______ 吻別學生
解析:考查考生疏理文章思路的能力。考生解題時,可以從第2、4部分的內容受到啟示,從而總結出文章1、3部分的事件就可以了。
答案:不懂土話,不被接受;采取措施,得到認可。
2.研讀選文第六段中畫線的句子,概括回答出查老師付出了哪些“努力”,又得到了怎樣的“回報”。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以文本內容為依據,即答案從原文中搜尋;二是要對原文具體的敘述進行概括。
答案:“努力”指倡導用普通話教學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愉快教學。“回報”一方面是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另一方面是家長非常感激。
3.選文第十二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描寫人物的寫作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最好從描寫的角度(肖像、神情、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去思考,對照原文就會明白,畫線部分是神情、動作的描寫。作用的分析,要抓住關鍵詞,“眼圈紅”“流淚”分明是對學生的留戀之情。
答案:神態、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查老師深受感動以及對學生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對學生的愛。
4.詩歌在選文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安排的理解能力,此類題一般要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作者思想情感表達的角度;二是結構、情節發展的角度。這里主要起推動情節的作用。
答案:揭示了查老師轉變的原因,推動情節發展,增加文采。
5.請指出《仰望星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這里是引文部分)的分析理解能力。基本方法是抓關鍵詞,從詩中的“寥廓而深邃”“莊嚴而圣潔”“壯麗而光輝”,和“感到敬畏”,可以概括出贊美、敬畏之意。
答案:敬畏、贊美等。
6.你認為查老師具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把握人物個性的能力。主要從與人物相關的事件,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心理、細節描寫等角度去思考。如查老師親吻學生,很能體現出老師對學生的熱愛、依戀。
答案:善良、熱愛學生、不圖名利、責任心強、敬業奉獻等。
【強化訓練】
為了一個三歲的生命
山形
一個3歲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肝臟壞死。這可愛且可憐的孩子的父母是一對普通的日本中年夫婦,他們在郊外的村子里擁有自己理想的房子。要救小女孩,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肝臟徹底壞死之前,有善良的人愿意為她捐獻自己的肝臟。
這對夫婦在醫院和其他地方登記,希望在僅剩的半年里能找到志愿者,但一直沒有任何消息,有的只是來自整個村子的安慰和問候。據有經驗的醫生說,這么短的時間里,志愿者的出現率幾乎為零。
但是,很快就有了消息,一位志愿者說她愿意將自己的肝臟捐給小女孩。再過幾個星期,小女孩就可以得救了。
雪季開始。大地白茫茫一片,積雪一天比一天厚,女孩移植手術的日子也一天天近了。
醫院來電話通知做手術,此時正是雪下得最大的時候。不僅是汽車,連人步行也很困難。束手無策的夫婦打電話給醫院,又打電話給急救公司,公司說唯一的辦法是使用直升機,但是沒有一個可以降落的地點。
離手術時間只有3個多小時了,看著窗外飛揚的大雪,再看看熟睡的女兒,夫婦倆相擁而泣。
“可憐的孩子,這么大的雪,汽車也用不上了。”
“咱們不能做點什么嗎?”
“除非能有一塊較大的空地!教堂前的空地已滿是積雪……”
這是鄰居夫婦的一段對話,女人聽到丈夫的自語,即刻拿起電話向急救公司確認教堂前的空地作為降落點是否夠大,對方告訴她沒有問題,但是積雪太厚清理也來不及,無能為力。女人卻堅定地懇求對方,讓他們兩個小時后來接孩子。她穿好厚厚的衣服,戴上一頂防雪帽,拿起除雪的大鍬,沖向教堂。
冒著大雪,她開始除起雪來。但是,無論如何她也不可能在兩小時內把降落場清理出來。
突然,聽到丈夫叫她的聲音,看到他揮動鐵鍬的魁梧身影,女人感到希望漸漸地清晰起來。一會兒,不遠處又走來了一群人,他們是住在附近的人,大家都全副武裝地來幫忙,他們說再大的雪也埋沒不了人的愛心。
原來,村里的廣播發出了求救的號召,大家聽到廣播后便都趕來了。人越來越多,村里幾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教堂前。
一個小時之后,水泥地面露出來了。30分鐘過去了,直升機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
女孩被抬上了飛機,孩子的父親也上了飛機,他們從舷窗里看著地面上的人們不停地揮手……
3年后,一個漂亮的女孩在雪地里奔跑,只要有人問起她的名字,她總會先說她的生命屬于所有的人。
(選自《羊城晚報》)
1.在情節安排上,文章主要采用怎樣的手法?
2.文中說“再大的雪也埋沒不了人的愛心”,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3.文中“她總會先說她的生命屬于所有的人”中的“先”字,起什么作用?
4.文中的“孩子的父親……從舷窗里看著地面上的人們不停地揮手……”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播種愛的陽光》
強化訓練:
1.“巧合”與“陡轉”。一般情況志愿者的出現率極低,而“巧合”使這件事“很快就有了消息”。正要做手術,卻“巧合”遇了一場大雪;大雪紛飛,“山重水復疑無路”,鄰里的相助,使情節“陡轉”而“柳暗花明”。2.困難再大,善良的人們也能憑著一顆顆愛心,相互幫助,同舟共濟。3.“先”字突出小女孩對曾給自己生命帶來重生機會的所有人的感激之情,善良的人們在這顆幼小的心靈里涂上了“善”的底色。4.揮動的手、跳動的心,表達了對施予他們幫助的人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