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閱讀者是幸福的。閱讀他人的作品,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古今。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那縝密的邏輯、深奧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偉大的靈魂,都將環擁著你。閱讀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的思想縱橫捭闔,通向更高的境地。
列夫·托爾斯泰,俄羅斯偉大的“心魂”,這位偉大的作家,留給后人的是那深邃如海的著作和后人對他的思索。他那雙犀利之中閃耀光芒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一切事物的本質;那呼吁和平的現代小說《戰爭與和平》,透析了一切戰爭的本質意義——對國家,對整個人類;那首歌頌人類情感的最美、最真實的詩——《復活》,是他藝術和人生的遺囑。列夫·托爾斯泰以他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巨人——托爾斯泰,在閱讀中感受讀書人的幸福吧!
【一號美文廳】
巨匠的手藝
蔣子龍
一個談笑風生的場合,有人話趕話地調侃托爾斯泰:你除去會寫小說還能干什么?
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這句玩笑話說得太過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實。大家都知道偌大一個雅司納亞·波良納莊園里的每一項農活,托爾斯泰都能拿得起來,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農奴,并給他們指派活計?俄國繪畫大師列賓曾畫過一幅聞名世界的“托翁犁地”的油畫,列賓為這幅畫準備了三個月,每天躲在一條壕溝里,靠溝沿上的灌木遮擋著偷看托爾斯泰犁地。因為托翁不喜歡別人為他畫像。
托爾斯泰一向都教導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凡是自己能干的都要自己動手,他每天早晨都要自己拖著雪橇為樓里送水。他家的桌布、沙發墊也是他同為貴族出身的妻子索菲婭·安德烈耶芙娜親手織的。托爾斯泰還曾經是一名出色的軍官,指揮一個連隊“英勇地參加了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并獲得了四級安娜勛章”,以及“保衛塞瓦斯托波爾”“1853—1856戰爭紀念獎章”……
可當時已年近花甲的托爾斯泰,并沒有對朋友的嘲諷還嘴,未吭一聲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就忙起來了。他的“車間”緊挨著他的書房,當中一張大木臺子上擺放著榔頭、鉗子、鋼鋸、銼刀等工具,墻上掛著干活時戴的圍裙……他為回應朋友的調侃,親手制作了一雙漂亮而結實的高靿牛皮靴,鄭重地送給了大女婿蘇霍京。
蘇霍京哪舍得將老岳丈這么珍貴的禮物穿在腳上,便將皮靴擺上了書架。當時《托爾斯泰文集》已經出版了十二卷,他給這雙皮靴貼上標簽:“第十三卷”。此舉在文化圈里立刻傳為佳話。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說:“那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卷。”
托翁乘興又做了一雙半高靿牛皮靴,送給了好友、詩人費特。費特靈機一動,當即付給托爾斯泰6盧布,并開了一張收據:“《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伯爵,按鄙人訂貨,制成皮靴一雙,厚底,矮跟,圓靿。今年1月8日他將此靴送來我家,為此收到鄙人付費六盧布。從翌日起鄙人即開始穿用,足以說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無憑,立字為證。1885年1月15日。”后面還有費特的親筆簽名,并加蓋了印章。
手藝是精神的標記,行為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面貌。現代年輕人厭惡體力勞動,拒絕學習和掌握一門手藝,不管喜歡不喜歡讀書,讀得好和讀不好書的人,都一窩蜂地往上大學一條道上擠,正應了契訶夫的話:“大學培養各種才能,包括愚蠢在內。”
托爾斯泰,被譽為“全人類的驕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個作家必讀的百科全書”“文學藝術中的世界性學校”,其精神之豐富、深邃和博大,為世人所嘆服。況且又貨真價實的是出身貴族,可以順理成章地當個令現代人無比羨慕的“精神貴族”。而最讓托翁深惡痛絕的也正是這種貴族意識。
列寧稱“在這位伯爵以前的文學里,就沒有一個真正的農民。”他比國家廢除農奴制早四年就解放了自己莊園里的農奴,還一直想把屬于自己的土地轉贈給農民,讓自己的作品自由的無報償的任由想出版它們的人去出版,為此不惜跟家人一次次鬧僵。到82歲時還離家出走,想去當個農民,過一種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普通的勞動者中間度過殘年。
他到臨死都信奉:“勞動,只有在勞動中才包含著真正的幸福。”
有一次托翁路過碼頭,被一位貴夫人當作搬運工,叫過去扛箱子。他為貴夫人搬運完箱子還得到了五戈比的獎賞。這時碼頭上有人認出了托爾斯泰。他的大胡子和身上那件自己設計的“托爾斯泰衫”,太好辨認了。于是許多人圍過來向他問好,那位貴夫人見狀無地自容,還想要回那讓她含羞的五戈比。
卻被托爾斯泰拒絕了:“這是我的勞動所得,我很看重這個錢,不在乎有多少。”
偉大的精神導致偉大的勞動,強有力的勞作培養強有力的精神,正如鉆石研磨鉆石。本是偉大作家的托爾斯泰,卻用自己的一生證實:體力勞動是高貴而有益的。輕視體力勞動和手藝,只說明精神貧弱,思想空虛。
(選自《讀者》)
思考練習
1.你知道托爾斯泰哪些著名的作品?對于托爾斯泰的作品,你最熟悉的是什么?請描述其中一個情節或說明其中一個人物的性格品質。
2.你從這篇文章中了解到托爾斯泰的哪些“手藝”?從中你發現了他哪些高貴的品質?
3.你最感興趣的情節是什么?說說讓你心動的原因。
4.“勞動,只有在勞動中才包含著真正的幸福。”這是托爾斯泰睿智的名言,你贊同托爾斯泰的說法嗎?
5.你能再推薦一兩條托爾斯泰的名言嗎?并說明推薦的理由。
【二號美文廳】
世間最美的墳墓
茨格威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將被后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圣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里。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游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于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從中獲得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他表示愿意將來埋骨于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后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愿望;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后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著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里,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閑情,并且不容許你大聲說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和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土堆包容著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弦: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能打動人心。老殘軍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侖的墓穴,魏瑪公侯之墓中歌德的陵寢,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
(選自《世界最美的墳墓》)
思考練習
1.茨威格說托爾斯泰的墳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你覺得美在哪里?
2.文章何以讀來如此樸實又如此感人?說說你讀后的感悟。
3.你從此文中學到了哪些寫作手法?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請舉例分析。
4.讀了這篇文章之后你聯想到了哪些人和事?為什么你會聯想到他們(它們)?
【三號美文廳】
托爾斯泰牧場的野花
舒乙
這是一個能夠傳遞巴金思想的美妙故事。1991年,我已經在文學館工作,到蘇聯參觀學習,去了老托爾斯泰的莊園。那天下午,我們站在老托爾斯泰的牧場上,夕陽迎面照來,我看見6月的草場上鮮花遍地,白色的、粉色的、黃色的、紫色的、紅色的小花在草叢中迎著陽光,特別漂亮。我隨意摘了幾朵野花,夾在筆記本里。
回國以后,我發現花干了,顏色一點沒有變,只是透明、硬挺,像標本一樣。我給巴老寄了幾朵。沒想到沒過幾天,巴老回了一封特別感人的信。他說:“我連做夢都想那個地方,我非常感謝你把這些小花寄給我,使我想起了老托爾斯泰。托爾斯泰一生沒有達到的人生理想就是言行一致,這正好也是我的追求。我始終以托爾斯泰為榜樣,雖然這太難了,但我還是要向他學習。像我這樣一個老病人,要打起精神來重新生活,繼續前進。”
我沒有想到幾朵小野花,引發了他這么深刻的思考。后來,我注意到巴老寫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隨想錄》,在后半部幾次談到托爾斯泰。他自己指出要做到言行一致就要說真話,但說真話是何其難也。這是巴金高齡以后重要的思想之一——人活著說的和做的要一致,這是達不到的,達不到也要這樣做,這個社會才能變得光明。
(選自《南方都市報》,有刪節)
思考練習
1.巴金為什么被作者送的幾朵小野花感動?
2.巴金最崇拜托爾斯泰的什么思想和品格?
3.想和做有時很難達到統一,巴金和托爾斯泰是怎樣實踐的?
本期參考答案
《走近巨人——托爾斯泰》
一號美文廳:
1.①《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教育的果實》《伊凡·伊里奇之死》等。②《戰爭與和平》;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沖動、善良真誠的年輕人,憑著繼承了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矚目的人物。勢利的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衛國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并經受了戰火考驗。后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對他有極深的影響。2.除了能寫小說,他能干農活;能管理和組織農業生產;能指揮戰斗;有許多生活本事,有很強的生活能力;能做皮靴;懂得很多勞動技能。總之,他是個熱愛勞動,懂得勞動的真正意義,有著高超“手藝”的真正的藝術家。3.示例:喜歡托爾斯泰為一個貴婦人搬運箱子的情節,我被他的謙遜、淳樸、熱情所打動,更被他坦然接過貴婦人的五戈比而震撼。(能結合具體情節,言之成理即可)4.贊同,就如作者所說“體力勞動是高貴而有益的”,是勞動改變了人類,是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是勞動磨煉了人的頑強意志,在勞動中可享受收獲的喜悅,在勞動中可享受揮灑汗水的快感。5.推薦的托翁名言:①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推薦理由:揭示了幸福的真諦——幸福藏在瑣碎而平凡的生活中。②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推薦理由:這是一條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如何修身養性,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③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推薦理由: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酸甜苦辣就是生活的滋味,我們要坦然去面對,勇敢地去嘗試,因為這就是生活。
二號美文廳:
1.美在它的幽靜、安詳、平凡、樸素,然而卻又蘊涵著真正的偉大、崇高和不朽;美在墳墓主人留給我們深思的人生啟示;美在托爾斯泰留給我們永遠的感動。2.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如何認識偉大與平凡、崇高與樸素。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巨匠,他希望身后不留名,故回歸大自然懷抱,與樹木、風兒做伴。但正如詩人臧克家所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文章讓人們認識到“偉大寓于平凡之中,樸素中方彰顯崇高”的道理;二是如何認識事業與聲名,成功與名位。一個人事業越輝煌,他的聲名必然越顯赫并遠揚,但成功之后極易為聲名所累。托爾斯泰深刻洞悉這一人生哲理,故希望回歸凡人行列,在這逼人的寧靜環境之中得以真正永久地安息。3.文章寫的是“我”拜謁托翁再也無法普通的墳墓時的所見所思,融敘事、描寫和議論為一體,無名墓冢與偉大聲名的對比,莊嚴肅穆的氣氛與觀賞閑情的對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而突出偉人樸素的信念和崇高的人格,表達了作者的崇敬之情。這對于我們如何認識“真正的美”有深刻的啟迪。4.示例:聯想到周總理;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國的青山綠水,讓自己永遠和祖國的山山水水相擁相抱,樸素的葬禮,崇高的品格;偉大的精神,永恒的安息。(能聯想到具體的實例,言之成理即可)
三號美文廳:
1.非為花所動,而是因為這些花來自托爾斯泰牧場,這讓巴金想起他所崇拜的、神交的朋友——托爾斯泰,想起托爾斯泰的人生、事跡、精神、品格,從而掀起了他心靈深處的情感波瀾。2.言行一致的品格,為真理不斷探索的精神,真誠坦然地面對自己,審視自己的人生態度。3.想和做統一,說真話,做真人。巴金和托爾斯泰都是用了一生在探索實踐這一人生準則,并為此寫下了大量的作品。這是他們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