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信息資源無障礙的概念及其重大意義,然后就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中出現的媒體資源無障礙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別就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動畫資源提出了相應的媒體資源無障礙設計方案。
【關鍵詞】無障礙;媒體資源;信息無障礙
【中圖分類號】G40-57 【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009—8097 (2008) 09—0094—04
引言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的平等地獲取、交流、使用是社會公平的基石之一,信息平等是信息社會的社會公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群和老年人群也是信息社會的一部分,也渴望獲取信息、學習知識。而在當今數字化、網絡的環境下,網絡的發展一方面為殘疾學習者打開了通向信息社會的大門,使他們因殘疾而受到限制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釋放和延伸,但另一方面廣泛存在的Web信息資源存取障礙問題,卻使大多數殘疾學習者在網絡的世界里舉步維艱。為了使殘疾學習者能在Web環境下公平而自如地獲取知識,參與信息交流,教育信息資源的無障礙化應當成為國內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中一個共同關注的課題。教育信息資源的無障礙化是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關鍵,是保障所有學習者的信息平等的權利,保障所有學習者受教育的權利,保障網絡學習機會人人平等的基礎。不斷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無障礙,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目標的必然途徑。
教育信息資源的構建和組織的關鍵是將教育資源通過各種形式傳遞給盡可能多的學習者。所以在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中,既要考慮到學習者的需求(包括殘疾人群的需求),又要考慮到信息資源的本身應該具有的特性——無障礙性。
信息資源的無障礙(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就是指信息資源能夠被所有人順利地訪問和獲取[1]。信息資源的無障礙一般地包括對信息的獲取和信息表達內容的理解兩個方面。具有無障礙特性的資源能夠被所有人訪問,獲取,如給視頻信息加上等值的文本描述,這樣盲人可以通過語音合成軟件獲取等值的文本信息;給音頻信息加上等值的文本描述,失聰的人可以看文本而獲取音頻文件中描述的信息;結構良好的信息、導航清晰的頁面、檢索結果準確等對于初涉網絡的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因特網和WWW應用的迅速發展,網絡教育資源發展和應用也十分迅速,網絡已成為人們學習、檢索、獲取信息的資源中心。然而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并沒有帶來網絡教育資源利用率的大幅上升,相反在一些主客觀因素作用下,網絡教育資源中出現了一些資源不具有無障礙特性的問題。
教育信息資源的載體類型主要有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和音頻等。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對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的訪問能力也不盡相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視覺型的媒體資源:這類資源主要有文本、圖形、圖像、視頻等媒體呈現的信息,它們往往很難被患有視覺殘疾的人直接訪問或在光線環境較差的情況下訪問。在教育信息資源中,這類資源擁有量占據著較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教育信息資源無障礙問題較為突出的領域。在對教育資源網站的測試中,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的問題是在于視覺信息資源沒有提供ALT文本或相應的文本說明,從而使那些使用屏幕閱讀器,語音瀏覽器的學習者難以訪問。
● 聽覺型的媒體資源:這類資源主要有音頻、視頻中的音頻所呈現的信息,一般地,它們很難在噪聲很大的環境中被訪問或被患有聽覺殘疾的人直接訪問。如今的教育信息資源中都有很多音、視頻資源,在大多數教育網站中這些資源只是簡單用鏈接指向資源,并沒有給相應音頻資源加上ALT文本或相應的文本描述以供他們閱讀,也沒有給視頻中的音頻配以可視化的字幕等。這樣,聽力殘疾的人就難以獲取音頻及視頻中音頻所包含的信息內容。
因此筆者針對以上媒體資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媒體資源無障礙設計策略:
一 文本資源的無障礙設計
1Word文檔的無障礙設計
創建結構化文檔,大部分人在創建文檔時只是簡單地放大字體或者加粗,而不習慣使用正確的樣式,從而造成不正確結構的文檔,使屏幕閱讀器無法識別。正確的方法是使用樣式表創建結構化文檔。在Word文檔的下拉式樣式表,既可以創建正確的標題,也能應用到任何以前創建的一般樣式中。使用結構化文檔的優點是當文檔轉為HTML或PDF格式時,仍可保持其原有結構,屏幕閱讀器能夠讀出文字,從而增強文檔的可讀性。當文檔轉成HTML或PDF格式時,需要為圖像提供同等的替代文本。方法是:在WORD2003中右鍵點擊圖片,選擇“設置圖片格式”里的“網站”標簽,再加入適當的可選文字既可。將具有良好的結構和圖像替代文本的文檔保存為網頁格式,其原有結構和可選文字將包含在其中,讓學習者看起來與源文件沒有區別,但是不能包含任何表格。文檔中除了表格,大部分內容都能轉為HTML格式,因為在Word中無法指定表格單元的表頭或者<th>標簽。唯一的辦法是創建一個表頭外觀,在“表格屬性”里選擇“行”,勾選上“在各項頂端以標題形式反復出現”的選項。這樣每行的單元格將會作為表頭標簽導出。
Microsoft Office公司為不具備無障礙特性的Word、PowerPoint、Adobe PDF文檔轉變為無障礙HTML格式文件開發了伊利諾斯無障礙網頁發布向導(Illinois Accessible Web Publishing Wizard)。該軟件并非免費,但是裝上試用版后,“文件”菜單中會多一個選項—“保存為無障礙的網頁格式”。選擇該選項將會打開一個新窗口,進行有導向的內容選擇,如輸入標題、作者,改變背景顏色,選擇輸出格式、默認的文件名、輸出語言等。伊利諾斯無障礙網頁發布向導基本能使大部分文檔內容轉變為無障礙HTML格式文件,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一些選項主要是針對PPT文檔、對于表格的輸出不是一直都準確等。如果創建包含有圖、表格和其他元素的復雜文檔時,屏幕閱讀器很難完全無障礙地讀出,復雜的元素很可能被屏幕閱讀器忽略,這種情況下,應該為文檔中的元素提供文本描述,以提示用戶。
2 PDF文檔的無障礙設計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由Adobe公司發明的文件格式,意為“便攜文檔格式”。現今它已成為事實上的電子文檔標準,越來越多的電子出版物、軟件說明書、填報表格都是采用PDF格式的。很多網絡教育資源也選擇PDF文檔向用戶傳遞信息。因此,為了向更多的用戶正確反映作者的意圖,必須進行無障礙設計,如具有良好的結構、正確的標簽,用戶必須在Adobe Reader閱讀器中對無障礙偏好菜單進行正確設置等。
對于有運動障礙用戶來說,要確保熱區、鏈接不能太小;對于有聽力障礙的學習者來說,應為多媒體提供文本紀錄,為視頻提供同步字幕;對于有認知障礙的學習者來說,要使用清晰、簡單的語言,內容應易于屏幕閱讀器閱讀;對于低視力學習者來說,應確保色彩對比并且不能只靠色彩來傳遞信息。當多種障礙學習者閱讀PDF文檔可能遇到各種障礙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屏幕閱讀器,但是不止只有這種考慮。以下將介紹兩種PDF文檔的無障礙設計方法。
● 提供PDF文檔的可選網頁格式版本:在Acrobat軟件中可將PDF文檔轉成網頁格式,這樣PDF文檔中的同等替代文本、圖片描述等都隨之保存為網頁格式。學習者不僅可以下載PDF文檔,還能在線瀏覽網頁版。如果PDF文檔是由Word文檔轉成,那么必須在Word文檔設置時就遵循無障礙設計原則。
● 制作標簽文檔使其實現無障礙:PDF標簽是PDF文檔中一個文本表述,這是使PDF文檔替代原文件并且能被屏幕閱讀器讀出的關鍵。HTML標簽和PDF標簽經常使用相似的標簽名稱和組織結構。在Adobe Reader閱讀器中,選擇“視圖”-“導覽標簽”-“書簽”(在Foxit Reader中直接選擇“視圖”-“書簽”即可)會出現書簽控制板,在這個控制板中可以查看、重編碼、重命名、調整、刪除和制作書簽。點擊高亮鏈接會跳到相關內容頁面,起到了內容描述的作用,但是它更簡單,更易理解。此外Adobe Reader閱讀器中還有無障礙輔助工具的設置,選擇“幫助”-“輔助工具設置助手”,可以設置屏幕閱讀器、放大鏡等輔助工具。這些對有障礙學習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3 PPT的無障礙設計
PPT已經是網絡流行的文檔之一,主要用于多媒體教學和會議講義,也是教育信息資源中一類重要的多媒體資源。一般有三種形式:點擊下載或保存PPT課件、瀏覽網頁形格式的PPT課件和在線觀看基于網頁的幻燈片。以下將針對三種PPT呈現方式進行其無障礙設計。
教育網站許多多媒體資源中提供PPT原文件,但是同時提供基于網頁的版本這樣會大大提高無障礙程度,屏幕閱讀器可讀出其內容。學習者通過從服務器站點下載PPT原文件(如XXX.ppt),在安裝插件的情況下在線觀看,或者保存到本地硬盤,脫機瀏覽。只要為PPT文檔提供了同等替代文本,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
網頁格式的PPT文檔則具有以下優勢:第一,這種呈現方式本身具有無障礙,不需要制作獨立的版本,它的多媒體性使障礙學習者更容易參與。第二,這個格式的文件大小比原文件更小,更適合在網絡中使用。第三,這種格式去除了過渡效果和音效等容易誘惑學習者分散注意力的呈現內容。一般將PPT保存為網頁格式的辦法是使用伊利諾斯無障礙網頁發布向導,或直接保存為網頁格式。實現無障礙設計的關鍵是在安裝伊利諾斯無障礙網頁發布向導后,保存為網頁格式時對輸入標題、作者,選擇輸出格式、默認的文件名、輸出語言,圖片描述、幻燈片大綱等進行合理的設置。這些將為屏幕閱讀器和鍵盤無障礙的工作提供方便。基于網頁的幻燈片播放是將幻燈片代碼嵌入Dreamweaver、Frontpage或其他網頁編輯器中,這種方法能絕對的控制幻燈片的外觀和內容具有無障礙特性。
二圖形圖像的無障礙設計
圖形圖像是教育教育資源中媒體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矢量圖和位圖兩種格式。常見的有以下格式:JPEG、BMP、GIF、TIFF、PNG、TAG、PSD、CDR、WMF等。我們所需的圖形圖像的獲取途徑有:軟件創作、掃描儀掃描、數碼相機拍攝和數字儀輸入等,也可以從屏幕、動畫、視頻中捕獲和從網絡下載等。成千上萬的圖形圖像傳遞著無限的美和豐富的信息,但是,對于障礙學習者來說卻是利弊共存。一方面,圖像有助于閱讀障礙、學習障礙、認知障礙學習者,甚至是普通學習者理解文字內容、加深記憶。但是,另一方面圖像對于視力障礙學習者、認知障礙學習者的閱讀存在很大困難,視力障礙學習者必須借助屏幕閱讀器,認知障礙學習者需要替代文字說明圖形圖片。以下將介紹圖形圖像的無障礙設計。
1 圖解、圖標的無障礙設計
(1) 圖解
圖解是在圖片上加輔助性文字作為文字描述的補充,使學習者容易理解,配有圖解的內容對低視力學習者、學習障礙學習者、閱讀困難學習者等障礙學習者。圖解不僅僅只有圖片或是文字,而是由圖片和文字共同闡述內容。
(2) 圖標
應用程序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圖標,來代替或補償文字菜單。對于圖標的無障礙設計,首先,應盡量使用簡單的、容易被理解的,人們經常使用的圖標。能盡量利用普遍使用著的圖標,不要自己制作新的圖標來代替同一個意思。其次,圖標具有吸引人、容易被辨別的特征,不被吸引的圖標只會增加頁面的負擔,造成學習者理解的困境。另外,圖標在不同文化和環境中意思都不同,我們應給圖標制作替代文本,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3) 圖像中色彩、對比度、像素的無障礙設計
首先,無障礙原則規定圖片不能只靠顏色傳遞信息,以免色盲學習者無法識別。制作圖片時,除了用色彩進行區別以外,還應用文字或者聲音標識。要測試圖片是否僅僅靠色彩傳遞信息的方式就是去除顏色后再觀察圖片,看是否圖片仍然具有同樣的信息。其次,對比度是圖片一個重要指標,背景和文字如果區分不大,就會使低視力學習者,甚至是正常學習者都難以看清楚,從中獲取信息就更難了。推薦使用淺色的背景,深色的前景,恰當的對比度是圖片傳遞信息的保證。最后,圖片經常包含一些文字信息,如果圖片是位圖或像素比較小,放大后造成馬賽克,就會嚴重影響學習者獲取信息。所以盡量不使用圖像化的文本。如果必須使用時,也應設計好圖像的前景和背景對比度,將字體設置成盡可能大或者加粗。
(4) 為圖形圖像提供同等內容的替代文本
視覺障礙者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用視覺閱讀圖形圖像,解決的辦法就是將圖形圖像轉化成屏幕閱讀器能閱讀的文本。為圖形圖像提供同等內容的替代文本是無障礙設計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教育信息中媒體資源無障礙設計時必須做的工作。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確保替代文本是準確的、簡潔的描述圖片的內容;為不傳遞信息的圖片提供空替代文本;主要圖片和圖片熱區都提供文本替代;相鄰的圖片不要重復替代文本;不要將重要的圖片放在背景中。重點是標簽內容能準確無誤的表達圖標的信息,能使屏幕閱讀器讀出圖片內容。可在代碼中加入
三 音頻資源的無障礙設計
音頻資源的主要類型有:音樂類、音效類、語言類等。存貯格式主要有WAV、MP3、MIDI和流式音頻等格式。恰當優質的音頻素材能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增加記憶,還能營造學習氛圍,緊扣主題,提高教學效果。但音質較差、網絡不流暢、播放控制不當、內容晦澀難懂的音頻素材反而會成為媒體資源的敗點。尤其是受聽力障礙、認知障礙或其他環境、文化、語言等因素影響無法正常接受音頻資源的學習者,我們應盡量少使用聲音傳遞信息,盡量使用文字表達,或者聲音與文字結合的形式表達。
根據無障礙要求我們應給音頻信息提供音頻文本記錄(audio transcripts),使障礙學習者也能接受音頻信息。音頻文本記錄(audio transcripts)是為了方便無法接受音頻或視頻中的聲音信息的學習者而提供文本記錄,它并不是聲音內容的逐字記錄,可以包含有利的附加描述、解釋或者意見。另外,視力障礙學習者可以利用盲文點字機或其他設備讀出音頻文本記錄。音頻文本記錄的制作較簡單,首先是設計音頻文本內容,接著利用Dreamweaver、Frontpage或其他網頁編輯器制作帶有文本記錄的音頻信息,最后可存成HTML或DOC格式供學習者下載。
四 視頻資源的無障礙設計
視頻資源是教育信息資源中媒體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組合而成,能大大提高資源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但是,聽力障礙學習者或因為環境、語言、文化、種族等原因無法流暢接受音頻信息的正常學習者卻不能正常獲得視音頻信息的全部內容,有必要在視頻資源中添加字幕,讓不能獲取音頻信息的學習者從文本中取得。
字幕(caption)是指電視、電影、DVD、動畫等視頻中經過特別設計的屏幕文字,除了對白之外,還有現時場景的聲音和配樂等信息。字幕通常出現在說話人物的下方,通過描述聲音和畫面內容,使觀眾盡可能的接受視頻信息[2]。主要是為了因環境、語言、文化、種族或聽力障礙等原因不能流暢接受信息的人群盡可能的接受視頻信息。字幕應具備以下三個特征:同步,屏幕文字應與音頻同時出現和消失。一致,字幕的內容應與音頻內容一致。無障礙,字幕內容和表達形式易理解,不存在障礙。字幕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3]。封閉式字幕(closed caption)又稱隱藏式字幕,需要時才會顯示字幕;開放式字幕(open caption)的內容和封閉式字幕一樣,不同的是,開放式字幕是圖像中的一部分,總是可見的。
如今的字幕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所擴大,不僅提供字幕,還要為視頻進行聲音描述,從而補償聽覺的不足[4]。網絡字幕媒體是由Media Player、QuickTime、RealPlayer、Flash等播放的視頻剪輯。在網絡視頻資源中應盡可能制作成字幕多媒體,使更多的學習者能夠參與其中。目前,網絡多媒體軟件Flash等軟件都采用不同的字幕技術,至今沒有統一的字幕標準和技術[5]。各廠家和部門制作字幕及應用方式也各不相同。
五 動畫資源的無障礙設計
動畫已經成為網絡中一種重要的多媒體形式,它通過傳遞圖片、文本、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成為具備最強大最可行的無障礙媒體載體。
動畫本身具備一些無障礙特征:多種呈現方式,動畫不僅有圖片、文本、音頻,還能用動態的過程表達復雜的內容,為學習者同時提供多種媒體信息;鍵盤無障礙,鍵盤對動畫的操作比網頁內容更容易,許多動畫具有更多的強大功能,能被鍵盤操作;可縮放大小,一般動畫是基于矢量技術,縮放大小不會造成失真和馬賽克;參與程度高,動畫允許學習者通過交互、聲音、圖片等其他形式參與,學習障礙和認知障礙學習者也能理解和集中注意在動畫上。動畫能彌補靜態的HTML內容的不足,兩者形成互補;自控聲音;動畫自帶音頻信號,它能呈現聲音,也能為了屏幕閱讀器的閱讀而去掉聲音信息。
在制作動畫媒體素材時應對不同的障礙人群提供不同設計策略:對于聽力障礙者應為視頻音頻提供同步字幕;針對光源性癲癇學習者應去除每秒閃動2次到55次的閃動;針對運動障礙者應確保鍵盤無障礙并且不得要求較高的運動技能;針對認知障礙者應允許學習者控制時間限制的內容,提供容易、統一的控制和導航,并使用清晰的、簡單的語言;針對低視力者,應提供大量的對比,允許動畫放大尺寸;針對全盲學習者,應確保屏幕閱讀器無障礙或者提供替代文本,確保鍵盤無障礙,不要妨礙屏幕閱讀音頻或鍵盤指令為所有非文本信息提供同等文本替代[6]。
動畫內容時刻在改變,對一些障礙學習者來說存在很大困難,他們需要一些輔助科技的幫助,如屏幕閱讀器或利用鍵盤控制,FLASH中有“輔助功能”選項可以讓影片無障礙、對象無障礙,為對象添加名字和描述,使動畫有同等的文本信息,同時方便屏幕閱讀器閱讀。
六 小結
遵守以上無障礙設計原則,真正實現,不斷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無障礙,盡可能使教育信息資源為殘疾人可用并且易用,應該成為教育信息資源建設者們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全納教育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 W3C.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 [EB/OL].
[2] 胡艷妮,楊光明.淺談字幕機的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 2006, 25(3):18-20.
[3] WebAIM.Web captioning overview [EB/OL].
[4] 黃璐,孫禎祥,王滿華.網絡字幕媒體技術及其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7,28(9):110-111.
[5] WebAIM.History of the Captioned Media Program [EB/OL].
[6] 黃璐.無障礙網絡課程的設計和實現[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