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自我監測可以及時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況,為指導病人合理飲食、運動及調整用藥提供科學依據,是糖尿病整體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監測更能準確反映患者血糖變化的全貌,只根據一次血糖監測結果調整治療,往往會出現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然而,從經濟學和病人依從性方面考慮,這樣做并不現實。
如何確定血糖監測的時間和頻率?
這要應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
對于血糖控制比較穩定的患者,血糖監測的間隔可拉長一些,可以1周測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測定全天7個點的血糖譜: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時和睡前血糖,必要時還可加測凌晨3點的血糖。
但對于近期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則需根據病情增加監測頻率,每周需要測2~3次全天的“血糖譜”,具體適用于以下情況:
①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尤其帶胰島素泵者)的患者。
②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
③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④有低血糖發生的患者。
⑤藥物更換或調整劑量的患者。
⑥妊娠期的患者。
⑦各種打亂平時常規生活的情況如:生病、手術、外出、激動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要進行隨機血糖監測。例如,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后和飲酒之后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這個時候檢測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駕車外出前也應檢測血糖,因為低血糖狀態下駕車是非常危險的。另外,病人在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也需要加測血糖。
為何要監測不同時點的血糖?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功能受損情況及治療效果極為敏感的指標。檢測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發現低血糖;檢測三餐后2小時血糖,能較好地反映進食及降糖藥是否合適;檢測晚上睡覺前血糖,有助于指導加餐,防治夜間低血糖,保證睡眠安全;檢測凌晨1~3時的血糖,有助于發現有沒有夜間低血糖,明確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1.空腹血糖
嚴格地講,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時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測的血糖(通常不超過早晨8點),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
空腹血糖的意義:
①反映患者在無糖負荷刺激狀態下的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情況;
②可以反映頭一天晚間用藥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它受到黎明現象與蘇木杰反應的干擾;
③空腹血糖也是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之一。
空腹高血糖有三種常見情況:
①藥量不足:特點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與空腹血糖相差無幾。原因是晚間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用量不足或進食過多;
②黎明現象:正常人在夜間12點以后,生長激素和皮質醇的生成增加,該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產生的生長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現象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可在夜間12點和早7點各測1次血糖,早7點血糖高于夜間12點血糖1.0毫摩爾/升以上者可診斷;
③蘇木杰反應:常發生在夜間,是由于用胰島素過量后引起低血糖,機體為了調整血糖,便產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特點是凌晨3點左右血糖低于3.9毫摩爾/升。
注意: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8點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如果空腹抽血的時間太晚,所測的血糖值很難真實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其結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2.餐后2小時血糖
“餐后2小時血糖”是指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后準時采血所測得的血糖值,它主要反映患者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增加糖負荷后機體追加胰島素分泌的能力)以及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的綜合療效。測定餐后2小時血糖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因為許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受損,受高糖刺激后反應較差,因而表現為餐后血糖明顯升高。此外,餐后高血糖還是導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重要因素。
提示:如檢查目的是為了確定有無糖耐量異常,應給予標準餐負荷,進食100克饅頭或米飯;如檢查目的是為了觀察糖尿病治療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檢查日應按平時進食和治療用藥,不要改變原有治療方法。
3.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餐前血糖可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的量。正常人餐后2小時血糖和午餐前血糖之差應大于1.0毫摩爾/升,若差值大,表示胰島后續功能好;若差值小,表示胰島后續功能差,或藥量不足。對餐前高血糖的治療與餐后2小時高血糖相同,只是藥量應大一些。
4.睡前血糖
反映胰島B細胞對進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監測睡前血糖主要是為了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
5.凌晨3點的血糖
監測凌晨3點血糖有助于鑒別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現象”還是“蘇木杰反應”,這兩種情況的臨床處理截然不同。
對糖尿病人來說,凌晨3點的血糖不應<3.9毫摩爾/升,若低于該值,表示夜間可能出現過低血糖。
6.隨機血糖
隨機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時候測得的血糖,在懷疑有低血糖或明顯高血糖時隨時檢查。正常人隨機血糖不超過11.1毫摩爾/升。
了解了上述各段血糖的意義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血糖情況,有目的地安排血糖監測的時間。
自我血糖監測要注意什么?
1.家用血糖儀應定期到醫院或售后服務點進行校正核準,特別是當血糖監測結果與病人臨床癥狀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不符時,建議抽取靜脈血測定血糖。
2.當近期經常出現低血糖時,最好監測餐前血糖和夜間血糖;而當近期血糖常常較高時,應該監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這樣更能準確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程度。
3.隔一段時間在某一天的不同時間測血糖要比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監測血糖效果好。因為前者更容易反映出一天24小時中血糖的變化規律,而如果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測血糖,您總是不知道一天中其他時間血糖水平控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