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從未停止過飛天的夢想。從夸父追日到嫦娥奔月,從萬戶的火箭坐椅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從“天問”到“問天”……
2008年9月27日,在我們偉大祖國即將迎來她第59個生日之際,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從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走出艙外,揮舞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浩瀚的太空首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終成真。
飛天夢圓,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載人航天事業堅強領導的結果。我國的航天隊伍在挑戰與風險面前,不愧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隊伍。這支英雄的隊伍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以趕超世界一流的無畏勇氣,為中華民族的歷史增添了壯美的篇章。
飛天夢圓,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生動體現。作為一項涉及眾多科技領域的系統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8大系統,涉及全國數千個單位、十幾萬科技大軍,航天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全國一盤棋,前方后方共同努力,集中我國優勢科技力量開展全國大協作,實現了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順利完成。
飛天夢圓,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向世界科技高峰的攀登進程中實現了又一大飛躍。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實施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是今年我國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科研實踐活動,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自1992年我國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神舟飛船已經是第七次出征。從無人到三人,從艙內到艙外,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航天技術的不少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高度,也是中華民族的新高度。
飛天夢圓,是中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對于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華民族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把飛天夢圓的巨大喜悅轉化為推動我國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拼搏進取,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譜寫我國航天事業和科技事業的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新的更偉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