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江西省吉安市有5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350個重點村#65377;在市委#65380;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吉安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國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堅持科學發展觀,狠抓工作落實,使350個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工作扎實#65380;深入#65380;有效地全面開展#65377;到目前,共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4648.8萬元,安排項目建設4350項#65377;其中:農業種植業336項,資金990.494萬元;養殖業205項,資金483.324萬元;農田水利330項,資金934.68萬元;交通建設1268項,資金5796.95萬元;沼氣建設130項,資金169.11萬元;自來水建設474項,資金577.28萬元;三清三改566項,資金2103.03萬元;科技推廣及培訓707項,資金2303.798萬元;其他334項,資金2190.134萬元#65377;共修建公路644.1公里,修建橋梁76座;維修建設水利設施272處,水庫84座,排灌站37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5718萬畝;興修人畜飲水工程32處,解決了5232戶農戶的飲水困難問題;修建學校40所#65380;衛生室19處,方便4.08萬人的就醫難問題;建沼氣池734座;舉辦培訓班238期,培訓農民工17900人,安排就業16820人;清理垃圾14095.2噸,清污溝390460米,清路障1135處,改廁5705個,改水2786處,改路231014米#65377;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群眾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群眾收入穩步增長#65377;全市重點村2007年未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元,較2005年增長389元,增幅達48.5%#65377;
整村推進,是以貧困重點村為單位#65380;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65380;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65380;提高群眾收入為目標的扶貧開發工作#65377;是省重點民聲工程#65377;在上級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吉安市“十一五”時期重點村數和扶貧資金有較大增長#65377;重點村由236個增加到350個#65377;而且,今年增補的247個重點村,也將于今年啟動實施,使我市重點村總數增至597個#65377;比“十五”時期凈增361個#65377;按每村每年扶持不少于10萬元,全市每年爭取上級扶貧資金5970萬元以上,受惠人口達94.4384萬人#65377;
為抓好這項工作,市委#65380;市政府高度重視,每年都要召開全市扶貧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每年都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扶貧工作#65377;市#65380;縣兩級都成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鄉(鎮)級成立了辦事機構,并實行黨#65380;政主要領導扶貧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把任務分解到縣#65380;鄉#65380;村,使整村推進扶貧工作落到實處#65377;
為強化扶貧項目#65380;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65380;規范運行,提高扶貧資金效益#65377;吉安市加強了對項目的申報#65380;審批工作,凡是整村推進項目,都必須按照村級規劃要求,經張榜公布征求群眾意見后,方可作為整村推進項目申報#65380;審批#65377;加強了對扶貧資金的運行監管#65377;根據《國家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全面落實扶貧資金公告公示制#65380;財政報帳制#65380;招#65380;投標和竣工驗收制,并實行嚴格的資金專戶管理,堅決杜絕擠占#65380;挪用扶貧資金的現象發生#65377;加強了對扶貧資金效益及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65377;每年年中都要對各縣(市#65380;區)及重點村的貧困人口減少#65380;項目資金的請款與報帳#65380;資金的管理與使用#65380;項目的建設與完工等方面情況進行檢查;年未進行綜合考評,確保整村推進工作按時#65380;按質全面完成#65377;2007年,在全省扶貧資金績效考核評比工作中,吉安市(設區市)和遂川#65380;吉安#65380;萬安三個重點縣分獲省表彰#65377;
為加快農村貧困群眾的脫貧步伐,吉安市把農業產業化扶貧作為重要工作來抓#65377;一是制定規劃#65377;根據省#65380;市農業產業化工作要求,結合扶貧工作實際,制定了《吉安市“十一五”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一村一品”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重點村“一村一品”及產業發展的目標#65380;任務和措施#65377;二是政策扶持#65377;市#65380;縣(市#65380;區)兩級政府扶貧部門都出臺了促進貧困村農業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貧困村群眾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65377;如:五個重點縣實行的小額貼息代款#65380;“互助資金”或“獎補資金”借款措施;遂川縣無償為貧困村群眾提供金桔苗木;井岡山市對種養大戶進行獎勵等#65377;激發了農村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65377;三是加大投入#65377;各縣(市#65380;區)每年都要從整村推進扶貧資金中安排10%,用于“一村一品”及產業化扶貧項目#65377;全市共安排農業產業化扶貧資金1650.642萬元,實施項目584項#65377;四是抓點帶面#65377;各縣(市#65380;區)扶貧辦至少選擇了一至二個重點村的產業扶貧示范為工作抓手,以點帶面,引領農村產業發展#65377;
為推動社會扶貧,促進整村推進工作深入發展#65377;吉安市開展了機關#65380;企#65380;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工作#65377;共組織了省#65380;市#65380;縣464個單位到350個重點村開展定點扶貧#65377;為重點村籌集扶貧資金599178萬元,實施建設項目1293個#65377;認真開展了黨員干部“1+1”幫扶活動#65377;全市共組織13045名黨員干部與13761戶貧困戶結對子,捐助資金359.21萬元,扶助項目1700多個#65377;開展了扶貧龍頭企業與農村產業工作的對接#65377;引導并鼓勵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把貧困村作為加工原料基地,幫助農村群眾發展農業產業#65377;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實現企業做大#65380;做強,農民增產#65380;增收#65377;
整村推進工作的實施,使農村群眾得到了實惠,激發了廣大農村群眾的參與熱情#65377;許多群眾自愿集資或義務投工投勞參加各項建設,加快了整村推進工作的步伐,農村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65377;村子的道路變平了,新建房屋整齊了,環境衛生干凈了,上學#65380;就醫方便了,農民收入增加了,盼望已久的“喝干凈水,用衛生廁,走平坦路”愿望實現了,群眾喜形于色,精神抖擻,昔日貧窮落后的舊村莊,正朝著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65377;
[作者簡介]賴遂寧#65380;鄭池芳#65380;毛金泉,江西省吉安市扶貧辦#65377;
[責任編輯: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