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縣將扶貧開發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著力實施產業扶貧,通過提升農民素質#65380;加強基地建設#65380;拓展銷售渠道#65380;壯大龍頭企業,廣泛進行優質稻#65380;畜禽#65380;蔬菜#65380;特色林果等有市場#65380;有效益的產業化扶貧項目開發,廣大農戶從中受益匪淺,產業扶貧工作也呈現上路起步#65380;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65377;
一#65380;建立三大體系,造就新型農民
一是建立科教培訓體系#65377;利用縣內職業教育資源優勢,確立了以縣黨校#65380;縣職業學校#65380;井岡山經貿學校#65380;縣教師進修學校和10余家民辦培訓基地為主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能培訓網絡#65377;圍繞扶貧開發思路和總體要求,按照“渠道不亂#65380;用途不變”的原則,統籌農業#65380;林業#65380;科技#65380;勞務輸出等方方面面的培訓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農村基層干部#65380;農村技術人員#65380;科技示范戶和貧困農民開展培訓工作#65377;2008年1-10月,全縣通過“千名農村致富能人培訓工程”#65380;“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65380;“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等項目,開設近20個專業,累計培訓新型農民1.8萬余人次,4萬余人次完成致富技能培訓,90%以上農民培訓后實現就業或創業#65377;
二是建立科技推廣體系#65377;嚴格遵循試驗#65380;示范#65380;培訓#65380;服務#65380;推廣的原則進行農業新技術推廣#65377;對縣內農技人員實行定課題,定目標#65380;定時間#65380;定獎懲“四定”責任制,將工資#65380;福利#65380;職稱與技術服務績效掛鉤,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到生產經營第一線開展技術推廣#65380;技術承包#65380;技術開發和技術扶貧活動,把農業實用技術及時送到村送到戶#65377;18個鄉鎮農技站各建有一個農技推廣示范基地,所有農技干部都采取“1+1”的服務方式對種養大戶進行跟蹤指導和服務#65377;1-10月,全縣農技干部現場指導17560多人次,分發農業實用新技術資料2000余本,發放跟蹤卡2700余張,與5600余農戶建立了服務關系#65377;
三是建立科技服務體系#65377;強化縣(專家)#65380;鄉鎮(農技員)#65380;村(科技主任)#65380;組(科技示范戶)四級服務網絡,實行“農業部門+農業專業合社(協會)+農戶”#65380;“農業部門+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多渠道服務#65377;全縣先后聘請20多名科研院校的專家教授進村講課#65380;現場示范對農民進行指導,定期向種養殖戶傳授種養殖#65380;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其科學種養水平#65377;組織1000名農民外出學習蔬菜無公害種植#65380;畜禽標準化養殖等科學管理技能,不斷開闊農民致富方式#65377;
二#65380;發揮三大優勢,擴大種養規模
一是發揮“生態”優勢#65377;利用縣內山清水秀#65380;土肥地沃#65380;空氣清新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積極引導各地朝無公害食品#65380;綠色食品#65380;有機食品方向發展#65377;目前,全縣已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3個,獲得綠標12個#65380;申報有機食品認證2個#65377;
二是發揮“區域” 優勢#65377;通過示范帶動,該縣現已形成以水東片為重點的優質稻生產基地,以八都鎮為中心的養鴨基地#65380;以文峰鎮白鵝良種場為重點的養鵝基地#65380;以醪橋鎮蕭翔禽業為龍頭的蛋雞基地,以烏江——文峰——八都反季節蔬菜#65380;供港蔬菜基地和以白水鎮為中心的甜柚生產基地#65377;螺田生姜大蒜享譽省內外,目前,該縣生姜大蒜生產已輻射發展到周邊鄉鎮,縣內生姜大蒜產業日益壯大#65377;2007年,僅螺田鎮生姜大蒜繁育基地就達2萬畝,農民從生姜大蒜種植中人均獲利850元#65377;
三是發揮“傳統”優勢#65377;水南等地有藥材種植傳統,水南荊芥以含油量高#65380;品質純正名揚海內外#65377;縣內香料油加工廠每年加工荊芥#65380;紫蘇等香料數千噸,香料原料的緊俏,帶動水南等地大規模發展香料種植,全縣藥用香料基地達9萬畝#65377;八都鎮當地農民素有養鴨的傳統和習慣,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發展鴨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65377;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八都紅毛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現已輻射到周邊的雙村#65380;水田#65380;文峰等鄉鎮#65377;2007年,全縣紅毛鴨養殖量達900萬羽,從而使紅毛鴨養殖業成為帶動當地廣大農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65377;
三#65380;打造三個平臺,助推產品流通
一是打造中介平臺#65377;以列為全省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縣為契機,該縣以“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為依托,堅持“民辦#65380;民管#65380;民受益”的原則,采取政府引導扶持#65380;能人領辦的方式,截至今年8月,全縣發展并注冊了烏江蔬菜合作社等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省級示范合作社1家,市級示范合作社2家#65377;全縣合作社注冊資金369.65萬元,社員2900余人,帶動農戶1.7萬戶#65377;這些合作社在降低交易成本#65380;規避市場風險#65380;發展規模經濟和提供社會化服務#65380;保護農民利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農民利益的“代言人”#65377;農戶通過合作社聯合起來,有效解決了大市場與千家萬戶小規模分散生產的矛盾,在市場定價上贏得了一定的主動權#65377;烏江蔬菜合作社聯合廣大菜農,與吉安國光公司#65380;吉水億佰和熙光超市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上半年銷售各種蔬菜821.82噸,銷售收入70萬元,菜農僅價格一項就增收20%#65377;
二是打造交易平臺#65377;按照“市場+基地+農戶+運銷組織(戶)”的發展思路,將傳統的農畜產品和生產生活資料集散地納入農業重點項目予以扶持,集中建設有特色#65380;有效益的蔬菜#65380;畜牧#65380;果品等交易場所30多處,規范擴建20多個農村集貿市場,使廣大農戶生產的農產品直接進入市場,有力地促進了農產品流通#65377;同時,按照引商入市#65380;推貨出境#65380;以銷促產的辦法,積極組織縣內特色農產品參加各種農產品交易會#65380;展銷會#65380;博覽會,加大優質農產品推介銷售力度,提高農產品的美譽度,擴大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65377;
三是打造信息平臺#65377;利用全縣200余流通大戶(農民經紀人)的資源優勢,依托各行業協會在吉安#65380;南昌及滬#65380;閩#65380;粵等發達地區建立農產品銷售網點,積極搜尋信息,拓展銷售渠道#65377;在政府信息網和縣農經網上開設產業專欄,詳細介紹全縣主導產業和各村“一村一品”發展情況,通過網絡傳播農產品銷售信息,無限延伸銷售終端#65377;
四#65380;健全三項機制,壯大龍頭企業
一是健全外部幫扶機制#65377;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制訂了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方向,在招商引資#65380;爭資立項時避免了重復投資#65380;重復建設#65377;縣扶貧辦等有關部門對縣級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加強指導,集中扶貧貼息貸款等政策給予重點扶持#65377;通過在政策#65380;資金#65380;服務#65380;人才等方面為龍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務,全縣現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家#65377;全縣龍頭企業實現年產值13.2億元#65380;利稅3300萬元,實現年糧食加工60萬噸#65380;板鴨加工300萬羽,發展規模種養大戶100多戶,帶動農戶8萬多戶#65377;
二是健全內部經營機制#65377;企業本身積極實施技改#65380;加強內部管理#65380;爭創優勢品牌,通過采取重組#65380;股份合作等形式,盤活存量資產,擴大企業規模,提升企業水平#65377;2007年11月,該縣金田米業#65380;金泰米業等5家糧食加工企業聯合組建了江西金田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在工業園區糧油加工城征地147.3畝,年加工40萬噸精制大米擴建項目和年產3.6萬噸米糠油#65380;油菜油#65380;茶油#65380;營養米粉等項目生產線在2008年8月8日正式奠基開工#65377;2008年上半年,八都6家板鴨加工廠就組建緊密性板鴨集團達成共識,并已設立集團總部,制訂了集團公司章程,統一注冊商標#65380;統一財務管理#65380;統一營銷方式#65377;蕭翔禽業有限公司爭取了農業部種雞養殖項目建設資金100萬元,與香港和合企業簽定了3000萬元的蛋雞養殖合作投資意向書,在醪橋都陂村征地102畝,啟動了15000羽種雞飼養基地擴建項目建設#65377;
三是健全利益共享機制#65377;積極引導各產業扶貧龍頭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主動與種養大戶簽訂契約,結對幫扶,定點包銷,把農戶和企業聯結起來,形成“公司+農戶”的產業運作模式和互惠互利#65380;共興共榮的關系#65377;八都板鴨集團公司獨創了“兩賒兩包”機制,即賒鴨苗#65380;賒飼料,包技術指導#65380;包成鴨回收#65377;農民不需投資,只需投勞,便可毫無技術顧慮#65380;成本顧慮#65380;銷售顧慮地養鴨致富#65377;這一靈活機制不僅將有本無本的廣大農民聯合起來,把廣袤農村作為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為板鴨生產提供了優質原料紅毛鴨;而且工農商結合,在千家萬戶的農民與千變萬化的市場間架起了一條“綠色通道”#65377;
[作者簡介]陳啟東,男,江西省吉水縣扶貧辦主任;陳建華,男,江西省吉水縣政府辦公室干部#65377;
[責任編輯:王建平]